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吃过午饭,我在办公室里准备下午的广播讲话。门口传来一声清脆的“报告——”。我抬头一看,又是4(3)的李健同学。他发现班里有事总要第一个抢着来告诉老师。我猜,他这一回准又是来告同学的“状”了。 果然,我一说“请进”,李健就“哧溜”一下钻进来,迫不及待地向我汇报:“毛老师,童江明他们在操场上踢足球。”没等我表态,他又连珠炮似地补充:“要不要我去把他们叫来?”我想了一想,点点头说:“好吧。你去叫他们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李健应了一声,兴奋地跑到操场去了。一眨眼,4个高高大大的男孩跟在这个小不点儿身后,一…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我们老师常常会发现学生说谎的现象。一次我问小朋友们:你们说过谎话吗?有一个女孩子说:“不可以说谎的,要长长鼻子的。”马上就有人反驳:“不的,我说过好几次谎的,也没长。”我紧接着问有多少人说过谎,超过半数的孩子举手。我又问问他们因为什么事情说谎了。他们抿着嘴笑而不答,几经“诱导”,终于来了一次“长鼻王大比拼”。我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学生作了个说谎原因归纳,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为了逃避压力。小宇天资聪颖,但有一次考得很糟。恰巧第二天开家长会,他害怕被家长责备,竟然出了十块钱在大街上“…  相似文献   

3.
耿雪丽 《山东教育》2002,(27):33-33
主题的产生户外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玩球,忽然听到一声尖叫,我过去一看,原来,孩子们在围墙下面发现了一只螳螂。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冯静亭:“这是蚂蚱。”韩舒宁:“不对,这是蟋蟀。”单泉:“我知道,我知道,这是螳螂。”……小朋友都认为自己说得对,各有各的理由,他们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差一点吵起来。老师:“这到底是蚂蚱,是蟋蟀,还是螳螂呢?”韩业达:“这是蚂蚱,因为它会跳。”崔鹏:“这是蟋蟀,蟋蟀会叫。”单泉:“这是螳螂,我在电视上看见过,它有两把大刀。”……幼儿非常喜欢小动物,特别是小班的幼…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退休中学教师,如果有人问我:“学校中最值得你留恋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学生。”——我心目中的“星星”和“月亮”。我情之所钟,独在于此也。是的,就是这些天真、可爱的“小天使”,他们给我带来了生活的温暖、灵魂的慰籍。他们的爱憎全出自纯洁的肺腑,一切是非观念全来自无瑕的心田。所以,生活在他们中间,我可以自由而自然地生活而无需戴上什么“面具”;我的心灵永远年轻乃至童心未泯,尽管我早过“知天命”之年矣。我对他们付出的不过是一颗平凡的爱心,而收获的却是一片温馨与爱戴。我教的是初中生,全是12—1…  相似文献   

5.
鲁迅说过:我是为三种人写作,一是那些为中国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给予哪怕是微弱的慰藉。第二是青年,是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内心深处所感到的悲凉感有所扼制。第三是他的敌人。鲁迅说: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嘛让他们那么愉快呢?  相似文献   

6.
这天放学以后,我正在办公室打印一份材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请进。”我低着头,全神贯注地坐在电脑旁,没去关心进来了谁。过了一会儿,我听见没有任何动静,就忍不住回头去看。原来是班内上午数学单元测试不及格的3个学生 ,他们手里捏着一张试卷,握着一支笔,个个低着头,像是待审的“犯人”。我一回头,自言自语地说:“怎么啦?三个人集体上访?老师刚才不是说回家订正试卷吗?”说这话时,我还是低着头在打字,假装没有去看他们三个。一想起他们,说心里话,我真的非常生气。那些试卷上的知识,上课都讲过好几遍了,可是不认真听…  相似文献   

7.
劝架三步曲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我称其为“劝架三步曲”。那一天我在教室里埋头改作业,突然有同学来告:“卢老师,陆俊和张田打架了。”我一听,笑着对他说:“你去劝劝他们吧!”没想到第二拨马上又报:“卢老师,他们打得很凶啊,我们劝不住!”我走出教室,果然,两个同学就像两头小牛顶在一块,正撕杀得起劲。劝架的同学刚把他们拉开,又使劲往回冲。尤其是陆俊,气得嘴巴都歪到了耳根下,他手被同学拉住了,心一急就用脚去揣,真有不揍扁对方誓不为人的架式。我忙叫了声“陆俊……”不料,我的话还没说,他吼得比我还凶:“我知道你又要说我不对,你总是批评我,你一点也不公平。”  相似文献   

8.
老师的青春     
“铃……”下课铃声响起,我收起讲台上的课本,朝台下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挥了挥手,说了声“下课”,径直朝自己的办公室走去。身边涌过一群群连跑带跳的身影,他们大声说笑着,快步离我而去,我不禁在心中轻叹:青春真好!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过:“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可是多少年来学生一直认为“作难”。一提到写作,就愁眉苦脸,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改变这种现状,我在任教期间,摸索出了一点经验,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龚莉 《今日教育》2007,(2S):45-46
“1千米到底有多长?”说实在的。很多大人,甚至是数学老师对此也毫无把握。我问过他们原因,他们都说:这是读书的时候数感和空间观念没有建立好.因为当时数学老师没有带领他们实地走一走.而都是在教室里、黑板上纸上谈兵。我不禁扪心自问:难道我也要让我的学生有这种遗憾吗?仅仅因为带领学生出教室走一走太过麻烦,就放弃了吗?不,我不能!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读了著名作家杨红樱《五·三班的坏小子》这本书,不禁想起了我曾经教过的那帮“坏小子们”。两年前.我接的一个五年级新班里.也有几个类似的“坏小子”,他们性格倔强,脾气暴躁,不爱学习,闲着没事却总想挑起点事端来。所以,带班之初常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弄得我焦头烂额。一位同学对我说:“你得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让他们长点记性。”我也觉得应该好好教训教训他们了。  相似文献   

12.
老舍教子     
罗银胜 《中学教育》2005,(7):123-123
1942年8月,老舍先生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做艺写家,我绝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做木匠、瓦匠或做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相似文献   

13.
“老师刚说过。沙沙玩的是凋落的花儿,不是摘的花儿;小朋友都知道花儿好看不能摘的道理,为什么还要……”看着站在面前一脸沮丧的四个小家伙,我真是气都不打一处来。没等我说完,萱、瑾、成先后泣不成声,承认了错误。我仔细想了想,说:“嗯,刚才唐老师说沙沙时你们没听见,第一次就原谅你们,下次不可以这样!沙沙,你为什么还摘呢?”“我没有摘,这不是我摘的。”沙沙说得那么理直气壮,全然不顾刚才她正在“作案”时跟我打了个照面,居然当面说谎。于是,我当场就指出:“老师明明看见你摘的,你也知道老师看见你的噢!”她无话可说,垂下了头。“萱萱他们跟老师说实话,承认了错误,还是好孩子,老师就原谅他们了。”过了老半天,她终于嘟囔出一句话来:“我下次再也不摘了。”这个小姑娘心眼还真多。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常常会推动学生去废寝忘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使他们得到很大的满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15.
中途接手五年级少先大队,我对队员进行摸底时,发现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大部分队员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娇惯,他们俨然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面对父母精心准备的饭菜,他们不是挑就是拣,甚至厌食。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上帝想接四个孩子到天上玩玩儿,就对他们说:“说吧!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立刻把它变成现实。”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就立刻睡着了。”上帝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第二个孩子说:“我想当一回老师,就当一回,当一个特别特别厉害的老师!”上帝问:“为什么?”“这样,我也就能给老师的孩子留好多好多作业了!”第三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颜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上帝问:“怎…  相似文献   

17.
广告也精彩     
不知从何时起,我喜欢上了广告。好的广告总能让人过目难忘,过耳能记,令人回味无穷。在三年的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将一些精彩的广告词运用到德育中来,效果不错。“沟通从心开始”。他们不够自信时,我告诉他们:“年轻,没什么不可以。”“我能!”  相似文献   

18.
我·直埋怨父母,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满足过我的要求。每当我想买新衣服时,他们总说:“你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总攀比穿着怎么行呢?”每当我带着一丝不解和生气的语气对他们说:“我同桌的父母经常陪他学习、逛街,可是你们从来没有那样过……”然而,他们却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靠父母陪是没有用的。再说了,我们每天都忙着干活,哪有时间陪你逛街啊!”于是,我的梦一个个都被搁浅了。  相似文献   

19.
爱家与爱国     
三年前的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我至今难忘。记得当时,我拿着《思想品德》课本刚走进一年级教室,一名虎头虎脑的男孩儿就高高地举起右手,大声问道:“老师,你说中国富,还是美国富?”我不解地问:“你指哪一方面?”“就是生活好,钱多呗。”他回答说。“美国富。”我认真地回答道。这时,一部分同学振臂高呼:“哇。我们赢了。”另一部分同学则用怀疑的目光望着我,满脸失望的神色。显然课前他们有过激烈的争论。我决定放弃课本内容,以刚才的话题,即兴为学生上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我借题发挥:“现在我们搞一个评比活动,题目叫—…  相似文献   

20.
那天刚一上课,张阳就哭诉自己放在铅笔盒里的125元饭费不见了。我一面安慰他别着急,再仔细找一找,一面对全班同学说“谁看见了,帮他一块儿找一找!”话音刚落,程全同学立刻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课间休息时有两个大哥哥来过咱们班,可能是他们拿了。”我赶忙问:“那两个哥哥是哪班的?你认识吗?”“认识!”程全十分肯定地回答。我领着他找了几个班,他并未指认出那“两个哥哥”。于是他又说:“可能他们把钱扔到垃圾桶里了。”我随他到厕所旁的垃圾桶,发现里面果真有不多不少整125元钱。钱找到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