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联书店,全名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它的前身是30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1948年三店合并,正式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与人民出版社合并,1986年恢复独立建制,2002年加入中国出版集团。在各种不同的时期,三联书店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家历史悠久的出版社,以它优良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人文精神,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相似文献   

2.
三联书店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简称,它集出版、发行、销售三位一体.其前身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先辈邹韬奋、徐伯昕等人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1948年,为迎接新中国诞生,三店在香港合并,正式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三联的出版编辑部门与人民出版社合并,虽然仍用三联书店名义出书,但发行部门并入各地新华书店.直至1986年恢复独立建制,称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相似文献   

3.
1978年 1月14日国家出版局在北京邀请一些老同志座谈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以及三家出版社合并组成的三联书店的历史.批驳了所谓"30年代黑店"的谬论.  相似文献   

4.
网上书店在台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台湾网上书店的特点 1.类型多、初具规模台湾网上书店主要有四种类型(1)大出版公司的网上书店。目前台湾的网上书店大都是出版社为了推销自己出版社的书籍而设立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如远流出版社的“远流博识网”和天下文化出版社的“天下网上书店”。这些出版社依托已有业务网络资源进行网上发行与零售,对图书的发行和读者的心态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分析预测图书销售的走向,并且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保证。(2)虚拟网上书店。这是一种纯粹的网上书店,主要特征是没有物理库存管理,通过与出版社或书店进行物流合作来实现图书销售。严格来说,这种书店只有“博客来网上书店”和“台湾亚马逊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出版界的黄金时代,《世界知识》《读书生活》《中国农村》分别是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三家出版机构先后在三个月时间内创办的刊物.与同时期其他出版机构出版的同类型期刊封面设计相比,这三种刊物封面朴素却具有代表性.文章由这三种封面图像入手,释读三家书店初创时期的文化立场与期刊封面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 韩阳)10月21日,三联书店在京举行纪念会,纪念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合并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简称三联书店)60周年,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中国版协名誉主席宋木文、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等出席了纪念大会.  相似文献   

7.
生活书店创办于1932年,到今年恰好是半个世纪。稍后于生活书店,同属党领导之下进步的文化出版机构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也有将近50年的历史。这三家书店于全国解放前夕的1948年合并而为三联书店。当1978年庆祝三联书店成立三十周年时,我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 “解放后出世的青年,大概只知道有三联书店,但是在中年或老年知识分子中,凡是参加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文化工作者,没有不是程度不同的受到过这三家书店,特别是生活书店所出版  相似文献   

8.
生活之友 读者导向 新知窗口──上海三联书店赵孝思,倪卫国三联书店前身是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1948.年合并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8月30日正式建立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该店出书以人文科学为主,以经济类图书为重...  相似文献   

9.
缪霖薇 《出版参考》2013,(16):52-53
三联书店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简称,它集出版、发行、销售三位一体。其前身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先辈邹韬奋、徐伯昕等人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1948年,为迎接新中国诞生,三店在香港合并,正式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三联的出版编辑部门与人民出版社合并,虽然仍用三联书店名义出书,但发行部门并入各地新华书店。直至1986  相似文献   

10.
三家书店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出版界与知识界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早期的出版史料、工作报告、回忆录、书信等资料表明,把控书籍装帧的质量与视觉效果是当时三家书店生产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本文基于生活书店与读书出版社的早期文献史料梳理两家书店装帧工作的细节,追根溯源,三联书店延续至今的独特装帧风貌或与历来重视图书装帧的传统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1.
第五章 懂管理 1.绝无仅有的创举 韬奋研究专家、著名新闻记者穆欣指出,韬奋把生活书店办成“生产合作社”体制,“这在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企业里,算是绝无仅有的做法了”.(穆欣.邹韬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48.) 创办生活书店,原本是韬奋和胡愈之等人出于应对《生活》周刊遇到不测时的一个权变安排.当时他们很担心国民党当局查封之类事情发生,为了应对这一不测之事,决定创办生活书店,以便届时他们可以利用生活书店继续开展出版业务.书店开始筹办,韬奋就做出了一项创新设计,决定采用生产合作社的体制来办一个具有民主特点的实体.他指出:书店不是任何个人借以牟利的私产,而是全体职工以劳动所得共同投资的文化事业机关.书店的章程为此做出了三项原则规定,即经营集体化、管理民主化、盈利归全体.  相似文献   

12.
各位来宾、同志们: 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年纪念会现在开始。邹韬奋、徐伯昕等同志创办的生活书店,1932年在上海成立。其后不久,由李公朴、艾思奇、柳湜、黄洛峰等同志创办的读书出版社,由钱俊瑞、薛暮桥、徐雪寒等同志创办的新知书店,也分别在上海成立。这三家书店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革命出版工作,曾先后出版40多种杂志,2000多种图书。1948年三家书店根据党的指示,合并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这三家书店成  相似文献   

13.
书与杂志原本是一家。许多著名出版社,如解放前的开明书店、生活书店和日本的讲谈社、小学馆,都是从一本杂志起家,发展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出版社。生活书店在30年代的上海出版十大杂志,抗战期间在重庆十分艰难的条件下还有八种杂志。讲谈社现在一年出书一千多种,杂志五十多种,用杂志的盈余弥补书籍的亏损。也有杂志亏损由书籍的盈利弥补的出版社。许多事例说明,书与杂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以共同走上繁荣发达之路。  相似文献   

14.
网络书业     
三联书店是在1948年由中国文化界的三家著名书店—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在香港合并组成。经过半世纪的艰苦创业,香港三联书店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包括出版、发行、零售、服务等多元化经营的新型文化出版机构。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科技的高速发  相似文献   

15.
生活·读书·新知书店合并成立60周年之际,约请她的骨干作者和出版同人撰稿而结集成书的《我与三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六十周年纪念集》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原因在于三联的出版文化是令人难忘的。说到三联的出版文化,不能不提到当年创办生活书店和《大众生活》周刊等多种刊物的邹韬奋先生。和张元济、陆费逵、王云五一样,邹韬奋也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最令人难忘的人物之一。说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三联书店,你是生活、读书、新知的合伙。你是书店的老前辈,你是出版社的老前辈; 你是革命的书店,你是革命的出版社; 你传播着马列主义,你普及着科学文化。你的影响所及,鼓舞了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是你对中国革命的独特贡献! 今天,你又为建设四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亚马逊成气候之前,美国出版业里横行霸道、不守规矩的恶棍是巴诺书店.那时候,业界指责巴诺的"罪状"包括图书打折贬低文化、恃强凌弱挤压独立书店、要挟出版社多给折扣、不务正业介入出版.@@1998年3月,美国书商协会和23家独立书店联合起诉巴诺和鲍德斯,声称这两家连锁书店利用其市场垄断地位,强迫出版社提供优惠折扣、延长付款周期、并向连锁书店支付图书陈列费.借助这些非法行为,巴诺和鲍德斯加大图书降价幅度,欲置独立书店于死地.当时的书商协会会长解释诉讼的动机:"这不仅仅是一个市场竞争问题,而且关系到美国文化的生存.如果图书市场被这两家连锁书店垄断,消费者失去选择,倒霉的就是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总结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出版社三家书店的经验,继承和发扬革命出版工作的传统,在一九八二年一月十四日中国出版协会第三次主席团会议上,通过了今年内在北京举办“纪念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出版社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年”活动的决议。一月十四日,由协会副秘书长李志国主持,邀集原三家书店在京部分同志和出版协会部分工作人员商谈筹备事宜,一  相似文献   

19.
实体书店文化空间与城市文化之间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两者之间既存在互惠共生关系,也存在偏利共生模式和负面环境影响;两者由共生关系走向共生发展的实现路径体现在:从实体书店文化空间维度来看,它与城市文化共生发展的主要路径有书店外部建筑设计契合城市文化风格、书店内部空间设计呼应城市文化特色、书店主题文化活动涵化城市文化品牌、以实体书店人文关怀滋养城市文化内涵、将书店文化融入到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中、以科技手段赋能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体验.从城市文化维度来看,它与实体书店文化空间实现共生发展的主要路径有优化城市文化环境,涵化市民文化阅读习惯;培育城市文化品牌,发挥城市文化“容器”功能;完善城市文化政策,营造良好的文化共生环境;推进城市文化教育,提升校园书店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业界动向     
台湾出版界新五小创新机制 正当Tom.com集团整合大中华出版媒体界之际,台湾本土的女书店、心灵工坊文化公司、玉山社出版公司、高谈文化与智慧事业体等五家“小而美”的主题式出版社,在历经大环境的改变与多元文化的思考后,也以成立“激活阅读出版联盟”结盟型态,因应出版产业的剧烈变动与行销活动多元化冲击。几位负责人都表示,他们是合作并不是合并,是联盟不是集团化,他们仅在行销上合作,结合彼此的资源,改善效率,强化竞争优势。女书店创办人苏芊玲指出,这五家出版社的出版理念清楚,专业性强,属独立的小型出版社,而每家出版社又各有特色,譬如女书店以女性图书擅长,心灵工坊重心灵,玉山社主推台湾文史,智慧事业专出版生活与心灵书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