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生轴心。但是由于人们对德育工作的冷淡,德育方式的落后,德育内容的僵化教条,德育工作脱离学生实际以及德育管理的单一等导致了德育工作中产生了缺乏实效的瓶颈。因此探寻解决这一瓶颈的对策就是当前德育工作最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必须十分重视德育工作,使德育“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各项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教书育人,以育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多年来,我们在小学教育研究工作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公民素质作为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首先,必须明确小学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为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基础,具有初步的道德评析能力和自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各工作中要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教育工作中要十分重视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小学教育工作要十分重视德育工作。”根据通知精神,近两年来,我们在改革和加强思品课教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间以前,浙江工学院之江学院“道德银行”在争议中开张,亦被炒得沸沸扬扬,引起了各界对德育工作新的思考与关注。“道德银行”是根据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情况转换成“道德币”的形式存入“银行”,作为其在“道德银行”中的储蓄,“道德币”的多少意味着该年度所做的志愿服务的多少。迄今为止,道德银行已有4000多的储户。导入“道德银行”这一运作机制,充分肯定青年志愿者的各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一个选择的世纪,面对多元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并存的社会环境,坚持正确的德育.取向,坚持以道德理想教育为本,整体精神倡导为主,道义引导为先的原则,进一步确立主体性德育思想,拓展德育新内容,是有效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德为本,智勇为用。道德不立,智勇乃乖。”这不仅是先生人格风范的真实写真,也是他昭示后人重视德育的肺腑之声。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道德品质的培养比知识技能的习惯更为重要。然而,德育之路又是一条需要不断探索,充满艰辛的路,因此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往往容易流于形式,缺少实效性,以致德育之路越走越窄。其实,无论形势如何改变,抓住“四多四少”,往往可以让德育工作柳暗花明,让德育之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9.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主轴心。但是由于人们对德育工作的冷淡 ,德育方式的落后 ,德育内容的僵化教条 ,德育工作脱离学生实际以及德育管理的单一等导致了德育工作中产生了缺乏实效的瓶颈。因此探寻解决这一瓶颈的对策就是当前德育工作者最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道德普遍的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由此足见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历史地位和神圣职责。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努力减轻其“假、大、空、高 泛、远”的影响,增强其“生活性、时代感、实效性、亲和力”的新印象,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在新世纪理应承载的一种责任与道义。根据笔多年学校教育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德育工作中平心静气、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润物于无、和风细雨、缜思妙想讲究德育工作的艺术性不失为当前加强和巩固中小学德育工作成 的一剂灵丹妙药。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可见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德育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因此,小学校长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自觉强化学校德育工作,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不断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办学思想。如何加强小学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德育评价是德育工作的难点,通过对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块”、教师德育工作水平“块”及班级德育内容要素“条”三个项目的分别细化和综合汇总,得出对一个班级德育工作的比较客观规范的评价,是对德育评价模式进行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不确定性”成分存在并有增长的势头是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变化的显著特征,大学生表现得更为典型。它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和个人原因,并对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岳峻 《甘肃教育》2007,(12S):9-9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德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好传统、好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新内容和新方法。”所以,我们教育的目标就是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完善.道德视野应当拓宽,  相似文献   

15.
远程教育条件下德育的困难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是各类教育的神圣使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在市场经济要求“道德重构”的呼唤声中,德育显得必要而紧迫。远程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剖析,并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新挑战,必需加强德育工作的力度。作为德育工作的主体——高等职业院校,必需创设以育人为本的院校制度和精神文化氛围。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道德教育的能力。要抓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机遇,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每一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道德实践活动;要尽快建立一套合理、科学、行之有效的道德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程度的日益加深,道德价值多元化,道德冲突日益激烈;成教德育工作受到严峻的考验。本尝试从古人的智慧中挖掘出一些重要的思想,以给当代的德育工作提供启示,《淮南子》强调道德教育应循性而教、以神化人、重视心灵沟通以及率先垂范等思想对成教德育工作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德育观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德治为本”的社会,而“德治”社会可否维系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道德教育的成败,因此在庞杂浩繁的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对其进行认真的梳理研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古代德育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综观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可简单地概括为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两大部分,其中道德实践又可以分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也称德教,是指社会对其成员的道德知识…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对《学记》中“择师不可不严”、“择师不可不慎”的理解,阐述了当前提倡素质教育必须先从师资抓起,必须狠抓教师队伍的建设。否则,教育为本、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学生一方面具有很高的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而另一方面是行动上的“道德矮人”。学生在理想的道德世界和现实的道德世界里成长、困惑、迷失、彷徨。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很多,而最不易受人重视的是学校教育中的社会化行为在起着抵消作用,例如下面几种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