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关键是将学生已学过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迁移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算上来。书本(五年制第四册第10页)的准备题。正是解决这一联系的极好的内容。为此,我非常重视这一准备题的教学。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已知一个数与它的百分之几的和(或差)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第九册第四章第三节77页例7、练习二十二7—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与它的百分之几的和(或差)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3.
比几倍多(少)几求和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渗透性的综合应用题。教好这类应用题,教师可安排以下的教学层次。 1.抓好基础。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几倍求和的应用题,是教学“比几倍多(少)几求和应用题”的基础。教学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复习好这一基础知识,可设计下面两题让他们作回顾练习:  相似文献   

4.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学设计□礼县实验小学田巧云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50页例8。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2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3初步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的解题特点;4学...  相似文献   

5.
例4(义教小学数学第九册Pl_(22))是稍复杂的相差关系的应用题,即“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求这个数”相应的逆向思考应用题。用列方程解答可化逆为顺,思路较顺,体现了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优越性。教学时,可以学生原有的相差关系为认知原型,通过比较、诱导、启发,促使认知技能的迁移,帮助学生准确地找出等量关系,巧列方程。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要根据运算意义确定算法──按新教材要求“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附教案)广西教育学院卢淑春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图,是该册安排的几种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之一。教材采用根据运算意义确定算法解答简单应...  相似文献   

7.
巧画线段图     
小学数学第五册在继第三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之后,编排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虽然这三种应用题数量关系相同,但后者需要逆向思考,学生往往会感到有一定困难。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就成为教师首选的辅助手段之一。但是,如果按照通常画线段图的方法,先画出表示条件的线段,再画出或找出表示问题的线段,仍然摆脱不了逆向思考带来的困扰。因此对这种应用题的教学,在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时,往往会消耗大量时间。下面…  相似文献   

8.
在对比中揭示数量关系昆明市五华区红旗小学范淑敏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二单元“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建立了“倍”的概念,学习了前两类倍数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要注意把新知识置...  相似文献   

9.
问题1.初级中学课本《代数》第一册第123页上,对于方程同解原理1,有如下叙述: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原理所述“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是否会给学生以这样的感觉:“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与“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是同一种情况,即数与整式是两回事?问题2.职业高级中学课本《数学》(理工类)上册第274页习题十七第七题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使用教材: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人教社)。教学内容: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课本第24页例8,练习八的第1—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相似文献   

11.
统编六年制第五册第99页“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进一步了解“多几求和”“几倍求和”“几倍求差”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关键,能熟练地解题。复习过程可按以下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2.
生乙:李老师:x2x337教学内容《辽宁省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113~11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2.通过学习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教学难点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呈现信息,提出问题1.师:谁愿意把你的年龄告诉大家?(板书:生甲今年12岁)请和他一样大的同学举手,有没有比他大…  相似文献   

13.
王碧琴 《辅导员》2013,(13):41-42
“倍比”关系的应用题,即几倍多几或几倍少几的应用题,此类应用题在小学低段常常是大数是小数的几倍问题,用算术方法并不难理解。然而进入五年级后,尤其是学习简易方程之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一章以例题的形式出现了“倍比”关系的应用题、而六年级的分数应用题、  相似文献   

14.
教学通用五年制十册55面总复习第10(2)题时,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如下。先出示题目:“列出方程,并求方程的解:75.4减去x等于27.4。”教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向学生发问:“谁能列出这个方程?”一个学生答道:“这个方程是27.4 x=75.4。”教师对此不予理睬,又让另一学生答道:“这个方程足75.4=x 27.4。”教师仍不予理睬,并产生了急躁情绪,对学生不无责备地问道:“题意这么明显,就不能按题意线索列出方程?”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学生往往凭经验解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学生的自我感觉很好.为了不让学生的经验主义作祟,我特意在课堂上运用了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下面结合第四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谈一点教学体会。第四册从第42页起,在练习中相继编排了一部分逆向题。这些逆向题,既可打破见“多”则加、见“少”则减的思维定势,促使学生认真审题和全面分析数量关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但由于低年级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P_(135)页第9题“小华的作业中有一道题:‘甲数是乙数的3倍,乙数比甲数少8。甲乙两数各是多少?’哥哥看见了,列出下面几个方程: x-x÷3=8 (x 8)÷x=3 x÷(x-8)=3  相似文献   

18.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正叙的;一种是反叙的。虽然小学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解答常见的加减应用题,但在解答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往往把它同正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相混淆,机械地见到“多几”就用加法,见到“少几”就用减法。为了防止学生如此错误地理解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课例简析】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简单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上编排的,即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几倍多(少)几的应用题。这部分内容的导学,重点要放在寻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上,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8页例6,完成第48页“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二十七中的第4—10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正确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掌握本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