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是学位授予、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学术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此次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从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治理等概念内涵来看,需要目录与清单“并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学科专业目录“并表”、放权与规范“并进”。从历时性的制度演进逻辑来看,此次制度调整呈现出内涵认知不断深化、功能作用不断拓展、结构体系不断优化和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高校应把握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改革导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强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学术标准是学位制度的核心部分,也是把控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领域的矛盾开始浮出水面,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学位授予的学术标准只有原则性的规定,导致在实践中时常出现学位授予的司法纠纷。通过梳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四个典型西方国家学位授予的学术标准,从学位制度历史演变、学位授予程序以及学位授予具体要求等各个方面,比较西方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学术标准,概括出西方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是以学位论文为核心、课程学分并重的学术标准模式。这种学位授予的学术标准模式为改进我国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制度,解决学位授予纠纷,从根本上提升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第一职业学位在美国学士后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美国学士后教育分为两个层级,硕士和博士,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其学位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第一职业学位是美国在医学、法律、神学领域授予的一种特殊职业性学位。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对第一职业学位在学科专业目录(CIP)中区别于硕士、博士学位单列,此后的半个世纪中,第一职业学位的定义以及授予的学位名称都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是确保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步骤。《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  相似文献   

5.
1998/1999学年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交流与统一管理 ,促进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同意 ,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负责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有关信息发布工作 ,并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刊出。现将 1 998/ 1 999学年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情况予以公布 (资料来源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表 1  (按学位授予单位统计 )学位授予单位 博士学位授予人数 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北京大学 517 14 83中国人民大学 2 0 …  相似文献   

6.
凌子 《高中生》2012,(7):58-58
如今,博士的称谓广为人知。博士是指获得了博士学位的人,一些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往往也被称为博士。在中国古代,博士则是一种官职。博士作为学位.是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本专业最高学识水准的学术称号。我国的博士学位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授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学术水平者,可授予博士学位。我国现在的学位体系是“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  相似文献   

7.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加强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尤为重要。结合部分省份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近年的通讯评议结果来看,学位论文选题、科研能力培养与训练、培养环境与质量保障是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桂林理工大学结合实践探索构建的“五融五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通过筑牢思想阵地、激励导向、管控制度、质量防线和诚信底线,形成了“一个阵地、两条主线”和“一个导向、两条防线”的工作思路,增强了师生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思想认同、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由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加强对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以更科学有效地指导研究生教育实践,东南大学在研究生院专门设置了副处级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办公室。 该办公室除负责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工作,执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相关决议,负责全校硕士、博士学位的资格审查和学位授予工作外,主要致力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为适应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该办公室将逐步建立一支由专、兼职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队伍;负责组织和协调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调查、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学位与…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7–2018学年全国学术型博士学位授予数据,从学位论文研究类型的视角考察不同群体特征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基础研究差异。研究发现:六成以上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类型为基础研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基础研究学位论文比例显著低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其他普通高校,工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学位论文比例显著低于其他学科,女性、硕博连读、脱产、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国家重点前沿探索项目的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更倾向于开展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
凌子 《高中生》2012,(21):58
如今,博士的称谓广为人知。博士是指获得了博士学位的人,一些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往往也被称为博士。在中国古代,博士则是一种官职。博士作为学位,是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本专业最高学识水准的学术称号。我国的博士学位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授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学术水平者,可授予博士学位。我国现在的学位体系是"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博士一词最早则是源于先秦文官的名称。作为  相似文献   

11.
在共性层面对铜仁学院的办学进程和需要进行了分析,对历史沿革进行梳理,研讨了各个时期的办学主张,同时对铜仁学院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进行凝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内涵定位和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esum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en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death of Mao Tse-tung, and the rise of a new Chinese leadership headed by Deng Xiaoping in 1976–1977. Based on field research conducted in China in 1980 and 1981, statistical documentation provided by Chinese education officials at national and local levels, and othe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urce material, this study explores admissions patterns and statistics, admissions requirements, examinations and the continuing controversy in graduate enrollment, the stress on enrollment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i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institutions training graduate students, the graduate curriculum and academic dissertations, the new Chinese academic degree system and the methods for conferral of degrees, and teaching and research employment patterns. The study stresses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graduate programs and educational and political debate within China since the mid-1960s, and the important problems Chinese graduate programs an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face in continu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With the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decades, heavy environmental loads caused some serious environmental scenarios in Taiwan, an island country with a dense population and only limited natural resources. As a resul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aiwan has been a leading tool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ince the 1990s. The central government-level agencies responsible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aiwan, includ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s (EPA),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NSC), began to promulgate regulation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governmental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for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aiwan. This article also analyzes the succes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rough cross-ministerial mechanisms and plans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energy sustainability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1990-2009). In June 2011,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 which is aimed at upgrad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ll begin to be effective in Taiwan. It is thus prospective that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will be in line with the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This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art teacher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England to gain insights into two art education systems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art teacher education in Taiwan. To achieve this aim, a cross‐cultural study using a multi‐method approach was adopted and data was collected over three years of full‐time study in England and four academic years of reflection on teaching in art teacher education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revealed how complex and hazardous it is to state categorically wha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really are between two art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s, especially in a subject as ill‐defined as art. Nonetheless, this study did produce some important differences in the two art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aspects of (1) government regulations and institutional provision, (2)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 (3) art curriculum policy and delivery, and (4) cultural differences affecting art teachers' attitudes and values.  相似文献   

15.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现况、政策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台湾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类型仍延续中等教育的双轨制,分为学术及技职两类.技职系统的高等教育(本文称为高等技职教育)涵盖有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及专科学校.近年来,台湾高等技职学校大幅扩增,引发学生素质降低及招生来源不足,且与一般大学间的分际愈趋模糊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一方面需就学校立场考虑未来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则需就台湾发展立场考虑整体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6.
台湾私立高等教育经过6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私立高等教育体系完整,办学层次上移;私立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比较健全;私立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经费来源多元化等特点。这为大陆民办高校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台湾资优教育始于1962年,到现在已有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了解台湾地区资优教育的发展概况,探讨台湾资优学生鉴别的相关规定和程序,分析其多元化的实施模式,讨论资优教育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们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是继《台湾终身学习法》、《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之后的中国第一部省会城市终身教育法规。它的诞生是从实践层面到理论层面,从政策层面到法规层面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充分体现了借鉴、承继、创新等特点,从总体上体现了权威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以来,以慕课为代表的全球在线教育蓬勃兴起。Coursera、edX等国际知名在线教育平台对在线学历学位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引领了全球在线学历学位教育的新潮流。国内以清华大学发起的"学堂在线"为依托,在在线认证证书项目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项目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与国外在线学历学位项目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文章梳理了全球在线教育的发展概况,分别介绍了国外、国内在线学历学位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国外在线学历学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促进国内在线学历学位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教育传统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这种功利取向主要表现在教育目的中的政治至上,教育内容中的实用至上,德育思想中的以德至用以及教学方法中的重考轻教。这种传统对今天的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也间接导致了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