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在DEA方法已被较多地应用于金融投资、技术创新等领域的绩效评价之中。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遇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当多个决策单元都为DEA有效时,如何进行进一步地测度与排序;二是以往我们在应用DEA方法时,比较关注的是测算各决策单元的总体效率和技术有效性等问题,但很少对影响决策单元效率值的相关环境因素进行考察。为此,本文引入了超效率模型与Tobit模型,对DEA的有关应用与扩展问题进行了论证,并以上海中外联合实验室的绩效评价为例,展开了相应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中小型乡镇企业绩效评价的DEA模型(C2R)及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DEA有效性分析,对乡镇企业绩效进行效率衡量,并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投影改进,找出更有效的投入产出量,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投入产出量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企业提高效率提供了数据借鉴。  相似文献   

3.
群组决策DEA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锥比率DEA模型并没有给出应该如何选取约束锥的区间,本文通过群组决策的方法,以Multiplier-C^2R模型为例,确定锥比率的合理取值范围。并且,通过对相应参数的调整,决策者可以控制有效单元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区间DEA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周黔  王应明 《预测》2001,20(1):78-80
现实世界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本文应用灰色线性规划,对传统C^2R模型进行变换,得出IC^2R(Interval C^2R)模型。同时,应用区间线性规划的最新成果,得出另一种区间DEA模型。此两种模型拓展了DEA的应用范围,使DEA模型可处理要素含区间数的决策单元。  相似文献   

5.
邢会歌  王卓甫 《科研管理》2010,31(3):143-148
摘要:针对DEA评价与排序时单独采用相对最优效率模型与相对最差效率模型,存在丢失重要信息的不足,引入DEA模型区间效率的概念,把两种评价模型有机结合,可实现对决策单元更合理的评价与排序。进一步改进了DEA区间效率模型,并对其计算效果进行分析,找出了计算决策单元区间效率的合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决策者的偏好系数β来计算区间效率的评价指标,分析得出当0≤β≤05时采用相对最差效率模型,05≤β≤1时采用相对最优效率模型来计算区间效率这一结论。通过具体的数值算例,对决策者偏好不同的情况下决策单元区间效率的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和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DEA区间效率模型对决策单元排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DEA的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西部7省(区)1市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并得出基于DEA值的排序结果;通过计算非DEA有效单元的影子价格,给出最佳改进策略,从而为全面提升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超效率模型和BCC模型,对于我国通信服务业其中的17家上市公司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较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首先利用DEA超效率模型对于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了排序,其次利用BCC模型对于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了投影分析,并最后提出了进行有效性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具有独立子系统的决策单元DEA排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非等比例缩减或扩展的思想,建立了输入型及输出型非径向C2GS2两阶段DEA模型,对具有独立子系统的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及排序。本文方法克服了以往排序时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同时体现了DEA的最优性。最后的数值算例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C2R模型的高技术行业科技活动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C2R模型对高技术行业科技活动的绩效进行评价,这不仅有利于我们从中了解各高技术行业科技活动绩效的相对效率,而且为非DEA有效行业进行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评价决策单元DEA有效的两阶段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任民  王烈 《预测》2003,22(6):75-77
传统的DEA模型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将决策单元分为有效和非有效两大类,不仅无法对决策单元有效性进行排序,而且也无法获得与决策单元有关的管理信息。本文提出评价决策单元DEA有效的两阶段法,不仅解决了对所有决策单元的排序问题,而且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解决了如何调整投入产出水平使之达到相对有效的有关管理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1.
程大友  冯英浚 《预测》2008,27(3):55-6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DEA的企业效率评价方法,将决策单元的复杂生产过程分为前后相续的两个子过程,在考虑子过程之间关联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两阶段关联DEA效率评价模型,进行企业效率分解和评价。关联DEA模型克服了传统的独立DEA模型的缺点,可为决策单元改进绩效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以21家财产保险公司为样本的实证分析指出了非有效公司效率低下的原因和需要改进的领域。实证结果表明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在营销方面比外资公司较有效率,但盈利能力效率低于外资财产保险公司。根据效率评价结果本文构建了一个效率矩阵,将样本财产保险公司分为四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司提出了相应的绩效改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和SOM的数字图书馆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数字图书馆评价模型研究中,权重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本文提出的基于DEA和SOM的数字图书馆评价模型,利用DEA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个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值,再利用SOM模型对样本值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得到数字化图书馆的评价分类结果。该模型极其有效地避免了评价中权重确定的主观因素,因此评价结果客观性和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基于群决策DEA的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不同偏好序和效用值进行一致化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算术平均法集结各决策者的偏好为群的偏好,得到群决策的主观权重,通过乘法算子集结主观权重和C2R模型计算的客观权重,从而建立带有偏好约束的群决策DEA模型(G-DEA),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产出效果进行了评价,避免了有效单元过多而无法区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利用DEA对科研机构规模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溦  黄敏  刘文斌 《科研管理》2006,27(4):20-25,19
利润最大化是生产经营性企业的追求目标。对于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科研单位等非赢利性机构而言,虽然利润最大化不是其追求目标,但由于规模效益问题涉及资源配置,资源使用效率等问题,所以至关重要。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是基于经济学概念上发展起来的非参数定量分析方法,可以提供决策单元规模效益变化的信息,因此可以用来对非赢利性公共部门或科研机构的分析。我们改进了标准DEA模型以克服其某些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又与评估者的评估策略和价值导向相结合。作为应用实例,我们对某科研机构的34个研究组的规模效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已有的动态DEA的研究基础上考虑到各决策单元内部的差异性,结合灰色关联度测权重的方法,推演出包含多个并联决策单元的复杂系统的灰色动态DEA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中国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类型的装备制造业进行度量,"十二五"期间,所有的灰色动态DEA有效指数都大于0,意味着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效率没有达到最优;在所有类型的装备制造业中,东部地区的效率值要低于其他经济区域;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效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测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政府科技投入的总效率、使用效率及其改善导向的影子价格等指标构成的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测度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测度财政科技投入产出全效率模型,较好地克服了现有DEA方法只考虑总体效率,忽视在不同决策单元作为约束条件下进行优化时信息的不足,更为全面地反映各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效率.以上海市不同行业的企业政府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实际评价,结果显示全效率与总体效率的排序差异较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