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方管理学家对知识的重要性认识比较充分,但对知识创造过程则研究不足。日本思想家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基于东西方知识论思想的对比研究,总结了日本企业在知识创新上的做法,提出了企业知识创造理论,并为其知识创造理论奠基于牢固的理论基础上。他们的知识创造理论对当今企业知识创新及知识管理理论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知识是生成的(Generative)、演化的(Revolutionary),呈"螺旋"增长.皮亚杰的"认识螺旋"是知识螺旋的最初"源头".是认知之"根",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的"知识螺旋"则是建立在时皮亚杰"认识螺旋"的全面体察和深刻理解基础上.基于技术、共享与创新的"螺旋之螺旋"则是对知识管理螺旋理论的有益补充,"螺旋"之间相得益彰,最终使得知识管理的"螺旋"呈开放性增长态势.分别建立三种"螺旋"向度下知识管理模型.需要综合考量更多的因素对"螺旋"向度下知识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关于企业知识分类的三分法.在此基础上,针对野中郁次郎企业知识创造理论模型的缺陷,提出基于认知心理学视角的企业知识创造IMCM模型,并对这个模型的一般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知识管理研究范式变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知识管理领域的主流研究遵从波兰尼—野中郁次郎的显性—隐性知识范式,该范式存在概念不清、知识未分层、对知识生成转化过程认识模糊等问题。在辨析知识和"Ba"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知识、隐蔽知识,深化了对"Ba"的认识,对新范式下的知识生成转化过程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窦永香 《现代情报》2007,27(8):26-28,33
实践社团能够实现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本文以实践社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概念和基本要素的分析,借助野中郁次郎提出的知识转化模式(SECI模型),研究了实践社团的知识转化机理。并进一步给出了基于对等网的虚拟实践社团知识共享系统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6.
虚拟企业知识创造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知识进化在虚拟企业知识创造中的动力作用,探讨虚拟企业知识创造"场",并借鉴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思想分析虚拟企业微观层次的知识创造过程,构造基于知识进化视角的虚拟企业知识创造模型,详细分析和论述虚拟企业的知识创造机制和过程.  相似文献   

7.
王本刚 《现代情报》2014,34(4):50-53,57
文章认为,默会知识论持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知识观,这体现在知识的连续统一性、过程性、主客观统一性和嵌入性等方面。波兰尼的默会认识的动态结构阐述由默会知识到明述知识转化的动态过程,野中郁次郎或许就是从这一点受到启发,从而提出关于组织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另外,文章分别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提出默会知识转移和转化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8.
基于合作与分享的创新知识管理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阐述了合作创新的一般特点以及知识分享的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创新过程中知识分享与合作的动因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野中郁次郎提出的转换支持(CS)工具原理、行为反应触发(ART)系统原理,修正了问题研究分析系统(PRA)原理,然后利用这些原理构建了基于分享与合作的创新知识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描述了知识在系统相关模块中的流动情况,阐述了该系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最后,提出了几点系统实施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借鉴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新系统理论,对影响大学科技园SECI模型的知识资产、巴的内涵进行了具体的界定,并结合大学科技园的特点对知识资产重新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微观巴和宏观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SECI模型为核心的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系统模型,并将它的本质内涵归纳为三个活动过程,同时分析了支撑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系统模型正常运行的四个辅助子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野中郁次郎教授首创的SECI模型未深入研究知识生成与转化机制这一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我与他者的双主体的知/不知分类的知识生成转化矩阵,然后根据科学发现的历史概括出基于个人学习与探索的知识生成与转化的过程模型,最后集中分析探究不同科学发现或知识生成转化过程中的路径与阻力,以期改进基于SECI的知识管理范式.  相似文献   

11.
张建华  郭增茂  刘潇 《情报杂志》2012,31(6):112-115
针对当前知识管理(KM)对隐性知识研究乏力的突出问题,通过案例知识表示实现对隐性知识的外显化与编码,以提高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效益.首先,对案例内涵以及现有知识表示方法进行了综述研究,分析了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可行性;进而,述评主流案例结构,设计并提出新的案例知识逻辑结构;而后,基于优劣互补思想分析并设计了面向对象基于框架方法的案例知识物理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KM之案例知识表示子系统模型,并阐释了模型工作机理,实现了对案例知识表示的完整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位势的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知识扩散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知识位势的角度出发,对企业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知识扩散问题进行了研究。定义了有关知识位势的基本概念,探讨了知识主体间进行知识扩散的条件,给出了知识主体的知识位势扩散函数描述,探讨了知识位势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对知识主体进行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知识构建对知识管理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晰巍  靖继鹏  赵晋 《情报科学》2007,25(7):972-978
本文在对知识管理的体系模型和应用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知识构建的特点及核心要素,提出了知识构建对知识管理体系中的知识获取、知识表示、知识存储和知识共享的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4.
知识生产和转移——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文兵 《软科学》2003,17(4):79-81
本文以SWOT分析为基础,探讨了企业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消费,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应该是知识生产和知识转移,即怎样有效地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知识,怎样低成本地利用新知识。  相似文献   

15.
企业知识整合研究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经济环境下,决定企业竞争地位的主要因素已由有形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逐渐转向为无形的知识要素。只有当个人知识整合为企业知识并与企业的其他资源相结合才能形成企业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地位。因此知识整合研究对于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竞争具有重要意义。系统阐述了企业知识整合的理论溯源、含义、研究领域和主要理论,分析了企业知识整合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分析知识构建与知识服务的含义,以中国国家科学图书馆研发的科研知识管理平台-专业领域知识环境(Subject Knowledge Environment,简称SKE)为案例,考察该平台在用户知识获取、知识创新中的保障作用。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SKE用户满意度评估指标并对其进行满意度评估,在此基础上探讨以用户需求为主导、以知识构建为基础的知识服务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深化对知识图谱的认识,并对构建军事知识图谱提出指导性思路和经验。[方法/过程]从广义角度提出了对知识图谱概念的新认识。结合典型通用图谱,深入剖析了知识图谱的内在关系、建设模式和途径,分析了存在的现实问题。[结果/结论]从理论认识和实操指导层面设计了军事领域知识图谱建设的基本流程,分析了重点环节及建设思路,提出了针对军事知识图谱应用的实践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知识地图--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知识地图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知识地图的含义,分析了知识地图的功能,阐述了编制知识地图的步骤,提出了编制知识地图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如何评价知识地图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知识地图研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佳慧 《现代情报》2009,29(5):213-217
简要介绍国内外知识地图研究现状并对重要文献加以分析和论述。从研究时间和研究成果、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形式5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国内外研究特点的不同之处,以期找出未来知识地图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于知识工作的知识员工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作性质与个体特征,是界定知识员工这一概念的两个基本构面;从知识工作出发,当前知识员工研究的主要课题集中在知识员工的工作特性、激励与流失等研究方面;未来有关知识员工研究,会更注重对知识工作环境与系统的研究、多学科的研究模式、具体情境中的干预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