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文化育人视角下高校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福建省内高校机关党建工作现状以及文化育人视角下高校机关党建缺位原因;并以资源建设、路径建设、机制建设、意识建设为切入点探析高校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路径,力求重构育人资源,畅通育人路径,丰富育人模式、提升育人意识,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文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是从同质性、差异性以及融合与转化等三方面论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联。"同质性"体现在两者的目标任务、工作对象、引导效果、关注领域等方面;差异性体现在两者的所属范畴、适用范围、作用方式、可控程度等方面;融合与转化体现在育人环境与氛围、育人水平与成效、育人形式与内容、发展问题与阻碍等方面。从而得出结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联表现为彼此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乃至相互融合与转化。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改革深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者教育教学层面的合作和融合,对于延伸教育内容以及强化育人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此,本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协同性和差异性,并针对教育实际,提出二者融合机制的构建方法,进而为学生健康发展和成长奠定良好的根基。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之一。从满足家庭经济困难生的需要出发,体现公平,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双管齐下,抓住育人根本,从而有效贯彻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工作理念,构建高校科学公平合理的资助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5.
高校的党风建设之优劣,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能否得到科学的贯彻落实,关系到高校的发展能否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前进,关系到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高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能否应对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的挑战。本文通过对高校的党风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之间关系的剖析,提出高校必须通过加强党风建设来促进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资源,与思政教育有着内在契合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可以有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文化感染人心,资政育人。因此,文章具体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价值,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探索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优化路径,提出在教学实践层面的具体策略,以期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必要改革路径,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育人格局和环境,促进三全育人的推进.对此,高校应深刻认知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彰显社会主义大学特征的重要内容,有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保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保障、教学和师资三个维度,探索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媒体+传统媒体"深度融合的产物——"两微一端",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各高校要加快推动校园"两微一端"建设,为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9.
"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和目标上同向同行,二者有机融合,互为联系。基于"三全育人"视角,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高校军事理论课要转变育人思路、建立育人机制、聚焦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以推动高校军事理论课“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适合的人才评价机制,是各个高校在育人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目标。目前,高校已经形成的育人模式大部分都以文化素养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具体化体现不够,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交流融合不多。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评价"含金量"不够,学生信念意识不够强、动手能力不够强。探索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成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育人,即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但是,随着高校校园设施更新、规模扩大、人员流动加快,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影响式微。网络时代,依托校园精神,构建科学化、系统化、项目化、可传承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模式,夯实传统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融合,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世界理论是探讨高校全员育人保障机制的重要视角,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协调发展是实现高校全员育人目标的关键所在。当前,高校师生员工的生活世界现状不能很好适应构建高校全员育人保障机制的需要,这要求我们增强全员育人意识,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高校改革,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对学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党的作风建设要与推进学校的民主建设相结合,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要与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相结合,与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三全育人”是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支撑性、保障性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高校应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为引领,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健全“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筑牢立德树人主阵地。提升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改革实效性,需要探究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高校“三全育人”的内在关联,从高校“三全育人”实践中归纳成效、理清问题,明晰主导精神、优化实现路径、完善落实机制,从而打造育人过程贯通、育人资源共享、育人力量汇聚的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广阔的信息来源不仅让高校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新事物、新思想,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与行为模式。在此背景下,高校把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是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对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活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网络平台吸引力不够,网络育人环境有待改善,网络育人队伍建设仍需加强等多种问题。高校需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平台、不断净化网络环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队伍建设,以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成人高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成人高校的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进行,这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所决定的。而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观的示范作用,同时也进一步陶冶了广大师生的高尚情操。长期以来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东西方近代文明史告诉我们,大  相似文献   

17.
学风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基于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学生目标不明确、教师教学工作重心偏移、全员协同育人动能不足等问题,分析原因,找到对策,通过"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改进和加强高校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者深度融合对于延伸育人内涵、丰富育人内涵、增强育人效果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协同共处、融合育人机制,协同共进、融合育人方法,协同共建、融合育人环境来达到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前新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就业等基本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与分析。调查发现,当前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显示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良好态势,反映了当前新疆高校大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但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尽管是一小部分人,甚至是个别或少数的,但不容忽视。应该通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构建新的学生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富有新疆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学风、校风建设,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高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逐渐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创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意在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办学机制贯彻于教学实践改革的全过程。本文首先强调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必然选择这一理念,针对协同育人对社会的服务能力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应用型高校人才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