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苏林 《中学理科》2006,(11):32-33
信息技术是指在电讯技术、电脑技术、控制技术的支持下,把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电脑终端设备,用通讯线路与主控电脑沟通,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脑通讯系统,进行信息加工处理,达到信息资源共享、控制、管理及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职教论坛》2008,(9):F00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动漫设计与制作成为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数字媒体产业才刚刚起步,市场对这一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为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满足中职学生学习动漫的需要,我们根据动漫产业对中职人才的需要,确立了动漫专业教学方案,并依此组织编写了一套电脑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教材,  相似文献   

3.
吴爽 《科技文萃》2001,(9):162-164
美国专家各做各的调查支持或反对在于着眼点不同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孩子通过电脑,学习速度快三倍,原因是画面的动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儿童心理学专家认为,儿童需要在早期学习使用电脑,因为这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而一些美国教育和心理学家则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对儿童来说,电脑和互联网将会阻碍他们与小伙伴和成年人之间的交流。儿童协会组织协调人爱尔蒙表示:“孩子们需要得到健康的教育,但电脑则不能提供这种健康教育,因为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生生的教育,即与人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电脑文字录入训练六要诀江苏顾力平,吴斌电脑录入是集知识和技巧于一体的工种。要有效地培养出技术全面、技艺娴熟的录入员,需要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根据几年来的探索,笔者在分析各训练阶段特点基础上总结出六条训练要诀,它们相辅相承,从而构成一套有效而生动的电脑...  相似文献   

5.
电脑技术带给设计的变革毋庸置疑,但同时应看到,电脑的应用也存在诸多的负面效应。电脑不是"一切",它是人脑的延伸和扩展,它无法替代人们的大脑,无法替代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在具体的工作中,设计人员需要技术,运用技术,但在需要深刻理解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徒手训练,培养设计思维和启发创意灵感,提高其创造性思维。未来的设计师须掌握日新月异的电脑硬件和软件,并灵活把握视觉新语汇的表达,自如地运用电脑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人和电脑之间的交互才能真正达到"人机结合"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职教论坛》2008,(7):F0003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动漫设计与制作成为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数字媒体产业才刚刚起步,市场对这一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为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满足中职学生学习动漫的需要,我们根据动漫产业对中职人才的需要,确立了动漫专业教学方案,并依此组织编写了一套电脑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教材,首批教材着重动漫理论、原画创作内容,2008年增加了动漫软件操作内容,进一步完善该专业的教材体系。教材注重中职毕业生在动漫产业链中的就业需求,在培养技能的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动漫生产流程,为日后就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网络管理员每进行一次设备测试时需要组建一个新的测试环境,不同的设备测试就需要组建不同的测试环境,这些重复组建的工作造成大量人力和时间的浪费。将测试环境按承载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功能模块内不同设备组合在一起实现一个网络功能,这样的功能模块就能在不同的测试环境中直接利用,而不需要再次组建。管理员通过构建模块化的网络测试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测试时的工作效率。同时,利用虚拟化技术简化终端电脑的部署,在一台虚拟服务器里虚拟出测试服务器和电脑,减少了实验室里电脑的使用数量,既提高实验室服务器的使用率,也减少实验室的经济成本。通过该测试平台,完成2台网络认证设备的测试工作,同以往相比,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  相似文献   

8.
制作一个CAI课件,若考虑与他人共享,其制作过程一般较为复杂,若只是自己用于教学的需要,也许会简单些。目前,对于在第一线的绝大多数教师来说,电脑辅助教学的迫切需要与CAI课件制作技术的难以掌握成为工作的突出矛盾。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CAI制作技术,得心应手地用电脑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雅娟 《成才之路》2009,(17):I0007-I0008
随着电脑的日趋普及和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使用。电脑辅助数学教学能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并能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未来的人才。今天在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能否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其相关因素很多,但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之一是当今教师素养的高低。教师的素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养与业务素养两个方面,其具体要求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时代会有所不同。本文仅就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教师所应具备的业务素养谈一点意见。笔者认为,在二十一世纪,教师应具备的业务素养,主要是以下四方面:一、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电脑进行教学工作在上世纪末就有人提出:学会使用电脑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门的门票。对于教师而言,学会使用电脑则是…  相似文献   

11.
网络故障一般指联网用户因意外情况无法正常用计算机上网。引起网络故障的因素很多,所以在生活当中,个人电脑或者单位电脑都容易出现无法联网的情况,计算机工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判断和解决网络故障技术。  相似文献   

12.
蔡红 《学子》2014,(8):49-4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显现出强大的功能,不仅可以满足具体教学环境的需要,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还可优化整体教学效果,为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3.
电脑突然死机常令人非常恼火,近日日本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能够理解人们心情的电脑,它可 以在用户因电脑死机而大声叫喊时表示道歉。 科学家使用了神经计算编码技术,这种电脑的程序可以使电脑识别用户语音中的一些特 殊情绪,包括气愤和恼怒等等,并对此做出恰当的反应。例如,该电脑可以在用户对其大喊 大叫时主动说“对不起”或是向用户表示安慰或同情。 日本京都ATR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在研究中邀请100位志愿人员通过麦克风对这种电脑表 达他们的各种情绪,电脑能够识别的情绪包括难过、厌恶、恐惧以及惊讶等等,而对于高兴 等正面情绪的识别程度则相对较低。研究人员指出,这种电脑现已能够50%地识别说话者的 不同情绪,无论它对说话者的声音是否熟悉。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电脑能够识别的情绪 和词汇将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
电脑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正成为时下热门话题,人们在对传统教育方式大加批判的同时,把教育的希望寄托在了电脑这一现代技术手段身上,认为只要有了电脑,就能彻底改变教育,把电脑看成了教育的教世法宝,并在应用实践中走向误区,片面追求电脑技术的先进性,盲目攀比,重形式轻内容,重建设轻利用,更值得注意的是,忽略了根本的教育思想,使电脑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脱节,这也正是电脑并未像我们预期的那样能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程晨 《当代职校生》2005,(10):26-26
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电脑也需要有家庭医生”,而不只是有病才治,电脑急诊式服务需求的出现,使得社区电脑医院成为一个盲点,有着颇为诱人的商机。  相似文献   

16.
马世秀 《中小学电教》2012,(10):139-139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对体育不断需求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有着一定的影响。每一门课程都在运用电脑技术教学,体育这门学科也不例外,由于体育课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学科性。表面看来和电脑技术没多大的关系,其实我们应该从陈旧的观念中走出来。电脑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电脑运用可以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体...  相似文献   

17.
对于诸如学校多媒体教室、呼叫中心这类用户来说,考虑到成本的因素,电脑的性能并非越高越好,最重要的是够用。一方面可以保证实现基本的电脑应用需求,比如上网冲浪,使用Office软件,收发邮件,以及浏览视频等;另~方面需要简单易用,对电脑不是很熟识的人也能很快掌握,轻松实现对电脑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水下电脑     
金建华 《课外生活》2011,(12):38-39
随着电脑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各种新型专用电脑陆续闪亮登场,满足了各行各业对电脑的不同需求。这里介绍的是一种专供潜水员使用的水下电脑,它是不久前由澳大利亚海洋专家研制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而且也是促进素质实施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提高备课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是掌握好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电脑备课,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学习人脑的人脑型电脑在寻找改进电脑性能的新方法时,工程师们常常可以从大脑的工作方式中获得灵感。美国IBM公司的工程师克里·伯恩斯坦历经5年研究了在电脑中利用人脑工作原理的有关技术的可能性,伯恩斯坦与神经外科专家马丁·别德纳尔联手讨论了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别德纳尔熟知的人体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工作原理和伯恩斯坦熟知的晶体管和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的交汇。一个事实让他们感到惊讶:大脑和电脑工作基础的物理学原理是相同的。大脑以约12千赫频率的节拍工作,它需要的能量比电脑少得多,这使得大脑的效率比最好的电脑要高出几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