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俄罗斯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 ,沙俄获得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随着中东铁路在哈尔滨的修建 ,成千上万的俄罗斯工程师、铁路职工、沙皇军队员及其家属开始迁移到哈尔滨居住。在其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 ,俄罗斯人成为了哈尔滨居民的主体。与此同时 ,他们把俄罗斯文化引入了哈尔滨 ,在建筑、教育、文学艺术、饮食服饰、语言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哈尔滨特质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中东铁路”简介“中东铁路”(中国东省铁路)亦称“东清铁路”,全长2800多公里,由干线和支线两部分组成。干线从满洲里经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直达海参崴,横贯黑吉两省。支线北起哈尔滨中经长春,沈阳直到旅大,从而形成“丁”字形纵横东北三省的大铁路。“中东铁路”是沙俄殖民政策的产物。长期以来,沙俄一直觊觎我国东北,妄图把满洲纳入自己的版图,以便称霸远东。1896年,沙俄诱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掠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1898年,通过《旅大租地条约》,又取得修筑中东铁路支线的权利。铁路于1896年6月9日开工,1903年7月14日全线通车。铁路所至,权利所及,沙俄通过中东路的修筑,事实上把中国东北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3.
中东铁路全名“中国东省铁路”,干线西起满洲里以西的国界,与沙俄的西伯利亚铁路联轨,中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然后进入俄境达海参崴。支线自哈尔滨经长春至大连、旅顺(又称南满铁路)。中东铁路是甲午战争后,沙俄以干涉日本还辽有功为借口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取得中国东北铁路修筑权,然后以“中俄合办”为名,由沙俄修筑而成的。该路1897年动工修筑,1903年全线通车。日俄战争  相似文献   

4.
不知道世界上是否还能够再找到如哈尔滨这样一座宛如建筑博物馆般的城市了。哈尔滨是个仅有百年历史的城市,但一个城市的个性并不与她脸上风霜的多少成正比。1896年,李鸿章把中东铁路的修营权给了俄国人,俄国人给了我们一个哈尔滨。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时,作为中东铁路枢纽和管理中心的哈尔滨,基本形成了一个成为现代"城市"的市区。1914年《英俄协定》签署后,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的几万侨民汇聚到哈尔滨,哈尔滨一时成为列强盘踞的国际城市。历史的疼痛已经远去,但历史给哈尔滨留下的建筑记忆依然清晰。  相似文献   

5.
中东铁路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共同建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铁路是一个没有成为“合股企业”的“合股”企业。有一种误解,就是认为中东铁路完全是沙俄自己建造的。事实是中东铁路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共同建设而成的。中东铁路具有多重性质。这样一个丁字形的铁路网,结束了东北交通干线上马车、牛车的时代,成为东北交通大动脉。但是,中东铁路在1920年以前是沙俄与日本进行争霸和侵略中国东北的工具。在这一时段里,他们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国家主权,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等。对中东铁路全面的否定,不真实;对中东铁路全面的肯定,不客观。还是要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随着沙俄借修建中东铁路之名入侵我国东北地区,作为俄国国教的东正教也堂而皇之地在哈尔滨传播开来。哈尔滨市一跃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依据1896年与清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在我国东北修筑了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北始哈尔滨南抵旅大的一条呈丁字型的铁路。1905年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被迫将长春以南至旅顺口的铁路转让日本,沙俄的势力退至长春以北的“北满”地区。由于以哈尔滨为枢纽,东西横贯东北的中东铁路,依然是联接海参崴至莫斯科铁路交通动脉,因此十月革命  相似文献   

8.
中东铁路,原称东清铁路或东省铁路,新中国成立后,曾改为中长铁路。中东铁路是沙是俄国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于1897年开始修筑,1903年初开始通车,贯通东北三省而与俄境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的“丁”字形铁路。全长2189公里。这条铁路,在近代史上曾是沙俄政府侵略、控制和企图独占中国东北并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激烈争夺的得力工具。中东铁路建成后,沙俄独占我国东北的野心为日本帝国主义所不容,遂于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沙俄战败,1905年割中东铁路长春至旅大段为日…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修筑的横贯东三省的中东铁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产物之一,是沙俄政府通过《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在中国攫取的一项特权。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沙俄在华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各种特权。但真正清理这些特权时却是另外一回事,特别在归还中东铁路上只答应“另行签订使用中东铁路的专门条约”,并于1924年与中国北京政府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和《暂行管理中东路协定》,以“中苏共管”的方式保留了这一特权。  相似文献   

10.
中东铁路是沙俄依据《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的铁路,由中苏两国共同管理。“九·一八”事变后,苏联为了维护自身的边境安全,单方与日本、伪满洲国就让售中东铁路问题进行多次谈判并签订了《苏满关于中东铁路转让协定》。这不仅违反了中俄协定,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而且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步伐。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的西班牙诞生了一个传奇人物——高蒂。他凭借独特的设计思维,创作了大量震惊世界的巨作,作品风格鲜明,奇异变幻的建筑成为加泰罗尼亚地区和巴塞罗那城市的重要景观。高蒂作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影响一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12.
交通与城市发展关系紧密,清末中东铁路的兴建和通车,对于地处边疆的呼伦贝尔产生深远影响,使其呼伦贝尔交通运输实现了现代化,而海拉尔作为呼伦贝尔地区政治和经济中心,中东铁路促进了海拉尔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空间拓展,转运贸易取得新发展,城市管理也出现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段祥奂 《考试周刊》2008,(21):218-220
新艺术运动是产生于西方的一种建筑风格.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殖民地的青岛也出现了新艺术运动建筑,并且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通过对青岛近代新艺术运动建筑的文化、审美、历史价值的研究,有助于对青岛历史建筑保护、新建筑形式的定位提供正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后成立的社会主义苏俄政府不顾在对华宣言中做出的放弃沙俄在华一切特权的承诺,通过各种手段压迫中国政府承认苏俄在中东铁路上享有特殊权益。苏俄的这一行径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家主权,充分暴露其大国沙文主义和民主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15.
在很大程度上,哈尔滨是一座因中东铁路修筑而发展起来的"速成型"城市。哈尔滨开埠前后,社会风尚发生明显变化。本文以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从地理人文及方志见闻、报刊报道中探究审视这种变化,并从理论上阐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新的城市建筑接二连三地拔地而起,这些新建筑的工地围墙因是短期建筑,其环境意识一直以来没有受到重视,只具备简单地隔离功能,视觉感受和环境艺术效果不佳,给城市面貌和人们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建筑工地围墙视觉文化及其环境艺术的思考,以期美化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品位。  相似文献   

17.
在即将迎来哈尔滨建城百年之际,我们回顾一个多世纪前的近代中俄关系,沙俄运用“炮舰政策”打开了中国大门,于是它们在中国,首先在东北地区修铁路、设银行、经营工商业,随之在铁路沿线出现了一些新兴城市。然而这一切绝非西方学者所说的给中国带来了所谓“繁荣与文明”。  相似文献   

18.
"满铁附属地"是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继承、接收了原沙俄中东铁路的长春以南至大连问的铁路附属地的权利,并由1906年建立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来经营和管理的类似于中东铁路附属地的具有殖民性质的特殊区域.在这个特殊区域中日本享有了以行政权为主的一系列特权,对中国东北进行了令人发指的全面侵略.日俄<朴茨茅斯条约>等条约是揭示附属地的由来及日本"完美"地从俄国手中"合法"地"继受"行政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俄国东正教在哈尔滨的传播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东正教传入哈尔滨,并在当地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俄国东正教在哈尔滨活动期间,通过传教布道毒害中国人民,用“基督的福音”为侵略者开拓道路。但是,东正教在哈尔滨的传播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会城市,在地理位置上与俄罗斯非常近,长期受到他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俄式建筑。正因如此,哈尔滨被世界所熟知,并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加强对哈尔滨俄式建筑风格的分析,能够了解其形成背景、风格,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俄式建筑风格。本文从俄罗斯建筑风格形成背景入手,着重描述哈尔滨近代典型的俄罗斯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