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知识点分析: “众数”选自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对一些统计量的意义如平均数、中位数有了一定认识后引出的新统计量:众数。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在观察和处理数据、探究分享、做出决策的过程中,通过对比理解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及关心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5年级上册第6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中位数、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2.体会"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各自特点,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根据数据合理选择统计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三数"就是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反映了样本数据不同的特征.这三个量的各自特点是:"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常用指标  相似文献   

4.
"中位数和众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5年级第10册教学内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3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数据的"平均水平"是常用的评判标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位数和众数"。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平均数基础上来学习的。通过挖掘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所谓“三数”就是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反映了样本数据不同的特征.这三个量的各自特点是:  相似文献   

7.
<正>"三数"是指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一差"是指方差.含未知数据的"三数一差"问题在中考中屡见不鲜.解答它们要注意因题而异,并需要利用一定的方法与技巧.现以近几年中考题为例介绍如下.一、利用定义例1 (2017年温州市)数据1,3,5,12,a,其中整数a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分析由中位数的定义,已知五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a排在最中间,整数a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平均数"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平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能列出算式进行计算,但不代表学生能理解在生活中的平均成绩、平均产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学习"众数"前,已掌握了平均数和中位数,并能运用这两种统计参数来分析数据,并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学习"众数"的知识经验基础。在教学"众数"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在迁移、对比、选择中牢固掌握众数的统计意义及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在生活化背景下感受中位数的含义,理解中位数在统计中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2.在现实的素材中,感受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联系和区别,体会平均数和中位数的特  相似文献   

11.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一组数据的代表,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重要特征量。  相似文献   

12.
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我们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考查目标,灵活选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来反映一组数据某个方面的特征。数据的代表要求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合理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下面对这部分  相似文献   

13.
【病例1】判断:中位数与平均数表示的意义一样。( ) 【病症】(√) 【诊断】中位数与平均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大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三数”是指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的特征数.  相似文献   

15.
<正>你掌握“平均数”的知识点了吗?随我来看看下面的“一”“二”“三”吧!一、平均数的意义通俗来讲,平均数是指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反映的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与以后要学习的众数、中位数不同。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反映的是这组数据的众多水平;中位数是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反映的是这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时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的某个(些)不一定有实际意义,不一定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我们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调查目标正确选用平均数或中位数或众数来作出判断、决策,或制定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量,只是反映的角度不同。在近年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一些统计图条件的"三数"问题。解答它们,要注意从统计图条件中,捕捉有关的数据信息,然后再确定"三数"。下面以2008年中考试题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这“三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特征,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大致情形.一般地,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中位数表示“中等水平”;众数表示“多数水平”,他们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区别.且看下面的问题:问题1草地上有六个人正在玩游戏,他  相似文献   

19.
平均数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统计指标,相比而青,它要比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众数概念均到初三年级时学习)常用一些,虽然平均数的计算步骤简单明了,但是,有时我们也会误用平均数,下面试举几例,说明几种误用平均数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三数"是指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重在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一差"是指方差,重在反映数据的波动程度.在学习中,有时会遇到一类含未知数据的"三数一差"的确定问题.解答它们,要注意因题而异.一、条件充足时,分别求出未知数据例1一组数据1、2、a的平均数为2,另一组数据-1、a、1、2、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