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沈岚霞 《上海教育》2007,(7A):42-44
苏格拉底将一生绝大部分精力投入于教育青年的实践,坚信通过教育能够训练出大批具有聪颖智慧、美好道德的人才去治理国家,倡导“认识你自己”的理性命题。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美德,使人达到至善,因而提出了“知德合一”的道德教育模式,力图通过教育使雅典的每一个人都拥有知识和美德。 苏格拉底所提出的“精神助产术”倡导问答式谈话教学法,至今对世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苏格拉底首次提出关于人的问题的探讨,被认为是西方哲学上的“分水岭”,他的关于人生理想的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美德根本论教育;知识前提论教育;善的目的论教育。这也体现了苏格拉底的有知、美德、至善的人生境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苏格拉底的人生理想教育相融合,因为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达到有知、美德与至善。  相似文献   

3.
苏格拉底一方面提出"美德可教",另一方面又提出为什么没有专门的美德教师从事美德教育。这一疑问,几千年来一直成为西方理性教育的一个待解之谜。本文认为:美德可教,但不需要专门的美德教师。美德只可以间接的教而不能直接的教,只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和批评性指导下的训练来教。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普遍认为,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美德可教”的观点。然而事实是苏格拉底通过论证得出的结论是“美德不可教,美德不是知识”。他只是在与人辩论中由“美德不可教”而意外地得出了“美德即知识”的结论,但他意识到这是自相矛盾的,因而希望继续探讨下去。美德是个性心理品质,是中性的,既可能有益,也可能带来害处。因此,作为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更注重智慧,主张道德智慧教育。在日益复杂的当代社会,道德智慧比美德更重要,更紧迫,应注重道德智慧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王晖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9,17(1):52-61,187-188
《普罗塔戈拉》记叙了年轻的苏格拉底初始登上公共教育舞台,通过挑战普罗塔戈拉从而宣称一种新的教育方案的故事。澄清普罗塔戈拉与苏格拉底的教育之争,可以进一步探究苏格拉底教育理念的背景与发端。普罗塔戈拉对德性教育进行世俗化的改造,他用"技艺知识"取代了内在的德性,用修辞术和法律取代了统治的智慧和正义。苏格拉底试图重建人们对内在德性的追求,他的教育建立在"整全知识"和"美德即知识"的假设上,他一方面为公民塑造了有利于"节制"的"知识神话",另一方面鼓励智慧者"勇敢"地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由此,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是通过"整全知识"统合"节制"与"勇敢"的教育,他提醒人是追求美好的动物,但人必须节制而勇敢地忍受着追求美好过程中注定的艰难与失败。  相似文献   

6.
朱敏娟 《学子》2013,(6):163
苏格拉底说:"美德是知识,美德是人内在的灵魂。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能使人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已有的美德。"我想我还未必能完全理解这位伟大先哲的这句话的真谛,但它却已经给我的班主任工作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是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孟子不也说过:"人之初,性本善"。我尽量避免空洞地向学生灌输真善美或生硬地向学生提出真善美的要求。我要用我的耐心,用我的爱心去引导学生、关爱学生,让他们感受  相似文献   

7.
从苏格拉底教育理念的"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精神"助产"术,实践理性等方面为现代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作了古典理论的反观性阐述,使苏格拉底的教育哲学在古今中西的时空中找到精神的契合和扬弃,为我们的现代教育作出应有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
通过追溯苏格拉底对“美德”与“知识”关系的看法,以及古希腊时期“美德”和“知识”的涵义,发现苏格拉底没有提出更没有赞同“美德即知识”这个说法.然而,我国学者大多认为“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提出的,并对此“名言”大加阐释.经考证发现,此“名言”以讹传讹的原因既有苏格拉底本人的述而不作,又有翻译和转译过程的失真,也与我国的语言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9.
王翠  苗良 《培训与研究》2007,24(5):83-85
美德性伦理教育的可能性包含着两个问题:第一,“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而学会的么;第二,德育对象为什么需要接受美德教育。本文首先分析美德性伦理教育及其面临的困惑和挑战,从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和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回答了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而学会的,并从人性的本质需要方面回答了人需要接受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思想与释迦牟尼佛的"中道"思想都是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教育思想和文化思想,二者都强调人对自我存在的反思与觉醒。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尚的人,强调智慧和美德;释迦牟尼佛的教育目的就是成佛,即成为明悟宇宙人生"中道"本体的觉者,强调体验、超越、悟性。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其方法的根基是认识论的;释迦牟尼佛的"中道",既是方法性的,也是本体性的。  相似文献   

11.
在柏拉图看来,教育体系的作用在于区分不同种类的人,并将其置于社会中属于他们的位置上。当每个人都从事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所有社会职能都能得到最好发挥时,社会就是合乎正义的。劳动分工和社会分层预设了最重要的政治美德:正义。柏拉图对教育体系分层功能的理解是服务于其终极理念的。苏格拉底认为,在某种意义上,美德即知识———知道美好的事,就会做美好的事,而且美德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习得。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这个命题进行补充,他把正当的知识看作是关于善的理念的知识,但柏拉图不像苏格拉底那样相信人们能获得关于美德的知识。这是…  相似文献   

12.
"美德是否可教"是德育理论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苏格拉底对美德可教性命题的探讨充满悖论,不同语境下的表达并不统一,其实质是对"美德"和"教"理解的分歧。苏格拉底抛弃传统教授美德方式,采取另外一种"教",即对自己的灵魂中的道德观念、道德概念进行省察。但是其囿于对德性概念的普遍本质的偏执追求,没有适当地区分德性的不同类别,以致无法适当地处理实践与理性之间的紧张关系,苏格拉底美德命题遭遇批判。无论直接道德教育还是间接道德教学都有其限度,只有对两种教的方式进行扬长避短的综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苏格拉底作为伦理智倡导一种经过理性省察的伦理生活,他通过“认识你自己”,“自知其无知”,“美德即知识”3个理性主义伦理命题,集中探讨了美德的存在形态以及美德的可传达性问题,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伦理学直接影响了其身后的以后至近代的伦理学发展的模式,他提问题的方式,他的伦理问题及其背后的社会化背景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诚如本书副标题所言,"从苏格拉底到杜威",在横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西方教育史上各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20位思想教育家可谓悉数登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三位伟大的哲学家、教育思想家同与之相应的三个著名的教育命题"美德即知识""教育是一种艺术""如何获得美德"在这里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5.
教育命题"美德即知识"、"美德可教"以及"产婆术,"构成了苏格拉底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一思想体系中有值得借鉴的闪光点,也存在需要改进的缺陷,它所表现的局限性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某些弊端有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源于苏格拉底,但并非苏格拉底的明确主张。由于美德与知识各自都有不同含义,因而"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具有多种解释,某些解释是合理的,某些解释是不合理的。合理的解释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生活、美德培养与道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余维武 《中国德育》2006,1(5):78-79
美德是否可教,自苏格拉底起,在西方始终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苏格拉底从知识论出发,认为美德就是具有确定性、普遍性的知识,而人的理性灵魂为人认识这种知识提供了可能性。正因为如此,苏格拉底认为,如果说美德是知识,知识可教,故美德可教。但同时,他又否定了专门的美德教师的存  相似文献   

18.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认为,德行是人生之真理,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其德育观注重道德真知的学习,肯定理性在道德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等经典教育命题。针对当前我国德育实际,学生"伪道德""反道德"的行为随处可见,德育范式转换呼声高涨。在此大背景下,苏格拉底的知德观能够为德育范式的转换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源自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旁观者知识观,经苏格拉底等人的维护,使"接受学习"长时间地主导了人类的求知方式(学习方式)。本研究多少有些意外地发现,苏格拉底倡导的学习方式乃是经典性的"接受学习"模型,倒是他所极力批判的智者派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具有浓厚的"研究性学习"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知识与美德     
关于知识和美德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长期讨论的问题,也是教育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是很古老的,但是到现在仍有现实意义。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他的名言是“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人会故意去做坏事,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他一定会行善;如果一个人做了邪恶的事情,那是由于他对正确或善无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