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通过亲密关系体验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测试学生的依恋类型、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类型,并将不同依恋类型和社会支持的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性别在社会支持、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网络成瘾上,男性游戏成瘾和人际成瘾显著地高于女性;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客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游戏成瘾和人际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可以通过支持的可利用度和依恋回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网络人际交往及其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运用问卷法探讨网络人际交往及其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通过对409名大、中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1)QQ聊天、电子邮件和在线互动游戏,是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2)女性较男性更多地将网络人际交往作为现实生活人际交往的延续;(3)在线互动游戏、网上聊天等对青少年网络成癌有一定的预测作用;(4)不断与陌生人交流以及通过这种交流结识网友,是网络成瘾倾向者人际交往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新的心理疾病——网络成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网络成瘾的几种类型1.游戏成瘾。包括不可抑制地长时间计算机游戏,这是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涉及到了许多中小学以及大学的男生。不但用家中的电脑可以轻松地进行联网游戏,遍街的所谓电脑网吧更是绝佳的去处,既可以逃避家长的耳目,还可众人联机,使游戏更加的刺激有趣。2.色情成瘾。上网者热恋网上的所有色情文字、音乐、图片、动画以及影像等。3.网络交际成瘾。上网者利用各种聊天软件以及网站的聊天室进行人际交流。4.强迫信息收集成瘾。这包括强迫性地从网上收集无用的、无关紧要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二、为什么网络成瘾会存在从…  相似文献   

4.
通过随机抽取上海市5所高校495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人际疏离感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有显著性别差异;网络游戏偏好、人际疏离感与网络成瘾倾向呈显著正相关;信息获得偏好与网络成瘾倾向呈显著负相关;游戏偏好、交往偏好及社会孤立感对网络成瘾倾向的正向预测效应显著。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网络游戏偏好、交往偏好、人际疏离感密切相关。为大学生创设团体深层交往的环境,增加社会支持,将会有效预防或矫治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游戏成瘾是网络成瘾的一个亚型,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通过回顾国内外网络游戏成瘾研究成果,对网络游戏成瘾的概念、评估与干预等方面进行总结,进而指出现有实验研究的效度问题与网络成瘾问卷编制中网络成瘾亚型研究的不足,明确了青少年网络游戏结构特征、不同游戏种类影响的比较以及网络游戏成瘾评估方法的科学化与评估指标的多样化将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作为网络游戏主体的青少年,在获得了网络游戏乐趣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从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视野看,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以下原因,游戏的网络媒介视听结合的唯美呈现吸引了青少年的游戏欲望;网络游戏的传播者迎合与开掘了青少年受众的游戏心理意识;青少年受众在网络游戏中满足了交友猎奇、崇尚自由、体验快感、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因此在从游戏、心理和环境等方面综合防范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过程中应该突出网游成瘾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网络职业规划来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疏导,可以同时满足大学生的网络兴趣与互联网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信息成瘾和网络交易成瘾4种网络成瘾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积极开展网络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明确的、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8.
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680名大学生完成“中文网络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的调查,以期探讨生活事件、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及其预测性。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生活事件的总分和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程度网络成瘾大学生在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内外向与网络成瘾没有显著的关系;生活事件、人格特质可以直接预测网络成瘾,人格特质可以通过生活事件间接预测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羞怯、社会支持、社交效能感与网络成瘾各类型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及干预网络成瘾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成瘾比例为12.6%。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在性别维度差异显著;网络信息成瘾无性别差异。学校满意度、专业满意度影响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羞怯与网络成瘾各类型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社交效能感与网络成瘾各类型存在显著负相关。羞怯、社会支持、社交效能感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存在显著差异;羞怯因子能够预测各种类型的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类型,明确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性质,采用修订后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1957名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网络成瘾卷入类型包括正常使用、网络偏好、轻度依赖、成瘾倾向和网络成瘾五个渐进群体,成瘾检出率为4.04%;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家人关系、上网地点、上网活动和日平均网络使用时间较为复杂地影响着网瘾卷入进程。因此,新形势下的中学生网络成瘾具有一些新趋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关系成瘾倾向与身体意识客观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身体意识客观化量表、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对310名大学生施测,旨在探讨大学生身体意识客观化和网络关系成瘾倾向的关系。结果表明身体意识客观化是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倾向较为有效的预测源。  相似文献   

12.
网络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网络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网络技术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虚拟性的特征 ,网络给学校德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也给德育的手段、方式、效果等带来全新的变化 ,为学校德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挑战与机遇共存 ,关键是学校该如何利用和引导。一、网络的负面效应1.网络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网络成瘾”。学生网络成瘾主要是网上交际成瘾 ,色情成瘾、游戏成瘾和信息成瘾。据报载 ,某大学的专业机构对一批网吧进行了点击率的监测 ,发现网吧中的上网者中有2 0 %在聊天室里聊天 ,有 2 0 %在浏览黄色网站 ,只有一半的人在利用网络做止当有益的事 ,而这些上网者…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分析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因素,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亲子关系问卷、同伴关系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582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与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亲子、同伴、师生关系能预测初中生的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14.
如今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越发地普遍,游戏成瘾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造成许多不良影响。游戏成瘾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就游戏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和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感觉寻求的关系.采用网络成瘾、领悟社会支持、感觉寻求问卷对55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感觉寻求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支持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存在负向预测作用,感觉寻求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家庭支持和感觉寻求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的2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学校联结问卷、学业成绩问卷和网络成瘾问卷对410名四、五和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早期青少年感恩与学业成绩、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学校联结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感恩与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感恩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学校联结在感恩与学业成绩关系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在感恩与网络成瘾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编制一个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适用于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量表,并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自编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对205名大学生进行测评,进行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确定最终题目;以最终题目为指标,对15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及其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均满意或非常满意,效度可靠;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和心理健康水平10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相关(r=0.326~0.374,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在心理健康水平10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群体(t=5.690~7.001,P<0.001).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信效度较好,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一个较为可靠的工具;大学生网络成瘾能够显著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网络使用正常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成瘾群体.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职校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现状,探讨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文章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770名职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职校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比例为18.21%,并在性别、学校、年级、生源地等因素上差异显著,网络成瘾倾向者和非网络成瘾倾向者自我和谐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知职校学生上网人群中可能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现象,自我和谐对职校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按照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分为5类: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其中,网络游戏成瘾所占的比重最大,患者绝大多数是青少年,约95%是缺少父爱的男性青少年。青少年对网络的过度沉迷其实仅是一个表象,背后的主要因素是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又主要源于家庭伤害。通过对3000余名患者病例统计发现,排名第一的伤害是父爱缺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和网络社会支持及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用Yong网络成瘾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对整群随机抽取的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77℅;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现实社会支持总分上差异显著,在情感支持、友伴支持和网络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显著;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现实社会支持总分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情感支持、友伴支持、工具支持和网络社会支持总分与网络成瘾之间均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