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桂钿 《中国德育》2006,1(6):37-38
一、北极星动不动中国古人讲天人关系,因此有两门科学比较发达,一是天文学,一是医学。古代天文学主要用于制订精确的历法。历法水平高低,表现在精确度上,这也是天文学水平高低的  相似文献   

2.
艺术与科学     
程颖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3):173-174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哲学思想和艺术流派精彩纷呈的时代.科学研究和艺术创造的成果不断地向人们表明美,并不局限于文学艺术及宗教领域,也存在于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3.
阎玮 《物理教师》2014,(6):68-71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天文学在古代、近代不同阶段演进历程的说明和对比,揭示了中西方天文学相互融合的重要意义;从中西方天文学发展轨迹中,阐述了天文学发展历程中“传承”的重要性,论述了历史天文学在天文学研究领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 2 0世纪的四大科学理论革命形成的历史径迹 ,它们分别发生在物理学、生物学、地学和天文学领域内。  相似文献   

5.
《商洛学院学报》2008,22(2):F0002
中国科协目前发布了《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总结了我国物理学、天文学、海洋科学等20个学科2007年的发展状况,并预测未来趋势。《报告》分21卷,是由中国科协组织22个相关全国学会的40多位院士和600多位专家学者编撰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元朝初期的天文学,无论是在天文观测方面,仪器制造方面,还是历法的成就等方面,都达到了古代天文学的高峰,对中国乃至世界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什么天文学在元初能够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试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一、国家的统一为天文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元朝的统一为元初天文学提供了一个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国自唐末以来,朝代更替频繁,政权林立,先有五代十国,后有宋、辽、西夏、金、蒙等诸多政权的交错并立,这些割据势力之间相互征战,矛盾冲突不断发生,严重阻碍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分子天文学的学科性质、发展现状和研究方法,并通过对国内外新建望远镜的介绍展望了分子天文学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科学能力计划"是美国罗格斯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教育研究小组在分析物理学科发展史、认知技能分类以及吸收相关科学教育工作者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学生经过物理课程学习后应具备的科学能力,构建了相应的测评框架用于测评学生的科学能力水平发展状况,采取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让学生一同参与到评价之中从而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了学生科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考察、分析这个计划,可以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当下学业水平测评机制,对于建构符合我国实际的科学学科能力测评框架具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重要意义 四季星座的认识在自然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文学和人类生产实践有密切联系,编历、授时、测定地理座标,航海和航空中的天文导航等等,都是天文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天文学还能促进其他有关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数学、力学和物理学。 天文学的研究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原是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写的条目(第2版尚未出版,编者注),以取代20年前第1版中的《天文学》条目.当时感到科学进步使内容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这个条目很快又将不足以告诉读者天文学的面貌.于是决定重新架构,成为本文,写作的重点移到了天文学的本质与规律.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基本性质”,包括(1)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天文学;(2)天文学与地学的分工;(3)天文学与物理学的关系;(4)天文学“模型”的几个先验条件.第二部分“发展规律”,包括(1)研究的目标与手段;(2)三个认识层次与“大循环”;(3)天文学的三次历史性突破;(4)“大设备战略”与“小设备战略”;(5)天文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原是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写的条目(第2版尚未出版,编者注),以取代20年前第1版中的《天文学》条目.当时感到科学进步使内容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这个条目很快又将不足以告诉读者天文学的面貌.于是决定重新架构,成为本文,写作的重点移到了天文学的本质与规律.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基本性质",包括(1)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天文学;(2)天文学与地学的分工;(3)天文学与物理学的关系;(4)天文学"模型"的几个先验条件.第二部分"发展规律",包括(1)研究的目标与于段;(2)三个认识层次与"大循环";(3)天文学的三次历史性突破;(4)"大设备战略"与"小设备战略";(5)天文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重新整理《格致新报》传播的天文学和地理学知识,为研究19世纪末中国科学传播史提供新的文献线索。研究结果给出了:涉及天文学、地理学知识篇目共68篇,占全部期刊946篇的7.1%,其中以日心地动说、新行星的发现、经纬度测量等较为先进,同时对潮汐的成因及北极探险亦作出详细介绍。结论认为《格致新报》中天地之学内容的传播,虽然比较零散,但对中国民众的科学启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高校天文学选修课开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文学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天文学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宇宙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普及天文知识,对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学、中学都普遍开设了天文学课程.目前,我国高校纷纷开设天文学选修课.但我们应从开设天文公选课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认真思考.研究天文教育的理念、师资队伍、教材建设,以及天文教育的硬件条件,使之能满足开好天文学选修课教学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世界教育信息》2012,(15):73-74
9月17日晚2012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的5位科学家因科研成就突出,分获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等三个奖项,每项奖金为100万美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莅临担任主礼嘉宾,为获奖的科学家颁奖。授予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天文学教授暨行星与太阳系外行星研究院主任大卫朱维特和美国麻省理  相似文献   

15.
自然科学似乎一惯依照形式逻辑走精确思维的发展道路。本文立意分析自然科学精确背后的“不精确”性。笔者围绕“模糊思维”的概念,对自然科学的起源学科——天文学的规范演化进行定性探讨。按远古、古希腊、近代和现代四个大致的分期来说明模糊思维是怎样“默默无闻”地贯穿于天文学发展的全过程,得出没有模糊思维也就没有天文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很容易把理工科混为一谈,应该说它们之间有联系,但也存在着区别.理科是基础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大气科学、电子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等.  相似文献   

17.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孟祥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天文观测和记录的国家之一,历朝都设有专门的官员进行天文观测,中国古代的正史中有专门记载天文资料的部分--天文志.由此可见天文学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相比中国古代天文学,西方天文学在16世纪以前发展较缓慢,只是在近几百年才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陈盈 《科技文萃》2001,(9):103-105
中国科学的落后始于清代记者:中国对天文学的研究从何时开始的?席泽宗:有历史记载就有天文学。恩格斯说:天文学是一门最早的学科。中国最早的天文学的研究与农业发展有关系,中国是农业大国,在传说的尧的时代就开始了天文观察,具体说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的研究,到汉朝后,《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历史书,那里就有三篇是专门讨论天文学的,这是别的国家少有的。以后,每个朝代的历史书中都有天文学的记载。因此,中国有关天文学的记录也就保存的最多。  相似文献   

19.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和机械制造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在世界科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祖冲之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家学传统对祖冲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他一生所秉持的求真创新、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则是最关键的因素。在当今我们倡导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的新时代,需要更好地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大力弘扬这种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也是天文学最早发展的地区之一.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也是科技发展史中璀璨夺目的块宝。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卓越的天文学家。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农学、医学、数学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四大自然科学。(1)六十干支表亦称六十甲子表。世界各文明古国很早就开始根据天文观测以制定历法,干支在中国历法史上占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