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汤姆·海登全程参与了20世纪60年代新左派学生运动。在美国人的历史记忆中,他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赞扬者认为他是20世纪60年代唯一伟大的人物,改变了美国;批判者眼中的他是一个声名狼藉的反战激进分子、政治和经济上的"反美主义者"和"政治投机分子"。这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一直伴随着海登,尤其是被"妖魔化"的形象成为他施展政治抱负的绊脚石。站在被动自卫和防守的立场,海登为了重塑自己作为体制内政治改革家的新形象,通过积极参加政治经济改革、著书立说和接受采访等方式和途径,表达了自己的回归心意和悔意,强调学生运动是对美国激进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为其激进经历辩护,肯定学生运动取得的巨大成就,重构了对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的记忆与认知。  相似文献   

2.
关于工农联盟的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研究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我们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巩固和发展我国的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工农联盟思想的萌芽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走上社会时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这种政治态度决定了他对劳动农民的同情。1842年12月,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一组文章的第三篇论文《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首次研究了贫苦农民的生活条件。他公开声明,要维护“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贫苦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初那样一个政治上和思想上大混乱的年代,杨匏安的前瞻性使他预测到了中国将来的社会必将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美好社会,为此他积极地宣传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并在实际工作中,主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文人的生活处境决定了他的政治立场,从而也决定了他在审美领域里的价值取向。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理论生产中,自由主义文人生活处境优裕,因此能够潜心学术;左翼文人热衷政治,立论偏激,一方面是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其无钱生活、无地自由的生活境遇所致。自由主义者的中立态度和左翼文学家的批判立场,由其各自生活处境的差异所决定。  相似文献   

5.
1912年前后.章士钊是地方分权派代表人物。他不仅提出了地方分权主张,而且构筑了国家结构理论。在中央集权论与地方分权论的斗争中,他以此为武器,批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他的主张和理论也成为民初联邦论乃至20年代初联省自治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6.
周扬在20世纪30年代热情介绍苏联文艺界,第一个全面完整地阐释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20世纪40年代他翻译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著作并介绍他的美学思想,主张文艺创作以歌颂为主并与暴露派进行论争。这些文艺理论活动,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产生提供了部分的背景材料或文化资料。《讲话》的产生更给周扬的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了创造性的活力,他根据《讲话》精神阐释文艺的大众化问题、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使他的文艺思想更为成熟,具有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马基雅弗利的政治权术理论基础,原则,和内容的容阐述分析,认为马基雅弗利的政治权术思想是为当时意大利的统一而提出的;他以人性恶为基础,认为政治无道德和手段服从目的,从而将政治学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推动了政治学的发展,奠定了马基雅弗利作为站在近代世俗政治研究起点的始作蛹者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乔姆斯基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及政治活动家,被认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乔姆斯基的政治理论较少为国内学者所关注,以西方修辞学为视角,从修辞的自我韬晦、修辞受众观、修辞权威及辞格这四个修辞方面探讨,乔姆斯基巧妙地利用修辞技巧解答"奥威尔之惑",让受众信服他的政治理论,从少数派的"持不同政见者"变成备受瞩目的政治活动家。由此读者认识到乔姆斯基作为成功的修辞实践者的新身份,从而加深对其政治理论和西方修辞艺术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以类同关系为基础的推类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人经常使用的一种谈说论辩方法。作为先秦名学思想集大戍者的苟子,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关于类和推类的相关思想.其推类理论更为自觉。但他继承了儒家的正名为政的传统,其推类思想主要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伦理秩序服务,具有鲜明的伦理政治倾向,体现了先秦文化的“道德型”与“政治型”特性。  相似文献   

10.
在1950年代这个特殊的社会政治语境下,冯至仍然创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他放弃了之前诗歌的美学特色,采用当时流行的颂歌范式,在颂歌架构下穿插了一些悲歌文本,以期谨慎地保留其一贯的诗学素养。在颂歌创作中,他大量地运用对比的修辞策略,将时间和自然意识形态化。然而,尽管他做出了如此大的努力,他的诗歌总体上还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1.
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理论是自成体系的,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积极推崇文艺斗争是周扬建国前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实践则是作为政治家的社会政治批评与作为文艺家的审美鉴赏式批评的矛盾统一。对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的研究和阐释,可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人道主义是周作人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反抗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周作人以中西化冲突为历史背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学与人的关系入手,提出对于中国学具有原创性的人的学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他的人道主义学思想体系,这就为中国学的现代化打下了第一块坚实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3.
周扬毕生都在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1983年,复出后的周扬提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讨论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继而上升为批判性的政治运动。在这次风波中,周扬的身心虽然受到了重创,但他的理论和思想却被誉为"生前短暂却又难能可贵的心灵闪光"。然而,究其一生,周扬文艺思想的维度其实是一致的:它显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无产阶级新文艺和新文化并为之付诸实践的巨大热情,正是从这个层面上讲,周扬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4.
抗战期间,周作人附逆之后对上海沦陷时期的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周作人一向的上海厌恶症与他在此时上海文学界中所获得的尊崇地位形成奇妙反差。周作人与《古今》、《风雨谈》等期刊之间的互动表明了他的潜在心理:在畏惧民族道德审判的精神状态中用高雅装点自己,寻找同路人以排遣罪恶感与寂寞感。就文学创作实绩而言,周作人与周黎庵、文载道等上海青年文人的文学交谊不仅让《古今》变成了周氏散文大本营,还促成了上海沦陷时期的散文热。  相似文献   

15.
李广田20世纪30年代乡土散文的创作是一个师承、借鉴和创新的过程。周作人作为李广田乡土散文创作的引路人,他的文学理论与小品文创作在文学观念、文章内容、文体样式、文章风格、取材方式上对李广田30年代乡土散文的创作影响很大。在周作人的影响下,李广田的散文集在乡土想象中以风景、风情、人物为基本内容创造了一个富有诗性的乡土画廊。李广田师承周作人,但他30年代的乡土散文绝不是简单地去重复周作人的散文,而是在师承中创新,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以不同路径和方式继承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其中本雅明技术决定的艺术生产论改变了文学艺术的构成方式及其与大众的关系,为现代艺术发展指明了一个目标,即如何处理文学与图像的关系;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生产论体现出对文化现实和政治处境的关注,预示着有界的文学向无边的文化推进。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生产"到文化的"政治实践"变迁所引起的文学媒介化与文学边界的移动反映了传统文学的惯例、规则遭遇的解构。  相似文献   

17.
周立波一生从事革命文学活动,在他的作品中也体现出浓厚的革命文学情结,这种情结来自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的影响、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引、“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为主流的新文学的哺育及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滋养。  相似文献   

18.
创作、理论、译介、阵地四者合力催生儿童文学运动,进而促成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转型.在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化起点上,出现了理论和创作的两个“现代”的错位.周作人和郑振铎同是文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但周作人的“无阵地”和郑振铎的“有阵地”却成为两个“现代”错位的原因,影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中国文论史上,毛泽东的身份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其次才是一个文艺理论家。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的文艺批评思想往往立足于政治的视域,在这种视域中,文艺工作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实现革命理想的"文武结合"的斗争方法之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毛泽东的文艺批评思想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对20世纪中国文论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周立波文学真实观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阶段:30年代的文艺理论活动到延安鲁艺任文学教师并开始小说创作时期,是接受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开始,以知识性的理性认知为主,对文学真实性的理解是与“为人生的艺术”倾向性结合在一起的;40年代初现实主义真实性的时代要求与倾向性的辩证关系,及其真实性本体意义的领悟,是周立波接受《讲话》“教益”的最大收获,并最终以其小说创作之路的成功选择显示出作家对现实主义艺术真实性与倾向性辩证关系的个性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