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与专项成绩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 8名男子跳高运动员进行了专项成绩和身体素质测验 ,同时测试了运动员下肢髋、膝、踝 3个关节的等速屈伸肌力。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下肢力量水平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髋关节屈伸肌力矩、膝关节伸肌力矩、踝关节跖屈肌力矩与跳高专项成绩相关。  相似文献   

2.
跳高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项目,体能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跳高运动员专项成绩的发展水平。文章对山西省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体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青少年女子跳高运动员的下肢比例均值低于标准,但无显著差异;男子的身高、克托莱指数、下肢比例、踝围比跟腱和大小腿比例和女子其余四项均值都达到了选材的标准;山西省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心功指数较差;山西省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较为全面,但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相对较差。如何把专项速度和专项力量科学的结合起来成为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提高专项成绩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男子跳高运动员下肢肌力特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对男子跳高一、二级运动员下肢肌力的测试分析,发现两者表现出以下肌力特征:一级运动员踝关节向心肌肉力量训练效果不佳;一级运动员的两腿膝关节和踝关节伸肌离心肌力矩显著大于二级运动员;与向心肌力相比,一级运动员更具有膝、踝两关节离心肌力的优势。建议在训练中,不仅要提高运动员下肢的蹬伸力量,更要增强下肢的退让性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4.
跳高是典型的跑跳结合项目,所以也可以说跳高是力量和速度相结合的项目。由于跳高运动员要在高速助跑的情况下完成起跳,从而把水平速度转化成竖直腾起的速度,下肢肌要完成高度的“拉长一收缩”,承受600~800kg的冲击力,所以运动员的下肢肌退让工作能力尤为重要。近年来,科学界运用多种生物力学、运动学手段对跳跃项目运动员的退让工作能力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踏跳的实质。本文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及跳高力量训练原则结合现代跳高的发展特点,对跳高运动员下肢肌退让工作能力进行评述,对提高运动员退让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负重超等长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下肢力量的影响,包括下肢最大肌力(MVC)、起跳速度、下肢爆发力、发力率(RFD)、纵跳高度等.结果显示:负重超等长训练能有效发展篮球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提高起跳速度及腾空高度,改善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提升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6.
对跳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灰关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对跳高运动员的各项素质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专项素质、下肢爆发力、力量素质是影响跳高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以及速度素质差、速度利用率低是造成我国男女跳高水平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运用摄像解析及等动肌肉力量测试的方法,对天津蹦床队6名健将级蹦床运动员的网上空跳高度、无任何上肢运动的空跳高度及肩关节肌群力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旨在研究蹦床运动员肩关节力量与网上跳跃高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蹦床网上运动员在起跳的过程中手臂由上举的状态快速落下到生理解剖位的动作是有利于运动员增加跳跃高度的;排除下肢力量与网性的情况下,蹦床网上运动员肩关节力量与网上跳跃高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德国ISOMED 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冠军宫金杰下肢髋、膝、踝三关节、屈伸两过程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肌肉耐力进行测试与分析,以此了解女子场地自行车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的效果,旨在为我国女子场地自行车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宫金杰髋、膝、踝等速肌力测试结果与其他自行车运动员对比存在差异,宫金杰右髋、左膝、左踝等速肌力数据表现出更合理的肌力特征;三关节的肌肉耐力较差;关节发力角度不在专项角度内。结论:宫金杰下肢三关节屈曲肌群、左髋及右膝伸展肌群、右踝跖屈肌群为薄弱肌群;肌肉耐力较差导致后程降速明显;关节发力角度与场地自行车专项技术动作角度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9.
跳高运动员力量训练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力量素质是跳高运动员的重要素质之一,力量素质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技术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本文运用了大量资料分析论证了力量素质对跳高成绩的作用,结合世界和我国力量训练的发展和趋势,提出了我国跳高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和训练设计。  相似文献   

10.
怎样发展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专门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高技术虽然和其它跳跃项目一样,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几个部分组成。但跳高与其它跳跃项目相比,对助跑水平速度的要求相对没有那么高,而对起跳垂直速度的要求却远远大于其它跳跃项目。所以,跳高运动员的专门力量训练,要围绕着如何提高运动员的支撑缓冲能力,以及在瞬间发挥出尽可能大的力量来进行。因此,我们应该致力于发展运动员的支撑力量和快速力量。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在跳高运动员的专门力量训练过程中,应该从发展运动员的一般支撑力量到专项支撑力量;一般快速力量到专项快速力量来设计训练计划。一、发展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从技术和身体条件两方面对我国男排大力跳发球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力跳发球技术的熟练程度与运动员身体的充实度是影响我国男排发球速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建议:我国男排的发球技术要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选择行之有效的力量训练方法,增进肌肉体积、提高肌肉力量;配合营养补剂增加运动员的身体充实度。  相似文献   

12.
高水平女子撑竿跳运动员的大周期力量训练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山  谢慧松  周铁民 《体育学刊》2006,13(6):107-110
对我国2名国家队高水平女子撑竿跳运动员一个参赛周期的力量训练分期进行研究。结果认为:(1)根据撑竿跳运动专项力量构成特点,一个参赛周期的力量训练可沿基础性全身力量训练、原动肌肉体积适度增加训练、原动肌肉最大力量提高训练、专项爆发力提高训练、最大力量与专项爆发力保持训练途径进行阶段性复合训练;(2)分期式力量训练不仅有助于专项力量的转化与提高,而且可以保证竞赛期专项力量在比赛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个案研究发现,2名国家队高水平女子撑竿跳运动员经过系统性力量分期训练,在各项最大力量(负重半蹲、上斜卧推、肩上推举、硬拉、腿弯举、提踵)与专项力量指标(下肢无氧功率自行车测试、助跑5级跨跳远、跳远)上较上一训练周期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并促进了专项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04-2012年间参加奥运会、世锦赛男女跳高、跳远、三级跳、撑杆跳八个单项的前三名共126名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及其年龄特征进行统计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形成这一特征的因素,为田径体能跳跃类项目的选材与训练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在这四个项目中,跳远男女运动员的年龄与竞赛成绩成正相关;三级跳和撑杆跳男女运动员的年龄与竞赛成绩成负相关;跳高项目男子运动员竞赛成绩与年龄成正相关,女子运动员成负相关。因此,运动训练中应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项目、不同性别,合理地进行运动员选材、安排训练计划与人才培养,进行符合运动员自身年龄阶段特征的训练,不断挖掘其运动潜质,提高运动员竞技成绩。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美国产Power plate pros5TM振动训练器,对武术套路专业学生进行振动训练,经过十周系统的训练测试振动训练对其柔韧性,下肢力量以及难度动作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振动训练后武术套路运动员竖叉横叉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下肢柔韧性得到了增强;振动训练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立定跳远无显著性影响,对纵跳高度存在显著性影响;振动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从而提高武术套路整体演练水平,优化了传统力量训练,是对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尝试对中国几名优秀高水平运动员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中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大赛成绩都相对不稳定,竞赛能力也相对于平时训练较低,所表现出的整体综合素质较国外优秀运动员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中国远跳类项目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较为充足,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较高,训练计划和体制比较完善。为跳远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水平运动员进行跳高、跳远和三级跳远的技术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相同项目运动时跳高组和跳远组的能量代谢显著大于一般组(P<0.05),这一差异与踏跳的瞬间用力有关,后者对腾空时间和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从心率、氧债和MET值来看跳跃运动是属于中高强度以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7.
超等长训练适宜于跳跃专项少年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对提高跳跃成绩效果显著,超等长训练对提高肌肉超等长收缩能力的作用显著,高于传统力量训练方法,尤其是跳跃专项少年运动员应积极进行超等长训练。  相似文献   

18.
运用IsoMed2000型肌力测试系统,选择60°/s和240°/s,对23名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健将级9名为A组,国家一级14名为B组)支撑腿和进攻腿髋、膝、踝屈伸肌群各项等速肌力指标进行测量。探讨优秀散打运动员支撑腿和进攻腿髋、膝、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分析两腿的肌力差异,判断肌力平衡、关节稳定,运动员等级水平对肌力的影响。结果:国家健将级散打运动员双侧下肢髋、膝、踝关节等速肌力及稳定性显著优于国家一级运动员,支撑腿主要体现力的有效传递及稳定性,进攻腿主要体现屈伸肌力大小。  相似文献   

19.
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6名优秀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进行SJ、CMJ和3个不同高度的DJ测试,分析比较优秀青少年速滑运动员下肢骨骼肌弹性势能利用率的差异,以反映其下肢骨骼肌的力学特性,为研究速滑运动下肢骨骼肌的力学特性及运动选材做出铺垫。结果表明:弹性势能利用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受试者弹性势能利用率高于女性,并与运动员等级、体重保持一定正相关;随负荷的增加,运动员下肢肌肉弹性势能的利用率却逐渐下降;外加负荷条件下,弹性势能利用率较其他项目低,建议加强肌肉速度力量与超等长力量的训练,以提高肌肉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在以影响因子为核心的期刊评估系统基础上,根据关系型动态思维模式,运用多维定位的原则,利用德尔菲意见法、文献法、逻辑推理法,引入引文支持概念,从引文的多学科特征和应用类型两个特征上,利用文献分类法、图表法、多元统计、聚类分析、数值分类等多种方法,对中文体育核心期刊在引文支持元数据中的特征分布值分别进行统计,目的是从多视角对期刊质量重新进行评价,提高社会对使用影响因子评价核心期刊的认可程度。结论:13种核心期刊在多学科上的分布程度为34.84%,超过多学科丰度值的期刊有5种,形成创新性学术期刊集;13种核心期刊在应用类型上的分布程度为5.10%,超过应用类型丰度值的期刊有6种,形成应用性学术期刊集。两集合中的数据经处理后可以参加以影响因子为核心的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排序结果的微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