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根据系统运行的机理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的构成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将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与系统相结合,构建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模型,并对其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根据系统运行的机理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的构成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将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与系统相结合,构建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模型,并对其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产权的视角,运用SWOT分析法,对黑龙江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客观准确地指出黑龙江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给出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SWOT矩阵,为黑龙江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系统输入要素、系统转换要素与系统输出要素,系统的高效运作需要系统内要素的有效整合,因此,将耦合的原理应用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的研究中,对于整合系统要素、实现系统的高效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将系统输入要素、转换要素与输出要素映射为三摆,以三摆耦合机理分析系统要素间的关系,通过耦合节点研究系统耦合实现机理,并提出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战略系统耦合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合法设置“知识产权陷阱”已成为国外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手段,为了帮助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及时规避国际化经营中可能遇到的知识产权陷阱,通过归纳法总结出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可能陷入专利陷阱的过程及该过程的陷阱隐藏点,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规避陷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效率低下的原因,讨论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基本流程,细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和知识产权运营手段,提出"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实现可行性分析表"的构思,以此对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唐恒  金玉成  朱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179-181
本文依据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创新战略相结合原则、知识产权战略与经营发展战略相结合原则.以我国国内客车照明行业的龙头——江苏文光集团为例,探讨了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及实施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8.
一、入世竞争战略:要求将知识产权定位于外贸取胜的关键入世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将会遇到许多空前严峻挑战,其中一个重要挑战,就是知识产权保护。近年来WTO框架下许多跨国公司经营实践告诉我们,知识产权是赢得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WTO的一揽子多边协议,特别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补贴与反补贴协定》以及《信息技术协定》和《农业协定》,其中许多内容都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可见,重视知识产权,是入世后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按照世贸规则搞经营,还可从知…  相似文献   

9.
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知识产权的国际化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本文分析、研究了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及其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提出了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为抢占国际市场,跨国公司不断将其知识产权战略升级.在分析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新趋势的基础上,设计出我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升级的方案:通过建立并分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的效应模型,构建我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升级的有形应对机制;通过研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品牌经营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知识产权运营能力升级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构建我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升级的无形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1.
企业能否成为自主知识产权工作的主体关系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能否真正得以实施,而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实施时间不长的情况下,我国企业还远没有成为知识产权工作的主体。因此,迫切需要政府从政策、资金以及保护等方面引导、帮助企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完善知识产权工作制度,进而把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2.
胡敏  徐明华  朱康对 《软科学》2007,21(1):109-112
探讨了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在企业集群中两者的相互作用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并结合温州打火机集群的发展历程加以证实。研究表明:以行业维权和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各种创新在推动集群从初期发展到进入国际竞争舞台全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集群企业未来发展及在与国际大企业的竞争中,要重视技术提升与知识产权战略并举。  相似文献   

13.
如何有效保护领先技术是现代创新型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企业专利调查数据考察了研发投入、创新外包对于企业技术保护策略的影响。本研究将技术保护策略区分为维持先发、互补性资产组合与知识产权保护三类,将研发投入分解为研发强度与研发周期,依研发组织形式区分创新一体化与创新外包,实证结果发现:(1)研发强度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维持先发及知识产权的方式来保护技术,研发周期长的企业倾向于通过知识产权尤其是申请专利的方式来保护技术;(2)实现创新一体化的企业更倾向于综合采用维持先发、互补性资产组合及知识产权三种保护策略,实施创新外包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互补性资产组合的方式进行技术保护;进一步细分创新外包程度发现, 随着外包程度的增加,企业会减少对维持先发、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使用,增加对互补性资产组合保护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索,得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可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论;接着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照分析了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上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索,得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可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论;接着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照分析了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上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中国企业创新活动陷入一个两难的困境,企业“不愿”甚至“不敢”进行创新活动。为改善创新的制度环境,2008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本文旨在评估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知识产权战略激励了企业的创新活动,能够保护企业创新。知识产权战略通过提高企业间知识侵权的违法成本来达到“保护创新”的目的,不过,行政保护和产权保护环境这两种保护机制很难对创新成果起到改善的作用。第二,中国知识产权战略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创新质量,企业发明专利数量和新产品产值率均没有明显的提高。若长此以往,企业可能会陷入“不愿创新”的怪圈中,反过来亦会“伤害创新”。第三,相对于非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质量的改善强度更大。需要注意的是,知识产权战略抑制了非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质量,也就是说,非高新技术企业干扰了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效果。那么,一方面中国政府应当继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特别是重点落实知识产权争端的司法惩戒力度;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应当关注这一战略实施对非高新技术企业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7.
柳春 《未来与发展》2010,(7):74-77,60
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我国企业国内外专利、商标和版权少,质量差.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发生。我国企业应取得外国企业的知识产权许可、进行国内外知识产权调查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避免涉外知识产权纠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运用经典经济学理论和产权理论论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指出了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中小型科技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社会,影响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知识产权。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现状不能令人满意.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