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红 《传媒》2018,(12):25-26
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不断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传统纸媒昔日"一纸风行天下"的风采已经褪色,纸媒发展正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在这种形势下,纸媒融合发展成为当前热点话题.《春城晚报》创办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和报网联动的全媒体融合发展传播模式,连续三年位列"全国晚报20强".《春城晚报》媒体融合的实践与探索,对我国传统纸媒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发展受到巨大冲击,其未来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做好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是新媒体冲击下纸媒必须做出的冷静思考。本文主要就新媒体冲击下传统纸媒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就媒体融合发展及传统纸媒的转型等进行具体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3.
杜江静 《传媒》2015,(22):38-39
近年来报业主体业务下滑加剧,传统纸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网络广告收入始终无法弥补实体广告下滑的现状,融合发展成为突破困境的重要选择. 《扬子体育报》创办于2005年,是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牵头,联合地方相关体育部门,利用《扬子晚报》品牌促进发行.目前,《扬子体育报》每期的发行量高达20万,不仅成为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专业体育报,也成为体育品牌拓展江苏市场的最佳平台.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扬子体育报》同样面临危机.为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扬子体育报》成立了扬狮体育数字传媒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扬子体育报》为例,对媒体融合发展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以期为传统纸媒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吴岩 《新闻传播》2023,(16):83-85
新媒体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样化媒介信息平台及信息发布,具有交互性、时效性、整合性等特点,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多样化的选择。新媒体发展也给传统媒体造成了影响和冲击,传统纸媒必须要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技术水平,增强纸媒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充分提高纸媒的竞争优势和整合力度,推动媒体融合的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对纸媒和新媒体融合的发展新趋势进行深入探究,详细分析纸媒与新媒体融合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必然联系,为纸媒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提供重要参考,确保向全媒体转型升级,推动纸媒发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5.
传统媒体受新媒体发展的冲击,传播方式、内容、受众群体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影响,传统媒体应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为此,传统媒体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在融媒体时代下,使传统媒体美术编辑工作凸显优势,提高传统媒体生存与发展空间。文章基于这一问题,结合传统纸媒在融媒体时代下的限制性因素,并围绕融媒体时代下纸媒美术编辑工作创新要求,确立报纸媒体创新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6.
在媒体融合时代中,纸媒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危机,而通过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来寻求转型发展之道,则是提升纸媒发展活力与竞争力、拓展纸媒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要路径.本文在对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纸媒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推进纸媒与新媒体实现更为深入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张玮 《传媒》2017,(12)
随着互联网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传播模式.这些新的传播方式,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受冲击最大的是传统纸媒.因此,近年来出现传统纸媒最终会消亡,最终被新媒体取代的说法甚嚣尘上.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中国食品安全报》积极应对,在探索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同时,有效延伸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和巩固报纸的影响力和服务力.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信息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给传统纸媒的发展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因此,传统纸媒和新媒体只有通过互补实现双方的融合,才能健康长久地发展。本文对双方各自的优缺点及纸媒走融合发展之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并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进行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兰金龙 《新闻知识》2015,(2):111-112
新闻传播业已进入了自媒体为重要交互工具的新媒体时代,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电视媒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实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栏目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研究在自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的过程中,亟需进行节目内容的变革,传播方式的转变,打造权威信息平台,探索应用全媒体云计算平台等方面提出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建波 《东南传播》2018,(4):152-153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很多传统纸媒开始走进融媒体时代,报纸、网站、微信、微博以及APP进行相互融合,在新媒体融合的构架下,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十堰晚报》全媒体就进行了一些探索,以近期推出的《早安·十堰》为例,不仅通过传统媒体刊发,而且通过微博、微信以及APP这些新媒体进行二次元传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系列报道不仅体现了媒体的民生情怀,受到受众的一致好评,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新闻与经营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依托其强大的功能与丰富的手段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无以复加,在这种不可抗拒的大背景之下,传统的广播证券类节目面临着异常困难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自己的优势让节目生存下来?又如何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打造顽强生命力?在新旧媒体的融合过程中,如何破解"赢利模式"的难题?本篇以笔者曾经主持的一档运作和融合比较成功的节目《股市百家谈》为例,分析了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及与新媒体的融合路径,并对在实现融合过程中如何做到质效双收做了有益的探索,抛砖引玉,希望与众多在转型探索路上的传统证券媒体共同闯出一条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电视媒体传媒领域有着显著的改变,对于传统的电视媒体传媒而言,受新媒体的冲击非常明显,如果仍然坚持以往的经营方式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对此,为了确保传统电视媒体的生存质量和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竞争性,本文从传统电视媒体实现突破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着手,探讨传统电视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如何寻求突破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石坚钢 《传媒》2018,(3):28-30
县市报处于全国报纸架构的最末端,目前全国有刊号的县市报共有54家.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原本作为县市唯一的纸媒,正面临着生存的挑战.不融合发展,就是坐以待毙.对一家县市级媒体来说,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怎样才能支撑起庞大的全媒体融合改革?笔者以《诸暨日报》为例,谈谈县市报全媒体深度融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技术日新月异,传统媒介在发展中受到新媒介巨大的冲击。地市级报纸在多年的发展中有着广泛的信息资源和受众群体,其影响力也较大,但在当前发展中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冲击,机制体制改革也在随之推行。本文以《内江日报》及《内江晚报》为例,初探新形势下地市级传统纸媒如何与新媒体进行融合,促进地市级传统纸媒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亓国  聂颖 《传媒》2014,(18)
正随着媒介传播技术的不断变革和提升,新媒体借助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传播功能,迅速蚕食着纸媒的固有阵地,使传统媒体受到了极大冲击,而媒介融合现象逐步成为了现代媒体发展的趋势。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纸媒面临来自多方面的竞争,必须认清自身生存的优势并进行深入改革。笔者认为,地市级报纸在进行媒介融合的探索中,应该围绕报纸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及时性、新鲜性的特点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期应对媒介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球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信息处理的需求有所提高。纸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来说,处于新时代媒体发展的条件下,需要进行转型,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进程。在全球化传媒产业时代下,如果纸质媒体一味的遵从传统的思想,将会被时代所抛弃。所以纸媒的发展需要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进而与读者互动性融合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概述新媒体的发展对纸媒的影响,分析探究了纸媒与读者联系的搭建关系,阐述了新媒体下促进纸媒与读者互动的方式与方法,以期实现为纸媒的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报业深度融合,体现了传统纸媒与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融合,以及纸媒寻求突破与转型的探索。传统纸媒要促进深度融合目标的实现,应持续在内容创新、渠道拓宽、经营优化、管理提升等方面发力,实现不同层面的高效融合。报业深度融合背景下,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成为不少报业媒体寻求突破的积极尝试。传统纸媒开始积极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依托其...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媒体的发展突飞猛进,它改变了人们阅读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业界关于纸媒体的命运众说纷纭:"纸媒消亡"、"报业危机"等甚嚣尘上。虽然近年来纸媒与新媒体逐渐呈现融合趋势,但报业所面临的挑战仍然巨大。如何在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下,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成为纸媒人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尤其是近5年,各类新媒体(自媒体)平台的出现,给传统纸媒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本文对比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的优劣势,分析在当前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以张家界日报社最近几年主动应对挑战为例,利用“融媒体”从提高媒体内容呈现的多元化、强化媒体内容的精致与特色、拓展传统纸媒的经营空间三个...  相似文献   

20.
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相互交融,给纸质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媒介融合视阈下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是纸媒编辑在新媒介融合视阈下的新媒体思维的表现。本文主要对纸媒编辑在新媒介融合视阈下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