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学报编辑素质培养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的21世纪,作为科技文化传播载体的高校学报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全面提高学报编辑的整体素质。这要从学报编辑的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等三个方面考虑。唯此,才能在未来社会为学报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编辑工作的高质量,来源于编辑人员的高素质.学报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求决定于学报的性质、任务和特点,表现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两种形态.自然素质如智力、体魄等.本文论述的是社会素质.学报编辑人员的社会素质,可以从学报的下列几方面考察.首先,学报尤其是文科学报,是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和重要舆论阵地,它根源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归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依附于一定的意识形态,作用于社会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作为学校科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把服务社会这一职责履行好.高校学报编辑的服务情怀与社会的职责不可分,更与编辑的个人素质不可分.编辑要有奉献精神,要提高出版知识和业务水平,要增强与作者的沟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实践出发,为学报编辑素质进行了定位,认为学报编辑既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又要有一定的本专业知识素质和编辑业务素质,还要有一定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以构成立体的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刊物,在其办刊宗旨和办刊方向确定之后,最终要靠编辑来具体贯彻实施,所以刊物质量的提高,除了要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勤奋努力和刻苦钻研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加工质量.在学报编辑活动中,编辑处于关键性位置.学报编辑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报质量的优劣.学报编辑不仅需要有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学报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报编辑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信息素质和较强的创新素质。可以通过加强继续教育、鼓励编辑从事第一线科研工作、在编辑实践中提高以及自学成才等途径提高学报编辑的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人们通常把学报编辑工作系统中的作者、读者、文稿等要素称为编辑客体,而把面对编辑客体进行运思、操作、制做出版物的人,称为编辑主体.当我们对编辑主体这一范畴再行分析便不难发现,所谓编辑主体,既是些在编辑学报工作中承担了部分编辑工作任务的个体成员,同时也是由这些个体成员组合而成的具有编辑学报功能的整体.我们知道,影响学报水平、质量的因素固然众多,但具有关键性和起决定作用的是编辑主体性质和功能的优劣.要想办好学报,必须优化编辑主体,这既包括学报编辑个体素质的优化,也包括学报编辑整体功能的优化.本文先就学报编辑个体素质优化问题陈述拙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实践出发,为学报编辑素质进行了定位,认为学报既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又要有一定的本专业知识素质和编辑业务素质,还要有一定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以构成立体的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9.
办好学报,基础在科研,关键是编辑.编辑素质的高低是提高学报质量的关键.提高编辑素质的有效措施很多,如加强编辑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等方面工作,但提倡学报编辑学者化是搞好编辑队伍建设、提高学报质量的一条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质量的优劣与编辑的素质密不可分,在经济竞争全球化、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和"知识信息爆炸"的新时期,高校学报的编辑业务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因此,高校学报的编辑要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实现编辑工作的转型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