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题目]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5天完成,丙单 独做需20天完成。现在这项工作由 甲、乙、丙三人合做来完成,因为有事 甲中间休息了几天,结果三个人6天 完成了这项工程,问甲中间休息了几天?  相似文献   

2.
[题目]甲、乙、丙三人合作完成一项工作,共得报酬1800元。三人完成这项工作的情况是:先由甲、乙合作8天完成这项工作的1/3;然后由乙、丙合作2天完成剩下的1/4;最后由甲、乙、丙三人合作5天完成了这项工作。按劳付酬,每人应得多少报酬?  相似文献   

3.
一题三思     
题目:打印一批稿件,甲单独打20天完成,乙单独打每天完成这批稿件的1/25。现在两人合作完成这批稿件的打印任务,甲中途休息了3天,乙中途也休息了若干天,这样用了15天才全部完成。从开始到结束乙工作了多少天? 解法一、由“甲中途休息了3天”,可知甲实际工作了15-3=12  相似文献   

4.
应用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归纳出一般方法,下面就整体“1”在应用题解法中的应用方面举几个例子。一、工程问题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10天,乙单独做需12天,丙单独做需要15天,甲、丙先做2天后,甲离去,丙又单独做3天后,乙也参加进来,问还需几天才能完成?【解析】把整个工作量看作“1”,故甲、乙、丙的工作效率分别为110,112,115。设还需x天才能完成,根据相等关系易得方程:(110+115)×2+115×3+(112+115)x=1二、行程问题父子在同一工厂工作,父亲从家到工厂要走30分钟,儿子走这段路只用20分钟,父亲比…  相似文献   

5.
有些应用题,先根据已知几种数量的不同情况列表,再观察表格数据把某种情况的各种数据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之相减可达到获得解及消元的目的。例1 一件工作,甲做了5小时以后由乙来做,3小时可以完成;乙做9小时后由甲来做,也是3小时可以完成。那么甲做1小时后由乙来做,多少小时可以完成? 解:列表扩倍相减如下从表中可知,甲做1小时后由乙来做,15小时可以完成。例2 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购买甲3件,乙7件,丙1件共花3.15元;如果购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花4.20元。现有人购得甲、乙、丙各1件,他共花多少元? 解:列表扩倍相减如下:  相似文献   

6.
工程问题是指研究有关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它包括整数工程问题和分数工程问题两种.我们这里研究的是后一种.作为分数应用题的工程问题,其解答方法与整数工程问题基本相同,只不过往往需把工作总量看作“1”.但有些分数工程问题数量关系不明显,必须用特殊的思路来解答.下面略举几例:例1 一件工程,甲独做12天完成,乙独做4天完成.若甲先做若干天后,由乙接着单独做余下的工程,直至完成全部工程,这样前后一共用了6天.甲先做了几天?分析:本题可采用假设法来解答.假设前后一共用的这6天全由乙做,则乙完成的工作量为,(1/4)×6=3/2,这样比工作总量多了(3/2)-1=(1/2).这是由于把这6天中甲做的算作乙做的.现在以甲代替乙1天,工作量可减少(1/4)-(1/12)=(1/6),故甲必须代替乙(1/2)÷(1/6)=3(天),即甲先做了3天.  相似文献   

7.
有些题目从所给的条件来分析,很难找出明显的数量关系.但是,如果运用假设思想,根据题目特点,选定适当的突破口,进行合理的假设,常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一、假设“静”例1、一项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2天完成,丙独做15天完成.现在3人合做,甲中途因病休息几天,结果6天才完成.甲休息了几天?  相似文献   

8.
某书第八十九页例154题目及解答是: 一件工程,甲、乙、丙独作分别需用10天、15天、20天,三人合作数日后,甲调做其它工作,由乙、丙继续工作6日完成,问甲参加几天工作?  相似文献   

9.
分配修建费     
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共同承担了一条公路的修建任务,共得修建费26万元。三个队的工作效率相同,甲、乙两队的工作量之比为3∶2,乙、丙两队的工作量之比为4∶3。现在按三个队的工作量分配修建费,每队各得多少万元?  相似文献   

10.
工程问题是初中代数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 ,几乎采取了同一种模式 ,即甲完成的工作量与乙完成的工作量之和等于全部工作量。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不利其数学素质的提高 ,现提出一类工程问题的另一种统一解法 ,供参考。在教学及训练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例 1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比预定工期提前 2天完成 ,乙单独做比预定工期推迟 3天完成。若甲乙合做2天 ,余下工程由乙去做则刚好在预定工期内完成。求预定工期。分析 该问题是初中分式方程的应用 ,常规解法为 : 设预定工期为x天 ,得出方程2 (1x -2 1x 3 ) x -2x 3…  相似文献   

11.
甲、乙、丙3个人的钱数各不相同。甲的钱最多,他拿出一些钱给乙和丙,使乙和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2倍,结果乙的钱最多。接着,乙拿出一些钱给甲和丙,使甲和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2倍,结果丙的钱最多。最后,丙拿出一些钱给甲  相似文献   

12.
[题目]一项工程,甲、乙两队一起做12天能完成,乙、丙两队一起做15天能完成,甲、丙两队一起做20天能完成。由甲队单独做几天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3.
再加一次     
[题目]某项工程如果由甲、乙、丙三队合作需要12天可以完成;如果由甲、丙、戊三队合作需要7天可以完成;如果由乙、丁、戊三队合作需要8天可以完成;如果由甲、丙、丁三队合作需要14天可以完成。如果由甲、乙、丙、丁、戊五个小队合作,需要多少关可以完成?  相似文献   

14.
题目:一项工作,由甲独做要用10天,由乙单独做要用15天,如果甲先做4天,余下的由乙独做,乙还要做几天才能完成? 解法一:这类问题一般解法的思路是:余下的由乙独做,所需的时间=余下的工作量÷乙的工作效率。把这项工作的总量看作“1”,甲每天可完成总量的1/10,乙每天可完成总量的1/15,甲先做4天,可  相似文献   

15.
解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个数学教师必须掌握解题教学的科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下面例谈解题方法选择的一点肤浅体会。   例 1:某工程若由甲、乙、丙单独完成分别需要 10天、 15天、 30天,由甲、乙两队合作, 6天完成,厂家需付甲、乙两队共 8700元;乙、丙两队合作 10天完成,厂家需付乙、丙两队 8500元;甲、丙两队合作 5天完成全部工程,厂家需付甲、丙两队共 5000元。若工期要求不超过 15天完成全部工程,问怎样安排完成此项工程花钱最少 ?请说明理由。   注:此题学生一接触,好像有不少思路,但对每…  相似文献   

16.
我县今年小学六年级升学考试中出现一道工程应用题:一项工程,甲做3天,乙做7天,可以完成1/2;甲做7天,乙做3天,可以完成1/3。甲乙合做需几天完成?对于这道题.大多数人认同的解题思路是:“把甲做3天,乙做7天及甲做7天,  相似文献   

17.
下面是一个常见而又新颖的工程应用题 .例 一项工程 ,甲队独做需 1 0天完成 ,乙队独做需 8天完成 ,丙队独做需 1 5天完成 .现按甲、乙、丙 ,甲、乙、丙 ,……的次序由 3个队轮流各做 1天 .( 1 )按此顺序完成这项任务共需要多少天 ?( 2 )仍是这 3个队轮流各做 1天 ,请你调整轮流次序 ,使完成任务所需天数最少 ,求出最少的天数并写出轮流的次序 .解  ( 1 )设这 3个队合做需x天完成 ,依题意得 :11 0 +18+11 5 x =1 ,解得x=3 37.因为 3 <3 37<4,所以 3个队每个队必须先各做 3天 .3个队各做 3天完成的任务是 3×11 0 +18+11 5 =78,剩余的任务 (…  相似文献   

18.
在暑假作业中,程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题: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8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10小时完成。现在先由甲、丙合做3小时,再由乙单独做6小时,可完成这件工作的几分之几?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合做的时间,题目中已知条件既没有告诉甲、丙的工作效率之和,也没有告诉乙、丙的工作效率之和。此题真不知如何下手。程老师启发我们,要善于将题中的条件进行转化,使它变成我们所需要的条件。根据程老师的提示,我终于得出这道题的解法:“把先由甲、丙合做3小时,再由乙单独做6小时”转化为与之等价的条件“先由甲、丙合…  相似文献   

19.
华青 《良师》2004,(24)
工程问题属于分数应用题,人们习惯于把工作总量假设为单位“1”。其实还可以设别的量为单位“1”,这样去解题也是较容易的。例一项工程,甲独作10天完成,乙独作15天完成。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解法一: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合作天数为1÷(110+115)=6(天)。(这是一般解法)解法二:设甲的工作量为单位“1”,先根据工作总量的比和时间的比成反比,求出乙的工作量是甲的几分之几?10÷15=23,就是说,合作时甲承担的工作量为“1”,乙承担的工作量为23,那么,甲10天完成的工作量对应的分率为1+23=123,于是便得出合作时间为10÷123=6(天)。(合作时,甲完成单…  相似文献   

20.
捐款     
李含涵  郑乾图 《数学小灵通》2011,(9):F0004-F0004,34
在一次为贫困残疾者捐款的着动中.有四位捐款者表现突出。乙捐款的数目为甲的2倍:丙捐款的数目为乙的3倍:丁捐款的数目为丙的4倍:四人其捐款132万元。请问甲捐了多少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