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杰  周游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1):47-48,60
采用心理测量法,对我国28名少年优秀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和11名成年优秀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和竞赛状态焦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成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竞赛状态焦虑都高于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但无显著差异;在性别的比较上,认知特质焦虑、竞赛状态焦虑无显著差异。在认知特质焦虑、竞赛状态焦虑的相关分析上,优秀成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竞赛状态焦虑呈负相关,无显著意义;而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竞赛状态焦虑呈正相关,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掌纹试验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篮球少年甲组运动员进行皮纹测试,研究了少年甲组篮球运动员的掌纹特征。结果表明: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掌纹特征呈规律性分布;少年甲组篮球运动员的通贯掌纹出现率、屈肌线短和指三叉缺失均低于普通人群;Atd角小于其他项目的人群。  相似文献   

3.
以参加2005年全国聋人篮球锦标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运动心理学家Martens(1990)编制、祝蓓里教授修订(1994)的“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简称CSAI-2问卷)为测试工具。结果表明:聋入篮球运动员的躯体状态焦虑在性别、文化程度上的主效应差异显著,性别与文化程度的交互作用差异也显著;在状态自信心上,性别主效应差异显著;不同运动成绩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之问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李江红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1):55-57,60
通过采用量表测试法、文献资料法和实验观察法等对中国CUBA运动员与篮球专项学生焦虑和气质类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是CUBA运动员与篮球专项学生的赛前状态焦虑具有位置差异,中锋高于前锋、后卫;前锋、后卫间没有差异;而特质焦虑各个位置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CUBA运动员和篮球专项学生的气质特征影响其特质焦虑和赛前状态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5.
论少年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年篮球运动员正处于打基础阶段,如何有效地培养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将制约着他们未来的发展空间。通过训练实践,总结出培养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四个途径,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比赛过程焦虑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运动员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的关系,并研究了少年男排队员的情绪激活水平与技、战术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客观地掌握最佳情绪激活范围,为比赛和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少年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形成和培养,涉及到心理、生理和训练手段等多方面的因素,深入认识和理解与球感相关的诸多要素,准确地掌握少年篮球运动员球感形成和培养的内在规律,科学地把握球感训练中的关键环节,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少年篮球运动员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为他们日后篮球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篮球     
G841.142 9701978对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左心室形态及机能变化的初步探讨[刊,中,A]/练碧贞,张冰,胡晓飞//体育科学.-1996.-16(1).-73(SML)篮球//男子//少年//心脏//左心室//形态//机能//训练效果//分析G841.148 9701979甲级联赛部分篮球运动员焦虑问题的研究[刊,  相似文献   

9.
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力量素质是少年篮球运动员全面身体素质发展的基础。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应充分考虑到其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力量素质训练的规律,并结合篮球专项运动的特点.制定出有效的训练计划,发展提高力量素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少年篮球运动员比赛中跑动距离的探讨●王晓成篮球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必须跑得快,跳得高,有力量,有速度耐力,才能在激烈的比赛中自如地运用高难度的快速技术和战术。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教学训练工作,是我国培育未来优秀运动员的重要一环。如何掌握少年篮球运动员在...  相似文献   

11.
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焦虑情绪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焦虑情绪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焦虑水平,比成年运动员高;不同训练水平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其焦虑特质水平和临赛焦虑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这对其能否成为优秀运动员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初级篮球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少年运动员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促进队员间的团队合作,倡导公平比赛的理念,发展运动员的基本篮球技能.教会少年运动员正确的投篮技术至关重要,考虑到少年运动员的身高和力量,刚开始学习投篮,应使用小一点的篮球和低一点的球篮.  相似文献   

13.
研究对象:参加全国少年篮球比赛和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的502名少年运动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专家访问法、捺取指纹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与分析1.我国优秀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皮纹特征(1)各型指纹分布:少年篮球运动员指纹以箕型纹(L)最多,斗型纹(W)次之,弓型纹(A)最少。篮球运动员双箕斗的出现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高达40.94%的少年篮球运动员具有双箕斗。在诸种纹型中以双箕斗的结构最为复杂,研究认为它与人的智力高低、体质强弱、运动能力的优劣等有密切关系。(2)总指嵴线数(TFRC):统计表明我国优秀少年篮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篮球作为一项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能够灵活地运用综合性各项技战术,这就是意识,也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它是运动员长期的篮球学习、训练和比赛中逐渐培养和提高的精髓。因此,有必要加强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高大篮球运动员与世界强队高大运动员相比有较大差距的现状,对我国少年高大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及其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南北区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体前屈、立定跳远和3/4场冲刺跑3项身体素质指标中,北区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优于南区.而在1 min仰卧起坐、单脚助跑摸高、双摇跳绳、肩回环、15m×13折返跑3项身体素质指标中,南区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优于北区.南区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在全场综合运球上篮、5步后退投篮、全场攻防模拟3项指标中均高于北区,而在限制区滑步这一项中,北区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优于南区.  相似文献   

17.
采用心理测量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用积极自我暗示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在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维度上差异显著,实验班与对照班除身体状况维度外在身体自我价值感主量表、运动能力、身体素质、身体吸引力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运动成绩优于对照班且差异显著。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用积极自我暗示语能降低竞赛状态焦虑、提升身体自尊,并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特征,采用"表象训练"、"注意集中"、"自我谈话"心理训练方法,来提高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2009年全国U15少年女子篮球比赛12支省地代表队参赛运动员为样本,对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身体形态与基本技术进行测试和评价,了解我国现今女子篮球后备运动员的大致状况,比较各支代表队在相关测试指标上的差距,分析结果可供制定我国女子篮球发展战略,为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选材和制定选材方法及训练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应对自我效能对其赛前焦虑和心理疲劳的影响,采用应对自我效能问卷、赛前焦虑问卷和心理疲劳问卷对243名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应对自我效能对其赛前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果;(2)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应对自我效能对其心理疲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果。因此,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应掌握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其应对自我效能,进而降低其焦虑程度和心理疲劳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