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为了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本研究运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淮南师范学院随机抽取的500名学生进行了测量,其中收回有效问卷472份。SCL-90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为29.0%.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8.7%,贫困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的症状表现明显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本研究运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淮南师范学院随机抽取的500名学生进行了测量,其中收回有效问卷472份。SCL-90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为29.0%.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8.7%,贫困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的症状表现明显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加强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地区较多,特别是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家庭以及城镇低收入及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家中基本生活无保障,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生活和学习用品,以致无力维持学业,于是校园中出现了新的特殊群体——贫困生。据中国青年报(2002—3—21)报道:宁夏大学曾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撼: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16.5%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说明贫困容易使贫困生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4.
本调查运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2005年12月对我校中文系、外语系、教育系、政治经济系180名贫困大学生和中文系、教育系163名普通大学生进行测量,姑果显示,我校贫困生中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16.67%。较严重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2.78%,发生率较高的前三种症状依农为强迫、抑郁和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加强对贫困生的健康教育非心理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体治疗对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状态问卷对632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632名大学生中78名(12.3%)存在焦虑情绪,104名(16.5%)存在抑郁情绪。团体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抑郁及焦虑情绪均明显缓解,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学生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而团体治疗可明显减轻或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抑郁状态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作为一种负性情绪状态,在21世纪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大一至大四的7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不同程度的抑郁检出率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出生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抑郁状态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被试、不同类型的大三学生抑郁状态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独立学院贫困生则是这个群体中更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有抑郁、悲观、自卑、自闭、敏感多疑、自我缺失等心理困扰.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和校园的安全稳定.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应对策略,探讨如何帮助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是当前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日益成为政府以及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对象。现在,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将近30%,其中特困生比例达到了10%-15%。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贫困大学生和特困生人数还将呈上升趋势。贫困大学生绝对人数的急剧增多,使他们成为了大学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由于经济等多方面原因,贫困大学生比其他大学生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心理压力,出现多方面的消极心理,常见的如自卑、孤僻、敏感、多疑、偏激、焦虑、抑郁、自暴自弃等。有的贫困大学生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据调查,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出20%。这些,都不利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和早日成才。关注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浅析经济贫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贫困大学生上学问题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一些贫困生因经济压力出现了很多的心理与行为障碍,即因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本研究主要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并辅助应用座谈、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经济贫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2.贫困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我们在分析了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涂皓 《教育》2012,(32):22
2011年,宁夏大学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对宁夏大学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贫困生抑郁状态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心理状况需要特别关注。贫困生更容易抑郁调查人员随机抽取了15个院系、4个年级中的800人,收回有效问卷718份。调查显示:在有效调查的718名学生中,贫困生共有217名。有113名贫困生存在着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占了贫困生总数的52.53%。在访谈中一些贫困生谈到,"只要一有同学说自己丢了东西,我就觉得所有人的眼光都在看着我。"经济较好的学生抑郁平均数为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亟需"精神扶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哈工大一位辅导员写了封信反映.在大学里;贫困大学生的成绩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因为贫困出现厌学的情绪.其“精神贫困”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他们用家里卖牛、借高利贷的钱在学校沉沦于网络和小说.以至于耽误学业;甚至因考试不及格被学校劝退。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物质和心理的双重贫困是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双重壁垒。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为突破口.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感受.理解但不顺应他们的心理反应和某些认识偏差;实施物质援助时需尽量保护贫困大学生的隐私。关心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利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难以弥补的心理伤害;重视网络心理咨询。为贫困生创造良好的谈心环境。  相似文献   

13.
对某院2007级、2008级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症状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而且这种差异显然是非常明显的;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突出,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和抑郁情绪等方面;各学校之问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尽管有所不同,但本文仍简单论证了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应当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1741个有效样本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湖北高校21.02%的大学生有中度心理问题,男女生之间、文理科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比例低,三、四年级比一、二年级学生的比例低,来自大中城市的比来自乡村的学生的比例低,且有显著性差异。另外,有2.81%的大学生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是强迫症、人际敏感、抑郁。从总体上看,低年级、乡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心理健康意识水平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首先从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入手。  相似文献   

15.
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66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278名非贫困大学生为对照,采用黄希庭、杨雄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社会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生理自我价值感低于常模;(2)贫困女生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以及社会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低于贫困男生;贫困大学生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以及个人取向家庭自我价值感等方面有显著的年级差异;(3)贫困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的许多方面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从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视角,通过对渝西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构建合理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行动方案:明确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任务;遵循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内容,提出具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策略建议,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助困和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及事实依据,提高应对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据调查,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出20%左右。本尝试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作了初浅的探析,目的在于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大大增加。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上半年报道,我国高校中贫困生比例约为20%,特困生约为10%,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40万。实证调查和分析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偏执、抑郁、自卑、人际敏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张兰君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定性研究表明:贫困生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抑郁心理主要缘于:家庭境况;学习压力;认知偏差;能力困扰;目标缺失;失恋;悲观心境。对抑郁大学生心理疏导的基本原则:廓清原委,把准“脉象”;真情实意,精心关爱;循序渐进,持之不懈。对抑郁大学生心理疏导的主要策略:顺应——打开心扉;劝慰——平稳情绪;开导——扩展思维;指导——转变认知;勉励——唤起自信。对抑郁大学生心理疏导的艺术:精选方式;寻觅兴致;注重赞赏;多方配合。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自杀意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通过整体分层抽样方法对唐山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对大学生的焦虑、抑郁与自杀意念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中总体上有焦虑的人数比例为19.27%,有抑郁的人数比例为24.22%,有自杀意念的人数比例为11.72%;焦虑、抑郁与自杀意念无性别、年级、宗教信仰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焦虑水平存在差异,但在抑郁与自杀意念上则无明显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自杀意念有差异,但在焦虑、抑郁水平上则无显著差异。结论:焦虑、抑郁与自杀意念及其各因子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