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调研国内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及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现状,并探讨存在问题的根源及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式。通过对中国知网中主题有“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路径”及“科技期刊+新媒体+路径”的文献进行检索和针对性阅读,对其主要观点进行概括:科技期刊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核心工作,集群化、集约化发展是数字出版的必行之路,新媒体运营需多措并举,英文期刊过度依赖国外出版商将存在战略风险,科技期刊应强化数字版权保护意识。中国科技期刊想要得到更好发展,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有留住人才的机制和土壤;以集群化、集约化建设为手段,提升协同工作效能;不断拓宽、拓展新型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2.
任健  郭杨潇 《编辑学报》2016,28(3):209-212
从构建我国科技期刊云平台目标出发,基于“内容即服务”这一核心理念,结合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知网和SpringerLink等国内外数字期刊出版平台案例,从语义化、可视化、交互化和再生产化4个层面进行系统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下科技期刊云平台基于内容资源优势,在构建新型平台服务产品体系时所面临的内容资源组织模式、利益分配机制、平台治理结构、内容产品化、商业模式和细分维度等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付费成为新风口,国民数字阅读需求刺激数字出版发展,知乎不断推出新产品,探索知识传播与内容变现的创新路径.作为知乎平台化发展的关键产品,知乎书店的推出不仅实现了知乎平台内部内容购买、阅读、传播和延伸讨论的闭环循环,还为深度介入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出版行业带来更多可能.文章通过对知乎书店的发展历程、产品特点进行梳理,探索其对数字出版行业的意义,总结知乎书店在这场知识共享经济热潮下为数字出版行业所带来的新发展和新机遇.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逐渐饱和,以及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传统出版社纷纷试水数字出版领域,数字阅读运营商也在探索发展新模式.但是纵观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许多网站虽然早已上线,但是其内容仍然囿于“网络文学”的范畴,并没有真正实现数字出版的全方位运营,数字出版的模式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本文以豆瓣阅读这一专注于数字阅读的互联网产品为例,对其成功经验做出分析,进而探讨其给数字出版行业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7月6日-8日,“中国知网”作为中国第四届数字出版博览会主要参展单位之一,以“脚踏实地、科学创新、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展带会,成功举办了10场“云出版、云数图”主题下的各行业云服务专业论坛。  相似文献   

6.
数字出版研究是当前传播和出版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以数字出版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五个数据库进行了跨库检索,在此基础上勾勒出我国数字出版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正如数字出版产业本身发展并不成熟一样,中国数字出版研究也存在某些明显不足,传统出版行业的突围、版权体制的改进等是当前数字出版研究领域亟待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翠玲  孙瑾 《出版广角》2023,(18):24-29
数字出版内容建设是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任务,直接影响和制约数字出版精品矩阵的打造。数字出版内容建设体系建构包含“两种类型”“三个阶段”,“两种类型”是指转化型数字出版内容建设和原创型数字出版内容建设;“三个阶段”是指出版内容建设所包括的资源数字化、内容产品化和建构体系化三个环节。出版单位打造数字出版精品矩阵的可行性路径包括推进数字版权授权工程、实施出版资源数字化策略、推动数字资源精品化建设、建立与数字出版内容建设适配的运营体系以及推动数字出版品牌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8.
科技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媒体化转型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途径有2种:原生数字期刊和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媒体化转型。我们认为后者更能发挥传统期刊内容的优势,将成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主力军。分析了学术期刊数字化媒体化转型的特征和必然性,并以中国知网数字出版为例,介绍优先数字出版、独家出版等数字化、媒体化转型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姜冬生 《青年记者》2017,(27):49-50
目前,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已成为出版业的共识.然而,我国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基本上都是将传统的纸质刊简单复制成数字版进行传播.由于没有统一的组织进行集中生产,各出版社单独进行数字版的发行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这就给了中国知网、万方等大型的期刊数据库以发展机遇.它们借助纸质期刊的内容优势,进行统一的数字出版,形成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实现了对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垄断.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国民阅读已进入数字阅读时代,形成了“轻阅读”模式.“轻阅读”模式具有的碎片化、伴随式、社交化特征,推动了中国图书出版业“轻”风潮的出现.轻出版是一种具备“轻质”特征的出版活动,出版主体“轻微化”、出版内容“轻型化”、出版流程“轻简化”、阅读受众“年轻化”.轻出版风潮对中国出版有着重要影响:推动新书态图书的涌现,刺激“互联网+”出版的发展,并导致中国出版企业分层加深.  相似文献   

11.
罗银生 《出版广角》2017,(20):53-55
文章以2014年第七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入选的27种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类期刊“两微一网”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情况.数据表明,大多数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己开通了一个或者多个数字出版平台,但在平台建设及内容生产和运营上还有待加强.文章认为,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数字出版采编队伍建设、平台融合和平台品牌化运营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逐渐饱和,以及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传统出版社纷纷试水数字出版领域,数字阅读运营商也在探索发展新模式。但是纵观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许多网站虽然早已上线,但是其内容仍然囿于"网络文学"的范畴,并没有真正实现数字出版的全方位运营,数字出版的模式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本文以豆瓣阅读这一专注于数字阅读的互联网产品为例,对其成功经验做出分析,进而探讨其给数字出版行业带来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媒介业务模式的不断演进,科技期刊的“平台化”出版转型将是科技出版界面临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对科技期刊“平台化”转型的本质进行理论梳理、界定的基础上,归纳了未来科技期刊运营平台的主要内容,并从实际操作角度分析了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平台化”出版转型需要把握的三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琦 《出版参考》2016,(8):51-52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传统的纸质出版业逐渐向产业化、数字化、全球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发达的欧美国家在20世纪末开始向数字化出版转型.我国一些完成改企转制的大型出版集团从21世纪初开始也纷纷发力数字出版业,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05年开始制定数字出版战略,建设“中国数字出版网”;广东省出版集团2009年启动了“电子书包”项目;江西出版集团2000年开始与北大方正Apabi、书生、时代圣典等技术提供商开展合作,计划实现数字化出版流程管理、数字化内容管理、网络销售等,实现从传统的出版物提供者向数字时代内容服务商转型;安徽出版集团推出数字出版及新媒体业务,建立“智慧校园”和社区数字网络教育系统,2010年开通“时代e博”网上教育平台;陕西出版集团、重庆出版集团等也纷纷开拓数字出版领域,全国形成了十大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数字出版产业成为新闻出版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十四五"时期,我国出版"走出去"进入新阶段,作为数字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数字出版产品是我国出版"走出去"的重要方面,其"走出去"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效果.中国数字出版产品想要进一步"走出去",亟待政府、出版企业和出版行业协会共同发力,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大力拓展渠道平台,坚持精准施策和效果优先,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体系,更深度地推进我国数字出版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助力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钱聪 《出版广角》2021,(19):58-61
当前,媒介融合成为全球出版行业的既定趋势,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创新发展为数字出版带来机遇和挑战.为了全面分析数字出版的研究热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针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将相关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应用共现关系网络模型分析数字出版的研究热点和主要发展方向,展望数字出版研究工作的未来趋势,为深化数字出版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媒体融合中,优质内容资源的合理运营是传统出版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基础.但当前许多传统出版企业尚未找到合适的内容运营策略,出版融合之路步履维艰.本文就我国传统出版企业内容运营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媒体融合中"内容为王"策略的重要性,结合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RAYS平台的探索与实践,从生产与消费互动的独特运营模式、出版行业大数据服务、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和内容运营人才培养方面分析其帮助传统出版企业展开内容运营的策略,以期为我国传统出版企业的内容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数字出版是一种新型的出版方式,其内容编辑加工工作利用数字技术完成,同时借助网络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的传播。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行业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做出的重要突破,重点突出了图书内容、生产模式、传播载体以及学习形态的数字化发展。就数字出版而言,数字内容初始的编辑和加工,直接影响着数字内容的实际运营效果,笔者从数字出版入手,围绕数字内容的编辑与加工,对出版资源库的建设实践,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了出版业一个极具冲击力的发展支点.产业规模及用户群体的不断突破,体现了数字出版强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把握“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的新趋势,调整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是促进数字出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新趋势:全面重构新业态 数字出版不是传统出版内容的数字化,而是涉及出版理念、内容生产、运营模式等全面重构的新产业形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数字出版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孙静 《青年记者》2017,(30):95-96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各类型媒介的深度融合,给现代出版业带来巨变,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业未来重要发展趋势之一,这也为当前我国少儿出版行业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如何向数字出版转型等.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一些自媒体少儿数字出版平台已做出了有益尝试,本文以“凯叔讲故事”自媒体少儿数字出版平台为例,探析其商业运营模式的得失,以对我国少儿数字出版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