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微博客在中国的发展;其次分析国外和国内微博客在图书馆中的使用现状,并结合微博客的特点探讨其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微博客的高职教育辅助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微博客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微博客以其简单易用、方便快捷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势必跟论坛和IM一样,成为网站的标准配备.把微博客的技术引入到高职教育辅助教学中,利用微博客构建网络虚拟课室、学生研究性和协作性的学习平台以及学科学习平台,将推动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基于微博客的高职教育辅助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微博客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微博客以其简单易用、方便快捷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势必跟论坛和IM一样,成为网站的标准配备。把微博客的技术引入到高职教育辅助教学中,利用微博客构建网络虚拟课室、学生研究性和协作性的学习平台以及学科学习平台,将推动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远程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新形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运用于远程教育已经是一种必然,而微博客的及时信息交流及移动性学习场所适应了远程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微博客在远程教育中的运用,认为微博客将极大的推进远程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闫欢  王确 《中国电化教育》2012,(8):12-15,21
微博客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其普及速度及所引发的社会影响为学界所关注。已有研究多体现为基于实证数据获取微博客的传播特性、对微博客的业态和发展策略的探讨以及微博客新闻与传统新闻互动的讨论等方面,上述研究取向难免使得有关微博客文化的研究与已有媒介文化的研究出现断层,仿佛微博客只是空穴来风的现象而缺乏具有理论脉络的探讨。本文试图从三种媒介文化与社会关系的经典理论路径出发,对微博客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加以理论阐释。其一,从杜威出于哲学思想的传播观看来,微博客是主体间性的自主行为,是人社会化的方式和手段,微博客传播的本质是参与,是参与一个共同的世界;其二,从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视角看,微博客营造一种新的媒介生态,是一种有"偏向"的媒介形态,微博主素养是一项教育命题;其三,威廉斯的文化社会学理论为理解微博客与社会关系提供了整体社会要素模式,微博客是商业模式运作下的媒介形态传播,微博主个人责任发展为公众社会责任,方能有效避免错误,抓住新机会。不同的理论路径所诠释的仅是微博客与社会关系的特定问题,对于微博客这一"传播"变量下的社会文化审视,多元的讨论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Twitter,向教育“推”来了什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芹妹  孟琦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0):107-110
文章由新闻引入话题,微博客在慢慢渗透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接着对微博客以及国外最流行微博客Twitter进行了介绍,列出在国内可以利用的微博客,阐述了Twitter的重要性。然后根据Twitter的特征探讨了微博客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和一线教师的具体应用方法,最后列出几个已经尝试的典型实例,期待微博客带给教育更广的天地。  相似文献   

7.
微博客是Web2.0的新发展。本文探讨了微博客在远程教育中作为电子学习笔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搭建微博笔记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博客的信息传播模式及其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客由于其简单、快速、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赢得了许多用户的青睐,其影响力在现代社会日益得到彰显。微博客快速发展背后是,数量巨大的用户群体的推动。作为依靠用户产生内容的媒介形式其信息的传播影响力主要体现在用户扩散模式和信息传播模式上。虽然微博客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但在实际的发展中面对阻力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汉末建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学进入了一个自觉时期,形成了盛极一时的建安风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本文拟对建安时期的文学嬗变作一宏观考察,从建安文学创作主体,创作形式,创作风格,创作精神的角度分析建安文学的特点,试图再现建安文学发展的部分风貌。  相似文献   

10.
微博客及其教育应用探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微博客是Web2.0的最新技术应用形式。根据其特点本文分析了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客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和潜力,并通过国外开展的一些微博客教育应用实践,探讨了将微博客引入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应用范畴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笔者就此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学发展前景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学术界众说纷纭,本文从语言题材,表现方式,技术手段,创作水平四个方面批驳了对网络文学发展前景持否定态度的观点,认为网络文学是一种全新的文学类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必要性,因此网络文学发展前景光明而广阔。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学并非偶然的文学现象,也并非主观愿望可以任意取舍的文学形态。新媒体技术催生了网络文学,而网络文学也必将随着新媒体——网络、手机、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网络文学从当初的“星星之火”演变为今天的“燎原大火”,以亿万读者争相阅读和互动参与的文学事实,堂而皇之地进入新世纪中国文学谱系,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一支强而有力的新军,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必然。从网络文学创作的特点和规律入手,对网络文学的发展环境、发展轨迹作系统梳理和全面阐述,辨析网络文学的未来走向,进一步明确网络文学健康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这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网络的崛起,城市文学出现了新的变化,逐渐走出长期以来的弱势格局,并初步形成了“他者化”的城市书写、以新生代作家为主的迷乱城市书写、以“80后”为代表的青涩城市书写以及网络文学中的世俗狂欢式的城市书写这一基本格局,本文试图逼近这一新的城市文学地图。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学是电脑网络与传统文学碰撞的产物,是新世纪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网络文学分为:纯文学、白开水文学、创作文学等几类;其表现手法有短句、互动、模仿、剪贴、角色扮演、乱弹等:其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网络文学为传统文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影响和冲击了当代文学。将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日前,对网络文学进行影视化改编已经成为国内文化界的一股热潮,在影视剧改编领域,网络文学已经构成对传统文学的挑战,这与二者的创作动机、文本特质、功能价值以及版权自主性等因素息息相关。但是“文学性”的缺失也成为制约网络文学影视化发展的隐患。由此可以探讨提升其“文学性”的相关策略,包括坚守创作中的文学性和独特性立场、搭建网络文学影视化的沟通平台和渠道、实行独立的版权经纪人制等。  相似文献   

16.
网络学的发展,从化创作层面来讲,主要引起了三个变化,一是学的多媒体艺术表达,二是创作主体的虚位和分散,三是作、读实现了平等自由的对话,这些变化给传统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从我国网络学的现状看,网络学的进一步发展应该建立自己独立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诗歌成为一种真正"零距离"的文学样式。新世纪十余年来,人们渐渐从创作、接受和传播等文学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中认识网络诗歌,及其存在的审美悖论。"距离"对于文学生产消费有着重要意义,网络诗歌的建设性发展应该从对"距离"消亡的警惕开始,葆存诗歌的诗意审美。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影响,从积极方面说,信息的数字化改变了文学的存在方式与活动方式;键盘敲击代替执笔书写改变了创作主体的思维模式;网络世界拓展了文学题材的表现范围;文本表达的丰富多样打破了文学类型之问的界限;网络的开放性有利于促进文学的创作与交流。从消极方面讲,浅俗化写作削平了文字的意义深度;具象化写作堵塞了文学的想象空间;传播空间的拓展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纸墨文学的出版发行市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当代传媒技术的快速进步,逐渐由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兹从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和网络发展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探讨当代文学为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发展应做出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中的文学与过去时期的文学,在发展形态上的最大不同,是在创作与批评的主线之外,又以论争纷出,事件频仍的方式,添加了诸多让入眼花缭乱的副线。如果说,80年代的文学演进是以政治浪潮为主导,90年代的文学演进是以经济浪潮为主导的话,那么,新世纪文学则是包含了政治,也包含了经济,还包含了以前所没有的媒介、网络、信息等多向主因的合力推导的文学演进。经由80年代、90年代的不断演进与剧烈变异,新世纪文学已经逐步呈现出一种“三分天下”的新的格局,即以文学期刊为主导的传统型文学,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市场化文学(或大众文学),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或网络文学)。其特点可以概括为“繁盛性”、“新异性”与“外延性”。面对新世纪新的文学现状,我们都需要在导向、观念、批评与教育等几个方面,作出切实的调整与有效的增强,以便适应新的情况,应对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