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学界对林纾的研究卷帙浩繁。从描写翻译学发展的趋势及语料库在翻译文体、译者风格研究中的运用,探讨林纾译文语料库的创建,并描述林纾译文语料库的创建与标注,指出创建林纾译文语料库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视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译文是译者对其生态翻译环境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结果.以此理论为基础,探讨旅游外宣英译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指出在旅游外宣英译中译者应在参照译文可接受性的基础进行多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具体主要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才可能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相对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3.
"译者为中心"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本文论述了"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是对传统的"原文为中心"和"译文为中心"的思维模式的解构,同时又为译学研究建构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4.
《柳州师专学报》2019,(1):95-97
文化典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典籍对外翻译研究亦是我国当前翻译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是强调译者的重要性,重视译者与译文、原文以及翻译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其运用到我国文化典籍对外翻译中,需从翻译本质、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翻译主体等视角,阐述和例证典籍外译过程,即译者适应和选择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生态翻译学是由国内学者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其研究注意两方面的内容,即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公示语具有显示、提示、指示、警告等功能,被誉为“城市的名片”。本文以西安市公示语翻译资料为研究素材,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具体分析生态翻译学的“三维”原则如何指导公示语英译,译者在转换过程中如何在考虑具体的翻译生态环境下采用有效的翻译手段做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公示语译文。  相似文献   

6.
贺旺 《英语辅导》2010,(4):193-194
翻译批评研究是翻译学学科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保证译文质量、提高翻译研究水平、丰富翻译批评理论、促进译学与相关学科的融合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翻译批评进行了界定,探讨了翻译批评系统内涵,分析了翻译批评系统功能,以期提高翻译批评研究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并促进翻译研究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可译或不可译一直是译学领域的争论焦点。以往研究多通过原文与译文的比较,以忠实的标尺来探讨可译性存在的基础,这既难以弥合二者差异又轻视译者对可译性限度的影响。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译者对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适应转换能力左右着译文的可译度。同时译者译文"优胜劣汰"的生存规律能促使不可译向可译最大限度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语料库是一种能为译者提供大量真实语言和译例信息的途径。利用语料库进行译者培养在理论上有助于认识翻译的过程和本质,在实践中能提高译者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可比语料库有利于专业术语和翻译规范的获取,提高学生用更加地道的目标语表达的能力,从而避免翻译腔;平行语料库使学生亲身感受专业译者解决各种翻译问题的策略,唤起译者思考,以形成他们自己的翻译观。利用语料库进行译者培养的最大教育价值在于唤起译者思考,而非仅仅提供现成答案。当务之急利用语料库及其研究成果进行高校翻译课程体系改革,开展学生翻译文本研究,建设学习者翻译语料库等以促进合格译者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9.
翻译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对翻译进行系统的研究及翻译学的建立只是近几十年的事,而作为翻译学学科成熟标志的翻译学词典出现得更晚.翻译教学,尤其是翻译专业教学,是翻译学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培养译学人才的艰巨任务,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翻译学的发展.但目前国内的翻译教学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翻译学词典这一翻译学专业工具书在翻译教学中能起的作用也被忽视了.因此,应该加强对翻译学词典使用的指导.同时,也应该提高翻译学词典自身的质量,以更好地为翻译教学和翻译学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陈俊花 《英语广场》2023,(13):21-24
本文以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对《故都的秋》张培基和王椒升英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阐述了两位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对译文的选择,并分析了其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转换中的适应性选择。两位译者在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有所不同,译文效果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生态翻译学适用于散文翻译的质量评估与比较,而且生态翻译学对于散文翻译现象有极其强大的解释力,对于散文英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引导译者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语料库翻译研究,以翻译平行文本语料库为对象,主要关注词句层面的分析,缺少对语篇整体结构的关注,对译者的翻译实践指导有限。研制以翻译为导向的、能够体现语篇宏观结构和微观语言特点的小型双语可比语料库,并以体裁分析理论为基础进行语料选择和语料标注可以更好地为翻译实践和教学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自建的当代散文翻译平行语料库和当代汉语原创散文参照语料库,探讨当代散文翻译句法操作规范。通过分析语料的各种句法特征,从而重构相应的操作规范。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研究,宏观方面主要研究语句对应、句长;微观方面主要研究、形合与意合、代词、语序、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3.
中文立法文本与英文立法文本在篇章结构、句法、词法等方面存在大量相似的语言特征,表现在:二者均遵守法律语言的语用原则;都体现了高度程式化的语篇特点;都属于冷冻体语篇,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庄严性;都大量使用结构紧密、说理完整的长句;都存在大量法律专业术语。但二者亦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化语言特色,如二者在法律专业术语的词源、构成方式、理解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在句子的长度、引导法律规范行为模式的语言标记以及名词化的表现形式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同之处。在立法文本英译汉的过程中,译文的表达应尽量符合中文法律语言的表达习惯,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以更好地实现原文具有的规范功能和提供信息功能,避免读者对译文产生歧义和费解,保证译文的准确性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英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好英语、翻译好英语尤其重要.语言的多元化不仅存在于日常交际和使用中,在翻译领域里也十分常见.文章主要分析了语言多元化的成因及在英语翻译中的体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各方面挖掘翻译困难的原因,指出受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不同译者产生的译文大相径庭,同时译者也必须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和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翻译在中国的发展出现了新形势.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下半叶,翻译研究与语料库语言学的融合为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奠定了基础。语料库在翻译教学的应用研究对翻译课程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解释了语料库的定义及其内涵,介绍了英语语料库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并对语料库语言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戏剧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其本身有着与生俱来、特色鲜明的艺术性,戏剧语言具有强烈的舞台性,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容。在戏剧翻译中,译者除了要考虑戏剧舞台效果、视听效果、观众的接受性和戏剧文本语言动作性等因素,还应考虑戏剧的语言表述、礼仪文明、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文化视角下的戏剧翻译路径选择是:扮演好文化协调者角色;提升译者文化素质,选择恰当表达方式;全球化融合与本土化坚守;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翻译观。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翻译作为一种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跨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意识形态与翻译呈互动的关系。意识形态影响翻译的层层面面,如影响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影响译者所用的翻译策略等等。但不能将意识形态对于翻译的影响绝对化,意识形态对于翻译的影响是相对的。而将意识形态引入翻译研究让我们多了一个研究视角,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给翻译研究带来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语料库与翻译研究及翻译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料库翻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范式。适用于翻译研究的语料库主要是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语料库翻译研究取得的较突出的成就是对翻译普遍性的研究。关于译文中存在的简略化,明确化和规范化的普遍特征的假设在语料库翻译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在翻译教学中利用语料库和检索工具,能取得丰富的教学文本,获得并证实译文模式和翻译知识,提高翻译人员的专业性。语料库翻译研究具有巨大研究潜能但同时也有一些需要克服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在简要分析翻译专业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语料库在翻译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指出语料库是现代译者必须会运用的一种技能、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一种研究翻译的新的途径。翻译专业建设中应重视语料库的功用,将其纳入专业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之中,以优化翻译教学,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