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网络环境下,传统出版商业模式与OA出版模式并存。通过对两种商业模式的比较,从OA期刊运行的角度,提出期刊出版平台OA模式、用户订阅混合模式以及学术社交媒体补充模式等三种类型,构建学术期刊出版的多种运行形式,指出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是一个混合多元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陈雅赛 《出版科学》2021,29(2):111-118
日本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浸入式社交媒介生态为用户参与型网络出版创造了环境,助推其所占市场份额大幅攀升.本文以“成为小说家吧(小説家になろう)”“电网浮游都市(アルファポリス)”“春意网(ハルメクネット)”“每日发现网(毎日が発見ネット)”等平台为例,对日本的用户参与型网络投稿平台与社群参与型网络杂志两类参与式网络出版模式特色、内在驱动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日本出版社通过聚合用户阅读数据、实现出版链上下游商家的“共赢”,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来自传统出版行业萎缩带来的压力、业余作者对作品书籍化的“憧憬”、用户(读者)对平台情感连接的期待.出版行业充分利用用户移动阅读习惯,进一步细分化、专业化发展,开拓IP周边产品链将成为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微信出版运营现状及盈利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云 《编辑之友》2015,(8):24-27
随着互联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作为智能手机社交应用工具,逐渐成为众多手机用户必备的社交平台软件,2011年1月一经推出便受到热捧,用户量激增.在此基础上,微信运营商——腾讯公司着力打造集沟通交流、购物商用于一体的、功能强大的商务型网络服务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功能单一的聊天工具.在微信平台内容推送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微信出版应运而生,而微支付功能的推出,给微信出版盈利模式的建立健全提供了可能.文章综合分析了微信出版的现状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微信出版已出现或未来可能出现的盈利模式,旨在关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助益,为微信出版的发展壮大提供.  相似文献   

4.
专业学术出版业态正在被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所重构,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学术社交网站等网络平台成为新型的学术信息交流渠道,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传统学术交流系统受到了挑战.本文以媒介融合为研究背景,对网络学术平台和专业学术期刊间的竞合关系进行解读,从功能定位、传播效果、赢利模式等层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并对学术领域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协同立体出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6,(10X):13-13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十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规划的重点项目和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的重要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简称《总库》)建成并通过新闻出版总署验收。这标志着中国学术期刊的权威性文献检索工具和网络出版平台基本建成。同时,也预示着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生产、在线出版传播、在线服务等网络出版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微出版”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概念,专指以经过认证的微信公众号作为出版主体,以微信长文为形式,从而实现内容资源的生成、推送、阅读、复制、转发的全过程。基于微信社交化阅读呈现出的信息垃圾隐患、内容浅薄化与虚假信息泛滥等困扰,“微出版”将是传统出版业透过移动网络把用户重新培育为读者、实现数字化转型战略值得尝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周骥 《传媒》2020,(1):31-34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之际,国内外不少学术期刊开始尝试移动出版,其主要形式是APP出版和微信出版。当前,学术期刊的移动出版方兴未艾,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移动互联网思维缺失,读者不习惯在移动端上进行“深阅读”,移动端二次出版工作急需改进等。要做好移动出版,学术期刊必须真正树立起移动互联网思维,并力争在平台建设、内容重建和盈利渠道拓展等方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8.
以互联网为前提的众包模式,已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图书馆、翻译以及地理信息采集等领域.本文基于众包模式的优势以及学术期刊众包评审案例,分析网络环境中出版流程碎片化、出版平台便捷化众包出版模式的可行性.认为高校学术期刊的众包出版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与流程确保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多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众包出版模式可以为高校学术期刊提高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提供一个新的发展路径和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9.
罗银生 《出版广角》2017,(20):53-55
文章以2014年第七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入选的27种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类期刊“两微一网”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情况.数据表明,大多数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己开通了一个或者多个数字出版平台,但在平台建设及内容生产和运营上还有待加强.文章认为,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数字出版采编队伍建设、平台融合和平台品牌化运营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伴随数字技术的进步,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逐渐活跃于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领域。作为传统的学术出版,只有积极地与社交媒体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应对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丰富学术出版的形式,谋求新的发展。本文以中国激光杂志社社交媒体服务架构为例,介绍了杂志社在微博官方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以探讨社交媒体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中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1.
社交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国外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我国的微博、微信、抖音等已经成为人们在生活中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政府和机构也非常重视通过社交媒体来传播信息、提供服务,"两微一端"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部门新媒体的标配,陕西西安等地方政府还专门开通了抖音账号,拍...  相似文献   

12.
论述网络出版平台对高校学术期刊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以中南大学学报网站建设情况为例,从网络出版平台使用前后稿件处理周期、稿件数量和质量、论文下载量和期刊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讨论网络出版对期刊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出版平台的建立对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成效显著,处理周期明显缩短,稿件数量成倍增长,稿源质量改善,论文下载量增加,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自社交媒体兴起以来,人们对媒介融合的兴趣便从“报网融合”渐渐转向“两微一端”,并认为后者正在成为传统媒体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然而,传统媒体“两微一端”的文化资本很难转换成商业资本,加之缺乏刚性信息,又无法与传统媒体的组织文化相契合,因此“两微一端”并未给传统媒体带来期待中的变革.政务“两微一端”可提供各种服务性和实用性的刚性信息,因此它为政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展示窗口,但同时也对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与社会治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企业“两微一端”的运作最为微妙,它可能带来更多文化资本,实现经济资本的增值,但它受制于太多的外在条件限制,运营时往往并非一帆风顺.一种技术嵌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适应和改变所在组织的制度、观念以及资本转换方式.  相似文献   

14.
龚捷  秦赛一 《青年记者》2016,(21):18-19
随着移动通信设备不断升级,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为代表,以“短平快”为基本特征的即时信息传播时代——“微媒体”时代正在全面到来.“微媒体”时代,数以亿计的微博、微信用户参与其中,评论、点赞、转发、分享,网络热点事件频频出现. 时效性:网络热点事件信息传播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微媒体”中信息的传播特性还是网络热点事件的基本特征,都共同指向一个核心要素:时间.信息即时传播,热点瞬时爆发,决定了“微媒体”时代网络热点事件报道对时效性的要求标准相较于以往更加严格.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即时性和全时性.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开放与融合的背景下建设学术出版平台,已经成为国内学术出版界及整个学术交流圈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梳理近十年国外在收购业内技术公司、布局智能计算、进军开放业态及融合社交媒体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学术出版平台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析在开放背景下鼓励我国英文学术期刊回归国内平台、积累规模化服务能力,在我国算法治理体系下推动平台智能计算核心技术应用、提升深度服务能力以及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分阶段实现平台传播能力建设等发展路径,以期实现国内学术出版平台分阶段、差异化、跨越式发展,有效支撑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以其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传播成本低等特点而被政府机构广泛用于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社交媒体平台作为即时通讯与综合服务平台,是联结政府机构与人民群众的“民心桥”,并日益成为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和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阵地.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政务微信总量已逾十万,阅读量突破“十万”已成常态,政务微信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不仅是政务微信,政务微博更是如此.政务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政府机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拓展和延伸,其所生成的文件理应作为档案予以归档并进行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7.
日本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型过程中,互动参与式网络出版所占市场份额不断攀升.本文对互动式网文平台、读者参与式网络出版平台、社群连接型网络杂志三类日本互动参与式网络出版模式进行分析,发现日本出版社通过自营网络平台,收集读者阅读意见从而提升纸质书发行量与发行效果;社群连接型网络杂志由"以内容为核心"转向"以用户服务为核心",通过社交化社群运营、会员参与策划等方式为用户提供跨行业的"融合性服务",实现"内容+产品+服务+情感链接"的多元融合性产业链,赢利形式走向融合与多元.  相似文献   

18.
社交化传播是Web2.0的产物随着微博、微信的发展,Web2.0时代到来。网络传播在参与性、互动性等方面大大增强,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两微一端”成了新闻媒体的标配,社交媒体形态中,小众的、碎片化的信息不断集聚,网络的长尾效应造就了无数在线性传播时代不可能的小群体聚集,意见主体泛化、分散。①信息采编播流程不断创新,传播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打击和防范网络虚假新闻,国家网信办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制止虚假新闻的通知》,严禁未经核实将社交工具等网络平台上的内容直接作为新闻报道刊发. 当今时代,社交平台成了人际互动、信息交流、社会热点事件曝光的流行工具.网络媒体、纸质媒体、电视广播的“老记”和“小编”们,便把各色社交平台当作“新闻富矿”,从中“扒拉”自认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甚至想从中挖掘出爆炸性的“独家猛料”.当此之际,国家网信办要求,社交平台上的内容未核实不得作为新闻刊发,可谓及时.  相似文献   

20.
周翔  秦晴 《出版广角》2018,(5):12-15
大数据背景下,内容和平台建设成为提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两个关键因素.内容建设方面,大数据可以帮助学术期刊实现优化选题策划、提高编审效率、提升用户体验等,从而实现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和智慧出版.平台建设方面,学术期刊可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期刊的传播效率,借用已有的海外国际平台进行合作和传播,并在自身平台建设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以此共同提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