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对出版行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誉元  冯炜 《编辑之友》2015,(10):26-30
2015年“两会”提出的“互联网+”战略,促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创新, “互联网+”出版究竟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重构的激荡中产生出什么样的变革?文章基于对“互联网+”含义的把握,提出这一战略将推动出版行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出版行业应不遗余力地为读者做好连接与服务,最后从延伸产业链、多元化经营、“圈子”营销等方面提供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大数据出版”的概念入手,指出“大数据出版”不仅有数据挖掘还有知识增值,是出版界的革命.图书馆与出版业息息相关,“大数据出版”的出现给图书馆知识服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资源建设和知识服务效率上.图书馆知识服务要从转变采购模式、提供差异化知识服务、组建专业人才队伍三方面努力迎接“大数据出版”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切合当下出版业发展方面的大问题.谈教育出版的融合必须先了解整个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而认识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有两个维度或者说是两个角度.第一是出版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包含教育、文化、旅游、金融、信息、电影电视等;第二是出版业与技术的融合,这里技术包括数字网络、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从这两个维度来认识出版业包括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有两个大的方向,本文主要从出版与技术融合的方向来说.  相似文献   

4.
分门别类地阐述大数据技术在大众出版业、教育出版业、学术和专业出版业、新闻传播业以及新型互联网出版业各个出版环节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和总结不同类型出版企业在大数据应用过程中的特色与侧重点,为出版行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改造升级、重获生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发展浪潮带来了新一波的产业变革,出版行业也面临着优化与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归纳了现阶段出版行业的数据类型,提出这些数据在内容生产、营销推广以及出版评价环节的应用思路,总结其给出版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促进大数据与出版行业未来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数字出版”和“大数据出版”的概念辨析入手,指出两者最大的差异是后者能够通过对信息的数据化(结构化)处理来实现出版资源的重新整合与最大化利用;以自然灾害类历史典籍为例,说明“大数据出版”能通过建设专题数据库的途径实现对出版物资源的数据采集、存储和检索,并在数据库平台上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呈现,以生产新的知识和产生新的价值;最后总结了“大数据出版”给出版行业重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资源整合与服务方式、版权保护与交易方式带来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7.
王坤 《采.写.编》2021,(3):144-14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创新发展,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对于推动行业发展与技术变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于传统出版行业而言,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若能抓住随之而来的机遇,必定能促使行业实现飞跃发展,使传统出版行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蓬勃生机.本文主要将关注点集中于传统出版编辑工作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进步与创新之处,希望对出版领域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出版     
旨在说明一个简单的问题,即"大数据可能会对出版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可否认,内容可能是出版行业最有价值的部分,但在未来,数据将会驱动行业的方方面面.现如今,各行各业的数据容量、速度、种类都在飞速增长.毫无疑问,出版行业也将加入且必须加入大数据的行列中.出版行业的先行军,诸如销售、市场和宣传等相关工作早已涉足大数据领域;相应地,可发现性和可访问性随之受到影响;最重要的编辑功能是大数据会产生直接影响的第三个方面;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出版社的组织设计可能是第四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大数据背景下出版行业商业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为各行业发展赋能.出版行业具有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天然优势,大数据分析影响着出版业从选题策划、作者选择到内容生产,以及最后的推广营销、读者服务等各个环节.文章从大数据助力图书出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出版产品的精品化、出版营销的精准化三方面论述,探讨大数据下图书出版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技术是目前最为热门的技术,已在医疗、大气学、基因组学、生物学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大数据技术的简要介绍出发,探索大数据技术在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活动中的应用,认为大数据技术能够改变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的流程模式,为选题策划提供依据,还会催生出新的数字出版产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出版社运用大数据时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王斌  郑满宁 《出版广角》2013,(23):37-39
基于用户阅读及相关行为的数据挖掘和开发是出版行业新的盈利增长点和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只要出版集团给予其灵活的试错机制,一定能给出版机构带来新的业务领域和社会价值。近来,大数据成为社会热议,其技术特征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每个行业都在了解和评估其对自身的潜在影响。对于出版业来讲,信息技术的冲击已不陌生,十余年前开始就在探讨数字化出版,这些年来从出版介质、出版内容、到出版流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侯亚婕 《青年记者》2017,(32):111-112
传统出版数字化改革以来,数字出版产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虽然整个行业都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直至今日,数字出版应采用怎样的运营模式仍然是诸多专家学者所争论的话题.中国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是我国最大的数字出版平台之一,对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能起到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从中国知网的内容“产品化”的运营方式和发展能看出我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内容“产品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孔庄 《出版参考》2008,(8):13-15
退货没商量和回款难是困扰出版社和书店和谐关系的两大“顽疾”,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如何建立出版行业信用体系,找到铲除“顽疾”的方法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大数据时代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创新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分析大数据对传统出版编辑工作的影响,以及大数据时代传统出版编辑工作转型、创新的模式,阐述了在大数据时代传统出版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了传统出版编辑工作转型、创新的一些分析和建议,希望可以为出版行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大数据成为时代变革中的主要标志。其善于定位自身发展方向,且作为新时代主流技术之一,大数据与出版业的衔接板块如今产生大量信息处理矛盾,而出版社在大数据洪流之下,则呈现出颠覆式进步,并在借鉴国外大数据辅助图书出版行业基础上,对国内未来出版战略重新进行规划和调整。文章为进一步发挥大数据自身现有优势,围绕国内图书出版行业实际情况对其现阶段所采用出版运营模式进行全面解读,并站在行业高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出版社未来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在本质上是客观世界的离散化、数字化解构与全息化重构,具体表现为行业间海量数据的跨界融合以及行业内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学术期刊大数据出版可以理解为符合大数据思维模式、理念和精神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行为和业态.本文分析了学术期刊自身与生存环境的离散化、数字化解构和全息化重构,探讨了学术期刊大数据出版的发展趋势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姜军 《今传媒》2016,(5):24-2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各行业发展交得无所不能,且形成了资源融合并用的发展态势.现如今,图书出版市场在用户需求方面不能及时有效满足客户需求,社会经济效益产能下降,正处于求新求变的转折期.本文就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关键技术融合,探讨了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和数据挖掘技术辅助下的图书选题策划新方案,证明了“互联网+”思维在当代图书出版市场运作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信息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主导前沿,并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出版行业在出版图书的每个环节都可能会应用到大数据技术,本文以国内外出版图书时应用大数据技术为案例,从业者角度提出出版行业在图书选题策划时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的背景下,出版也逐渐成为大出版.出版专硕致力于培养出能适应“大出版”要求的复合型出版人才,然而多学科的介入却使出版专硕的教育遭到“去中心化”.本文在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出版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实践,对出版专硕的培养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从“大出版”对出版人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例如熟悉各种媒介形态和艺术表现形式、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利用、版权经营意识、市场调研的新方法,引出出版专硕的核心竞争力困境,进而从分类培养、跨院系培养、联合行业力量和建立科学的实习制度几方面,分析了如何培养出版专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北京云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面向出版行业,致力于提供出版行业信息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以及相关服务的高新技术软件企业。1999年,云因信息开发了集编、印、发、财务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从那时起,云因公司将全力推进出版行业信息化建设为己任,并将云因出版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加以改进、成熟,在短短的数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