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从归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自我效能力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四个方面对个体运动动机的影响入手,探究培养和激发个体运动动机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个体进行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内部动机和目标定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自我决定理论和目标定向理论,调查了1609名9-21岁青少年的运动能力知觉、体育课满意程度、动机自主性和目标定向。研究结果发现,在能力知觉、体育课满意程度、动机自主性和学习定向上存在性别、锻炼次数和时间、年龄的显著差异,但在成绩定向上差异不显著。同时发现,能力知觉、体育课满意程度、动机自主性和学习定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体育课满意程度与成绩定向,动机自主性和成绩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为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应该减少体育活动中的竞争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内部动机,促进学习定向。  相似文献   

3.
为丰富国内自我决定动机与体育学习效果的研究视角,系统综述了2000-2018年期间国外有关自我决定动机理论与体育学习效果的研究文献,探讨了自我决定动机对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情感态度和认知学习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主性动机对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体育学习愉悦感、参与度、努力度和未来继续参与身体活动的意愿等方面的影响得到了肯定;2)自主性动机与运动技能和认知学习之间关系仍不明朗,有待更多的研究进行证明和挖掘;3)控制性动机和无动机对各维度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仍未达成共识,有待后续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建议未来相关研究应加强自主性动机与运动技能和认知学习效果的关联研究,进一步关注控制性动机和无动机对各维度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增加纵向研究和序列研究的比例,探讨自我决定动机对不同性别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目标定向理论的观点,考察体育课中的两种动机气氛对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成就的影响。以246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教学方式进行体育教学。结果发现,动机气氛因素在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能力知觉几个动机变量上均存在主效应,但性别因素主效应和两因素产的交互作用在这几种动机变量上均没有达到显著性。采用学习气氛的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动机,促进其任务定向,减少其自我定向,并提高其能力知觉。而采取成绩气氛的教学方式则使学生的动机水平下降,并且增加其自我定向,降低其能力知觉。提出在体育课中应创设一种学习气氛,以便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动机,实现健康体育的教学宗旨。  相似文献   

5.
运动员目标取向、动机气氛与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自信心(sport confidence)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运动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对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研究并不多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运动员的目标取向、运动动机气氛感与运动自信心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根据Vealey的运动自信心来源模型,对229名体育系大学生进行研究。内容:①男女运动员在目标取向、动机气氛以及自信心来源的不同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②运动员的目标取向、运动动机气氛感,以及运动自信心来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应该了解运动员的目标取向,创设积极的动机气氛,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取得良好的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6.
王涛 《山东体育科技》2000,22(2):4-6,101
运动动机冲突是运动员在运动中产生动作迟缓反应和降低动作目标的矛盾心理现象。文章就运动动机冲突的产生及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进行了阐述,提出解决运动动机冲突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标定向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在理论上的相近之处,从情景和个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创造的动机气氛,进行8周的实验,来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气氛下,学生的目标定向和动机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学中创造任务掌握气氛有利于学生任务定向的形成,以及体育学习内部动机的提高和缺乏动机的降低,而体育教学中自我表现气氛会降低学生体育学习的内部动机;自主需要、归属需要和能力需要是影响体育学习动机水平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8.
1993 年国际运动心理学发展动态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运动心理学家》和《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杂志》三个权威性刊物1993年发表的论文为依据,评述了当前国际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动态,探讨了对中国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启示,指出: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是对方法学问题和动机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个性研究的冷落;研究方法的特点是实验与问卷访谈并重,在实验中,以现场实验为主;中国运动心理学应特别注意研究中的理论导向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对于体质健康的需求也愈发强烈,体育锻炼俨然已经成为了满足此需求的重要手段。为了对体育锻炼动机的产生过程展开深入探索,本研究在锻炼行为理论视角下对运动技能学习意向在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产生过程的中介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采用理论综述的手段概括当前在锻炼行为理论视角下对动机与行为意向的研究近况,并对运动技能学习意向影响体育锻炼动机产生过程的机制进行分析;二是在计划行为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局部整合的假设模型。  相似文献   

10.
人们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的激发或抑制某个人行为的愿望或意向,它是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因素。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文章从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等角度进行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访谈法就如何利用动机理论激发大学生的运动参与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以便对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一点有效的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关于运动目标合理设置和利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目标的设置可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技能和运动成绩,本文从运动心理学角度论述了运动目标的基本类型及其效用、运动目标的正确设置是导致运动成绩提高的有效途径、有效的目标设置的十大原则,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动机学习有较大启示。  相似文献   

12.
体育运动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于晶  崔野 《体育学刊》2005,12(4):46-49
对国内外目标设置理论在体育运动中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综述,目的是了解目前体育运动领域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研究现状,揭示目标设置对成绩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并力图发现目前研究中的缺陷和寻找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作为一种激励理论的目标设置,在体育运动中可以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但是,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降低了研究结果之间的比较性与一致性。此外,由于目标设置与成绩之间存在太多的调节变量,阻碍了对二者关系内在机制的揭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89-2012年7届五人制足球世界杯的进球分析,结果表明五人制足球射门进球数多,进球方式多样,进球时间分布均匀,大部分进球集中在球门60°角,第二罚球点以内的区域,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运动项目。世界强队攻守兼备,在失球较少的情况下,拥有较强的进攻破防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标定向理论是研究个体在成就情景中的动机和行为的理论。运动和学业任务定向及运动和学业自我定向在高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中都显示出非常显著性的相关,运动情景中目标定向和学业情景中目标定向在两种情景中可能存在着某种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活动中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的安排。既定的目标决定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努力程度,指引并规范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影响着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效果。合理的目标设置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和行为指向体育活动任务,激发学生的努力和动员其能量,促进学生为完成目标而主动执行和设计最合适的策略和手段等;不恰当的目标设置会降低学生的自信水平,增加认知焦虑,减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努力程度,也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效果。本文通过实验在游泳教学中应用目标设置理论,以期来改进游泳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标设置已经成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目标设置进行排球教学,能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规范地掌握排球技术规格。运用目标设置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常规的教学方法完成排球技术的效果要好。只有将不同的目标进行合理的结合,并运用有效的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方法,目标才有意义,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才能保证排球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从探索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体育战略发展的高度,运用目标管理和系统管理理论,确立湖北省2010年群众体育达成目标的区域性依据为社会背景、人口状况、居民生活质量、群众体育政策、群众体育资源条件、群众体育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通过对诸方面约束条件进行充分而详实的论证,提出了未来5年湖北省群众体育的达成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发展目标、改革目标和12项标志性子目标。科学求实的奋斗目标将为湖北省群众体育的更大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抓手”。  相似文献   

18.
采用龙燕梅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徐方忠等人编制的目标倾向量表、凌文辁等人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对体育院校545名学生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整体水平显著低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目标取向是成绩目标取向,体育专业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最注重发展因素和保健因素,体育专业大学生目标取向、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One's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e.g., task, ego) is suggested to reflect a differential focus on skill mastery and performance outcome (Duda, 1992). Goal orientation has further been suggested to be an important observer characteristic in the observational learning of motor skills (McCullagh, Weiss, & Ross, 1989).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al orientation and a focus on form and outcome aspects of a motor skill demonstration with college students (N = 30) having low perceived ability,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tennis. Participants viewed several videotaped demonstrations of a correctly performed tennis forehand and then visual recognition and verbal recall accuracy of form and outcome task characteristics were assessed. A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a non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goal orientation and recall and recognition of form and outcome task characteristics. These results provide preliminary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goal orientation may not be an important observer characteristic in the learning phase of the modeling process. Also,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s may not be associated with a differential focus on skill mastery or performance outcome but instead remain a reflection of divergent processes of success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