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锦昱 《广东教育》2010,(11):67-70
三角函数部分的考试题多年来始终中规中矩,题型上差不多都是一小一大,侧重考查三角函数的概念、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图像与性质等.对于这部分内容,从熟练使用公式的角度来讲,  相似文献   

2.
《三角函数》一章中主要有三角函数和三角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中三角主要是有关的三角公式和运用公式进行三角变换解决有关的三角问题.三角变换主要是"变角"、"变名"和"变运算形式",按三变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好三角公式是学好三角部分的关键,其中核心是"变角".下面从三变的角度剖析三角公式并列举公式运用中涉及到的通法.  相似文献   

3.
三角变换一直是三角函数中的难点,有的同学虽然已熟记了一大堆三角公式,但当涉及到稍复杂的三角变换问题时就显得无从下手了,究其原因往往是没有看清问题的本质,目标意识不强所致;若能通过对题目条件进行深入  相似文献   

4.
<正>三角公式是中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其原因是公式多,学生难以记住并灵活应用.本文利用正余弦定理与欧拉公式两种方法对三角公式进行了证明,这里的证明与教材上有所不同,方法独到新颖,对于理解证明并记住三角公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从教材内容来看,本单元主要涉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以及倍角公式,教材首先用解析几何的方法证明了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然后以此公式为基础,利用三角变换逐步推导出其它的三角公式.应该说,教材这样安排,一点也不浪费时间,从逻辑上看,也是非常严密的.但在一部分学生的眼里,这些三角变换似乎只是“符号、文字游戏”或“一大堆符号的代换”而已.由于对公式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所以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几乎是机械的.从和角公式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些公式均脱胎于几何命题,所以,借助几何图形帮助学生认识和角公式及其证明是本单元教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教材内容来看,本单元主要涉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以及倍角公式,教材首先用解析几何的方法证明了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然后以此公式为基础,利用三角变换逐步推导出其它的三角公式.应该说,教材这样安排,一点也不浪费时间,从逻辑上看,也是非常严密的.但在一部分学生的眼里,这些三角变换似乎只是“符号、字游戏”或“一大堆符号的代换”而已.由于对公式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所以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几乎是机械的.从和角公式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些公式均脱胎于几何命题,所以,借助几何图形帮助学生认识和角公式及其证明是本单元教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公式对于数学来讲,就好比是子弹对于枪支,它在数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在三角函数中,三角公式在物理学、天文学、测量学以及其他各种应用技术学科中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但是,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学习三角公式时,总是感到非常困难,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三角公式难以记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式繁多.笔者做了粗略的统计,常用的公式(包括三角函数定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两角和  相似文献   

8.
<正>1引言积化和差公式是一组重要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它能够简化复杂的三角表达式,减少计算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在三角恒等变换的内容要求中,明确提出要能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等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推导出积化和差公式,但是不要求记忆[1].推导积化和差公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熟悉三角关系,熟练掌握和差角公式这一基本的三角恒等式.  相似文献   

9.
三角公式的运用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选择相应的公式.本文就常见的三角变换方向例析如下.一、角的变换1.将结论角化为条件角  相似文献   

10.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问题有: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和化简、求值、证明.对于后一类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公式的掌握,要求学生能灵活的运用三角公式来解决问题.但三角公式  相似文献   

11.
在三角变换中,变角一直是三角变换的难点,变角主要用到诱导公式、和差公式、倍角公式等.变角一般考虑和差倍半等关系,有时向特殊角转化,有时把已知角转化为所求角.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代数三角部分的教学中,解三角问题通常是利用三角公式,学生往往形成了这种定势思维.一些三角问题利用三角公式解决有时比较繁琐,若能引导学生用构造三角形的方法来思考分析就显得十分简洁、巧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无疑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一定帮助,本文仅举几例说明,借此起抛砖引玉之用,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13.
已知某些条件求三角函数的值或对应的角是三角习题的重要类型.这类习题难度不大,对于熟练掌握三角公式,灵活运用三角公式以及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是比较理想的一类习题.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处理此类习题时,漏解、增解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还是对题  相似文献   

14.
三角公式是中学教学的难点之,其原因是公式多,学生难以记住并灵活应用,本文利用正余弦定理与欧拉公式两种方法对三角公式进行了证明,这里的证明与教材上有所不同,方法独到新颖,对于理解证明并记住三角公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中根据传统教材:把“讲诱导公式的目的,在于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片面性观点,提出了诱导公式是恒等变换公式的主张.并论证了诱导公式有恒等变换角、函数名称、甚至于函数前面的符号的特殊功能,把诱导公式当恒等变换公式来思考问题,可以扩大其他三角公式的直接应用范围.把解决三角运算的能力提  相似文献   

16.
三角恒等变换一直是高考数学的热点内容之一,试题立足于课本,关注概念的理解、公式的合理变形,更多的是通过知识的交汇与链接,全面考查两角和差及倍角公式的综合应用.近年由于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的淡出,对三角恒等变换的要求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三角变换主要体现在三角式的化简、求值和证明的过程中,是掌握三角知识,提高运算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由于三角公式多、变  相似文献   

18.
三角恒等变换一直是高考数学的热点内容之一,试题立足于课本,关注概念的理解、公式的合理变形,更多的是通过知识的交汇与链接,全面考查两角和与差及二倍角公式的综合应用.近年由于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的淡出,对三角恒等变换的要求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9.
在三角证明题中,大多是应用三角公式及有关定理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推证.但有些三角恒等式可巧妙地应用行列式进行证明.下面略举两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三角模糊数的特点及两个三角模糊数的位置关系,提出了一种计算简便的比较两个三角模糊数大小的满意度公式,实现了两个三角模糊数大小的比较.特别地,对于正规三角模糊数,该满意度公式有更简单的形式.最后,通过几个数值例子,说明了该比较方法的简捷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