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简析网络传播中受众角色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程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5):114-115,13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传播理论已无法给网络传播中出现的新现象以合理的解释,尤其是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受众在网络传播中显现出许多与传统大众传播中不同的特征.本文将网络传播中受众与大众传播中的受众进行对比,分析了网络传播中受众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公安文化传播与大众传播同属于传播学范畴,对于信息传递、价值观塑造及受众行为引导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比较公安文化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异同,优化各自的传播方式,以期实现两种传播正能量的最大化,为公安文化宣传和公安文化建设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受众对网络精准广告之态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广告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超越传统广告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可以实现个性化、一对一的传播体系,不仅使广告信息传播更加精准,受众也更容易获得必要的信息,利于商家开展有效的广告传播。互联网是精准广告的理想平台,网络精准广告也成为网络广告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一对一传播方式的网络精准广告效果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网络传播日益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影响越来越大。网络传播综合使用了各种传播符号,创造出了新的符号和表达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教学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符号,带来了更好的教育传播效果。本文在对网络传播符号的范畴、分类、特征、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传播符号的教育功能和使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网络传播日益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影响越来越大。网络传播综合使用了各种传播符号,创造出了新的符号和表达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教学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符号,带来了更好的教育传播效果。本文在对网络传播符号的范畴、分类、特征、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传播符号的教育功能和使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网络传播与受众人格心理的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它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体应用工具,已成为人们心理上的依赖品。网络传播使受众传统人格心理构成逐渐肢解,而与网络传播特征相匹配的受众人格心理开始重构。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传播活动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是两种重要传播形式。本文就此两种传播形式的历史渊源、链接模式及链接的发展趋向进行了简要的探讨,指出大众传播不仅是受众和人际传播的信息来源(即下链接),而且也可以从人际传播活动中获得有价值的讯息符号(即上链接)。  相似文献   

8.
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其中媒体的传播方式变化尤其显著。互联网加速了大众传播、草根传播,权威声音逐渐让位于平等、沟通、民主的新格局,新媒体的优势创造了全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对于话语的支配垄断格局,网络突破了传统媒体话语的单一性局面,手机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资源在极短的时间内不仅迅速传播且与受众形成互动。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利用名人文化资源发展地区经济,就必须关注传统文化名人在这种新媒体环境下的形象和传播效果。本文通过对李白故里江油的问卷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了传统文化名人的影响力在网络与其他传播方式间的差异,评估传统文化名人在网络传播中的影响力,找出受众群体结构特点;分析受众对传统文化名人形象网络传播类型和方式的偏好,探讨优化传播效果的途径;分析传统文化名人在网络传播中的现有形象,结合地区发展实际需要,探讨网络传播中传统文化名人形象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今电视不仅是一种大众传播,也是一种更为重视信息受众的人际传播.电视的"面对面"传播方式重视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强化了受众的参与.电视不再局限于一点对多点的单向传播关系,而是把重点转向接受者,尽可能地建立起双向传播渠道,体现出人际传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哈贝马斯从社会批判理论的观点阐述了语言或符号的互动,提出了“理想的言语情境”这一概念,他的交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话语、交往扣文化规范。本文以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逻辑起点,着力分析大众化的短信息文化扣其后现代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教育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理论之一。随着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Blog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出版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信息传播方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获取和创造过程。本文在阐述Blog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基于Blog的教育传播方式的主要特点:传受主客体统一、个体性与共享性统一、双向反馈和“面”对“面”的传播方式,提出了基于Blog的教育传播是一种散布型的网状互动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议程互动——以杨丽娟事件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媒介间议程设置",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议程互动"带入到传播学的视野之中.作为传播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媒介间的议程设置对于研究和指导媒介设置公众议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杨丽娟事件详细的内容分析,研究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问议程互动的背景、方式、意义、局限性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14.
沟通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和重要手段,沟通的有效性事关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败。本文在对非观念化沟通和传统的观念化沟通的内涵进行对比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对当代高职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分析,阐明了非观念化沟通在高职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符号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号总是与文化的意义相连,这个意义存在于参与文化对话的对话者的价值观念与精神意识中,通过他们的对话互动使得符号的社会信息、社会情感与态度的文化意义得以展示、认同与强化,反映了一定时间与空间中人类社会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情感诉求。人以符号为媒介,通过符号的对接,实现文化的对话,符合对接的目的就是要在对话者之间建立一种相互理解,逐步走进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模式中,任何一部分的崛起都会引起国家形象塑造策略的转型。随着跨国公司的崛起,国家形象的塑造越来越表现出商业化的局势。同时,现代电子大众媒体的发展,使国际传播越来越表现出复杂的态势。传播主体逐渐表现出多元化,政府、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体等传播能力此消彼长,而网络更使国际传播中的主体表现出便利和难以有效控制的局势。因此,传统的通过对传播主体和传播工具的有效控制来塑造国家形象的策略,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国际传播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廖玲 《培训与研究》2005,22(4):67-68
平面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将创意视觉化、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根据设计意象对视觉元素进行挑选、变换、组合,将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关联、编码,使之形成特定的符号系统。本文在总结图形、符号和设计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平面图形设计与符号的本质联系,论述了符号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沉默所表达的意义有时具有共性,有时也会截然迥异,甚至造成许多困惑及误解。以陈国明所著《跨文化交际学》中所阐释的非语言交际及文化为理论框架,探讨沉默行为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视角下的对比意义、产生原因及其重要作用,旨在通过对沉默意义的分析,揭示跨文化交际视角下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传播行为,这为翻译学与传播学找到了交汇点,也为译学借鉴和吸收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打下了基础。通过香农-韦弗的线性传播模式与德弗勒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来对比分析传统静态的语言翻译观与动态的文化翻译观,进而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翻译中所出现的有关问题,并深入探讨其翻译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文化带的建设模式为我国整合资源、协同推动区域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场域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带建设的核心无形资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带优秀传统文旅在新时代下实现资产增值、增强溢价能力的必然选择。同时,从游客视角来看,扩大品牌形象的认知、增强品牌形象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其在全球文化交流互鉴背景下国际化传播,是文化带传统文旅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客观品牌形象塑造的视角来看,文化带传统优秀文旅品牌重塑的基本要求,一要科学凝练文化元素,唤醒传统文化之魅,又赋予其现代化之魂;二要形塑受众易感知的文化品牌形象符号,将艺术审美价值与品牌市场战略深度结合;三要重视品牌生命周期,其品牌理念应与时俱进,同时要有精准的受众定位。从受众主观感知视角来看,文化带传统文旅品牌需加强国际传播,其立足点是挖掘文化内涵,促进传统文旅品牌的价值传播,其突破点在于保持主体自觉性,利用好亲缘文化圈,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