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视听纵横》2005,(2):F002-F002
在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报道中,浙江卫视派出40余名采编播、技术、保卫人员组成的报道团奔赴北京,设立直播室,从3月3日起,连续12天采用卫星传送,通过《浙江卫视新闻》中开设的《直通两会&;#183;连线北京》栏目,对“两会”进行直播报道。在每天超过lO分钟的报道中,报道团始终坚持把握正确导向,周密安排,  相似文献   

2.
刘文庆 《中国广播》2012,(10):42-44
本文分析了在会议报道中使用连线报道方式的优势,即能提高新闻的时效,直观、生动地再现会议情景等;阐述了会议连线报道的难度及做好连线报道的要点,即要围绕会议的主旨、受众的关切、会议的细节找新闻等。  相似文献   

3.
叶军民 《东南传播》2015,(2):145-147
直播是广播新闻一种普遍的播报方式,而连线报道则是广播新闻直播中大量运用的报道形式,连线报道对提高新闻时效性、真实性、互动性和服务性等方面有显著作用。本文从连线报道的选题、找准连线报道时空点、连线报道说什么、连线报道怎么说四个方面探讨记者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直播中的连线报道。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在京召开的政协全国十届一次会议和全国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举国关注,世界瞩目。因此,聚集“两会”、报道“两会”,自然成为新闻传媒3月份宣传报道的头等大事。纵观省内外十余家报纸的“两会”报道,笔者认为:《华商报》在“两会”报道中进行了许多可贵的探索,给我们研究都市类报纸如何处理政治新闻这一重大课题,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是人们对于新闻时效性的不懈追求以及利用先进的技术而出现的。自问世以来,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凭借自身优势,受到了受众的喜爱。但是,在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的发展和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阻碍了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的进步。笔者对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刚刚闭幕,首都新闻学会为总结对“两会”报道的经验,进一步探讨新闻改革和舆论监督问题,于4月15日在北京日报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首都各新闻单位的新闻学研究者约6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戴邦、顾行、康荫主持,与会者直言不讳地畅谈了各自的观点。不要打宣传战,人民关心的事不报道是最大的不真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的杨冠三在介绍了该所在全国进行舆论调查的情况后指出,在目前新闻工作的大环境没有根本改变,新闻自由程度有限的情况下,新闻改革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保证真实性。如果不能报道,宁可不报,也不要曲解报道。去年初  相似文献   

7.
连线报道亦叫电话连线采访报道,目前已经频频出现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它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的口述把新闻信息通过电话直接传输到直播间播报出去。连线报道体现了广播的快捷优势,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午时段的新闻直播节目“第一报告”就是大量运用连线报道的一个典型栏目,  相似文献   

8.
2007年3月3日,北京某报在有关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大会新闻发言人介绍会议筹备情况的报道中,在涉及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内容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表述形式。一是:"吴建民表  相似文献   

9.
新闻连线节目的理念和制作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连线节目已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我们的新闻栏目中,以其形式新颖、信息量大,可以极大地发挥和调动电视的技术优势而深受观众喜爱。那么,什么是新闻连线节目?它的制作理念是什么?在制作新闻连线节目中应该注意什么?本文通过分析几个实例来探讨这些问题。一新闻连线节目是指运用先进的视音频技术,让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相关人员连在一起,就同一个新闻事件或者新闻话题,展开叙述或者讨论和评述的节目。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由白岩松和分布在各比赛场的记者进行连线对话,那时候还没有连线这样明确的概念,但是它一出现就显示出很…  相似文献   

10.
程劲 《新闻世界》2011,(12):78-79
无线通讯技术的进步,为广播新闻连线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传输方式,广播新闻连线也由此而生。广播新闻连线,凸显了广播“时空跨越”的传播优势,实现了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演变的同步传输。本文通过探析广播新闻连线的采编播“三元架构”,解构记者、编辑、主持人三方在连线报道中各自的角色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蕾 《新闻爱好者》2012,(13):59-60
连线报道,亦称电话连线采访报道,是以声音为载体,以电话为媒介,由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口述或与新闻主播对话的形式,把新闻信息播报出去。连线报道能够快速呈现新闻事件,生动描述现场氛围,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当前,连线报道成为广播新闻的重要表现样式之一。河南电台新闻广播2010年改版以来,开设"豫广新闻"栏目,每逢整点播报,每档节目10分钟,设置两条以上记者连线报道,以新闻主播和记者对话的形式播报新闻,增强了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广播连线报道改变了新闻播出的节奏,避免了长时间播音带给听众的沉闷感。然而,随着连线报道的大量播出,报道质量问题日渐显现,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记者不能提供有效信息,或者是没有捕捉到更多有  相似文献   

12.
宋梓祯 《新闻传播》2015,(3):109+111
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播新闻采编带来了更为快捷的传播辅助,广播新闻连线也因此出现了新的变革机会。从传统型媒体有限的拓展到当前播客、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播新闻连线采编过程中的传播渠道可以突破时空的约束,在完成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同步传输的基础上,辅助新闻现场中的广播记者完成即时新闻报道目标。本文围绕广播新闻连线报道中,记者、编辑、主持人三方在连线报道中各自角色、相互的影响、作用及其应用展开论述,以期找到广播新闻采编作品质量提升的方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闻连线节目是指运用先进的音视频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相关人员连在一起,就一个新闻事件或者新闻话题,展开叙述或者讨论的节目。运用这种连线的方式,可以让远隔万里的事件发生地现场或相关人士和直播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让受众更多地感受到现场的气氛。广播是以声音为媒介的传播工具,现代通信技术为声音传输带来的便捷更使连线在广播中可以大展拳脚。如今,新闻连线节目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广播的新闻节目中,以其形式新颖、信息量大,可以极大地发挥和调动广播的技术优势而深受听众喜爱。如何更好地做好新闻连线,更好地体现广播特色,下面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是党报的核心新闻种类,而会议新闻又是其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如何创新重大会议报道,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点。今年春季,在间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温州市先后召开了第十次党代会和市“两会”。温州日报在报道这三个重要会议中,大胆创新传播模式,亮点频频,赢得了市领导的高度赞赏和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5.
连线报道以声音为载体、电话为媒介,由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对新闻进行直接报道,具有很大的时间优势,并且现场感强烈,是广播少数几类可以与其它媒体展开竞争的节目。本文结合近些年来的广播连线报道实例,对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连线报道进行了分析,认为做好广播新闻连线报道要做到三个方面:增强记者素质,提升临场发挥能力;突出时间性,抢占新闻制高点;与其他新闻节目形式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6.
本期导读     
在今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来自广播影视界的代表、委员提出议案,积极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我们将议案摘要刊登在“专载”栏目,以飨读者。 随着伊拉克战争的打响,中央三台的战争报道也迅速拉开了序  相似文献   

17.
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上,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新闻改革,对目前我国新闻工作现状提出了批评和建议。现根据各报的报道,摘登其中有关舆论监督、新闻自由、新闻立法、新闻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发言,供读者思考。  相似文献   

18.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召开,是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议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尤其是要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审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受到世人瞩目。所以,搞好两个会议的报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广播连线报道强调“第一现场”,要报道“新闻事实”、描述“新闻现场”,对新闻事件进行“即兴评述”,非常契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本文根据连线报道的特性,就连线报道与“走转改”的关系、连线报道的适用范围、如何在“走转改”活动中提高连线报道感染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所谓连线报道,是指在电视节目中借助于先进的视音频技术,通过卫星直播技术(SatelliteNewsGathering)和微波技术实现异地与电视台演播室的信号互连,实现主持人与现场报道记者以及嘉宾的连线,让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相关人员就同一新闻事件或者新闻话题,进行叙述或展开评述讨论的报道形式。从目前电视应用连线的情况来看,西方媒体凭借其高科技的优势,对连线的使用比较普遍。比如CNN在报道大题材时,多使用连线报道的形式。美国“9·11”事件、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大事件发生时,战地的记者、军事专家都会用连线的形式,通过电视屏幕多视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