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惠福《运用深度报道强化军事新闻的指导性》 (《新闻与成才》1994年第4期) 文有仁《毛泽东与新闻写作》(《新闻与写作》1994年第4期) 郭东斌《在舆论导向中发挥“空调机”作用》 (《新闻战线》1994年第4期) 满运来《大变革给新闻宣传带来的新课题》(《中国记者》1994年第4期) 东旦《昏昏与昭昭》(《新闻记者》1994年第  相似文献   

2.
《把我们的党报办得好些更好些——丁关根同志在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研讨班上的讲话(摘要)》(《中国记者》1995年第4期) 黄种生《增强权威性 提高可读性》(《新闻战线》1995年第4期) 沙河《艰苦奋斗是新闻记者的本色》(《新闻通讯》1995年第4期) 胡锦章《增强大局观念 抓好重点报道》(《新闻知识》1995年第4期) 吴锦才《谈典型报道的创新与继承》(《新闻与写作》1995年第4期) (多“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编采之友》1995年第4期) 李雯峻《走出“舆论监督影响团结稳定”的误区》(《记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报界出现了不少怪东西,反映到版面上就是种种明显的歪风。《中国记者》杂志2005年第2到第4期曾经刊出过我的三篇连续评论:《评商品广告的“新闻化”现象》、《评新闻作品的“广告化”现象》和《评“我们要吃饭”》。  相似文献   

4.
视野     
《视听界》1993,(1)
新闻改革怎样与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龚学平在1992年第11期《中国记者》上一篇谈话录中认为,建立竞争机制,是新闻改革的关键。过去上海广播电视体制基本上是按前苏联模式发展起来的,主要特点是“统一内容、统一财政、统一人事、统一分配、免费享用”,这是与当时较低生产力水平和高度集  相似文献   

5.
△1月9日,省学会召开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确定1993年学术研究重点。会议要求学会各组织应积极组织会员和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这个重点,联系实际,写出一批优秀论文来。△2月3日,省学会推荐的4篇学术论文中有3篇获得第三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2月下旬和三月中旬,”93年江西广播电视奖”电视和广播节目(稿件)评选分别在新余市和宜春举行,这次评选共收到参评作品246件,评出优秀作品174件,189个奖。△3月上旬,在省记协,省新闻学会主办的’92全省新闻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中,我省广播电视系统有4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  相似文献   

6.
《新闻知识》编辑部与陕西潼关招商市场开发服务总公司联合举办的“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有奖征文评选于6月16月揭晓、获奖作品共13篇。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篇,三等奖10篇(获奖作品篇目另发)。 这次征文活动旨在推动新闻界积极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精神,繁荣新闻理论研究,推进新闻改革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两个文明的需要,基于此,在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本刊编辑部决定开展这次征文活动,于1993年第2期刊登征文启事,从第3期起,开设“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征文”专栏,到1994年2月结束。历时一年。征文期间,广大新闻工作者、新闻界专家和理论研究工作者踊跃赐稿,涌现出一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播》2005,(7):28-28
《中国记者》2005年第5期发表李彦忠的文章《新闻策划的底线与原则》。  相似文献   

8.
以资料为主,指导性、学术性、权威性并重的大型辞书类年刊《中国新闻年鉴》第12期(1993年)最近出版发行.本刊1992年度发表的论文有3篇在“新闻学者论”栏目中予以摘要介绍.它们是: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新闻团体:天津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天津市新闻学会、天津新闻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天津分会、天津老年摄影学会,天津体育记者协会,天津卫生记者协会。△在津设有记者站或派驻记者的有: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10.
朱灵,男,汉族,1957年11月出生。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文学专业毕业,曾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学习新闻学。曾在英国《金融时报》《卫报》作访问学者(1984);美国《西雅图邮报》访问学者(1986);美国《新闻周刊》访问学者(2003);曾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1993年获第三届中国新闻奖;1997年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奖。1981年《中国日报》创刊起加入报社,先后担任时政要闻记者、经济记者;1986年至1993年历任经济部副主任、代主任、主任。1993年当选为中国日报社编委会委员。1995年起担任《中国日报》副总编辑,先后分管编务、经营、行政…  相似文献   

11.
本刊于1986年第6期曾发表了《绝不能用经商的办法从事新闻工作》一文,剖析了“有偿新闻”的危害,现在又发表了《新闻不是商品,记者不是商人》一文,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偿新闻”是闯入了“拜金主义”的误区,千万不能小视。兹将两文一并发表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曾就记者如何提问,独家专访了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后撰文《提问,记者开口就见的基本功》(刊发于《中国记者》2012年第4期).一年过去了,当我再次采访全国两会时,赵启正曾坦言的那些记者提问的问题依旧存在.而记者在提问过程中所暴露的其他问题更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3.
视野     
《视听界》1993,(6)
当前新闻工作4项任务徐惟诚在第8期《中国记者》上撰文提出,当前的经济建设发展,对新闻工作至少提出四个方面的迫切要求:第一是理论武装。新闻工作本身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来指导。同时新闻工作者担负着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这个理论普及到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14.
《新闻知识》1988年第11期上差错又有回升。仅举问题的几例: △麦天枢同志的《自问》(第16页右倒数第16行):“况且,我只所以能这样较为直快的言语露出来几瓣儿‘内心’,……”。△张文彦同志的《“请”的忧虑》(第17页左顺数第5行):“这些应时之物当日只所以不忍丢弃,……"。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与传媒和党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 ,关于传媒 (包括党报 )的性质与作用是否发生变化和如何变化 ,如何看待党性原则等 ,出现了许多争论。《军事记者》(前身为《新闻与成才》) 2 0 0 1年第二期谈到了其中某些争论 ,如 ,有人认为 ,在市场条件下 ,新闻是一种商品 ,要按照商品流通规则生产和消费 ;有人根据我们有些报刊不再“吃皇粮”了而断定 ,这些报刊已经不是党报党刊了 ,新闻的党性原则已经过时 ,或大部分过时 ,只在小范围内适用 ,等等。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 ,我国的传媒 ,包括党报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06,(1):81-81
近两年来,《视听界》对办刊定位做了修正,偏重于广播电视产业实践研究,在业界、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中国文摘界享有盛誉的《新华文摘》2005年第21期摘要转载了《破冰前行的电视产业变革——制播分离与节目公司化运作趋势分析》一文(作者:陈鹏,原载《视听界》2005年第4期)。2005年第24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了《国有传媒控股集团公司的模式选择与风险管理》(作者:陈共得,原载《视听界》2005年第4期)。在学界拥有权威地位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新闻与传播》对国内公开出版的上千种报刊上的新闻传播类文献进行收集、精选和编…  相似文献   

17.
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变革,新闻摄影如何按照自身规律去反映它,反映好,这是我国新闻摄影界正在探索与研究的重大课题。李永宏同志发表在《中国记者》今年第1期封二的摄影报道《阵痛后的喜悦——中国第一家破产企业职工的今天》,从题材选择、手法表现和主题揭示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给人以启迪。 《阵痛后的喜悦》反映的是这样的事实:1986年新中国第一家破产企业——原沈阳市防爆机械厂的职工下岗后,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自身潜力,大都重新找到了工作,生活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18.
《传媒》2016,(18)
本刊讯(记者 左志新)近年来,新闻作品版权保护成为业界和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关乎新闻传媒业生态圈的健康与否,也关乎媒体融合能否顺利推进,甚至关乎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传媒》杂志刊登的《我国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2016年第10期)一文,受到传媒行业的关注和广大读者的好评,《新华文摘》2016年第16期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9.
通讯员园地     
《军事记者》2006,(6):68-68
本刊两篇论文入选《中华优秀新闻论文精编》本刊讯由牛明汉撰写的分别刊于《军事记者》2005年第4期和第6期的论文《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和《用新闻促进“和谐”》,入选了《中华优秀新闻论文精编》(2005年卷)。其中,《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还荣获该年卷一等奖。《中华优秀新闻论文精编》(2005年卷),共选收了各级报刊、网络传媒等刊发的优秀论文作品120余篇。本刊的这两篇论文被列为开卷的头两篇。34名部队报道骨干被选送军报学习本刊讯李俊琦报道:5月12日上午,来自全军部分旅团以上单位的34名新闻报道骨干齐聚解放军报社礼堂报…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国家政冶和经济生活中枢神经的国务院各部委(局)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记者》杂志社为配合各部委宣传部门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增强《中国记者》杂志的服务职能,10月20日下午,在新华社新闻大厦多功能厅举行了“各部委(局)新闻宣传工作联谊座谈会”,30余家部、委、局新闻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应邀参加了座谈会。新华社秘书长蔡名照、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许必华、徐人仲参加了这次座谈。座谈会由本刊总编辑余振鹏主持。蔡名照 (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各兄弟单位包括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新华社已建成初具规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中国记者》是新华社领导下的面向全国新闻、宣传界的大型新闻知识月刊。创刊7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