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后土文化与后土崇拜在中国已经具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轩辕黄帝设立扫地坛祭祀到明清北京地坛祭祀,历代帝王代表国家权威对后土祠进行庄严的祭祀活动,祈祷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百姓安康、维护社会的稳定。汾阴脽上后土祭祀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码,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后土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文化特征与价值意义,后土文化的研究现状及传承发展,期望在新的时代,后土文化能够得到全面挖掘、继承、发展和现代传播,让后土文化精神与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一起融入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之中。  相似文献   

2.
后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地之神 ,祭祀后土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中的一项重要习俗。万荣后土祠始建于汉 ,历代帝王先后 2 4次在此祭祀 ,其中汉武帝 6次巡幸 ,并留下了警世独绝的《秋风辞》。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促进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万荣县在后土文化研发上大做文章 :一是成立后土文化研究会 ,创办《后土文化》杂志 ,出版《后土文化源流》一书 ,深入地研究后土文化 ;二是组团赴台湾交流后土民俗文化 ,联合世界华商投资基金会中央电视台拍摄百集大型电视专题片《中华名人故里》首集《中华后土圣母故里———山西万荣》 ,加强后土文化的…  相似文献   

3.
我们针对番禺大石特有的灯芯草艺术文化进行研 究,发现灯芯草之美,对灯芯草艺术形式进行深度开挖和利用,让本土艺术文化走入美术课堂,提高灯芯草文化的影响力度和 广度,更进一步地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本文从灯芯草的历史 文化之美、手艺之美、传承之美、创新之美等方面发现灯芯草的 美,从而更好地把本土文化融入我们的美术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4.
岳阳历史文化积淀如此深厚,主要归功于洞庭湖的风光之美。洞庭湖的景观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波澜壮阔阳刚美、风涛诡谲野性关、静影沉璧阴柔美和四时烟景淡雅美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后土为管理土地的最高女神,亦即女娲,后土祠设在雄奇灵秀的汾阴睢上,黄帝和历代帝王多次祭祀,后土文化有深厚的内涵和伟大的力量,应多方发掘后土文化,弘扬后土精神。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不仅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提升综合素养。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创新和多样化设计,引领学生去感受古诗词的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就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后土文化是最古老的“根祖文化”,既具有“综会”的作用,又具有“综摄”的意义。后土文化具有最古老的祭祀文化、最高层的帝王文化、最崇高的土地文化等8个主要特点。探讨其特点,探索其发展轨迹,以便更好地弘扬后土文化,为全县乃至全市、全省的经济腾飞、文化繁荣、旅游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粟建林 《教师》2013,(2):117-117
文学作为中华文明千百年来文化、历史、艺术的活化石,经历了各个时代从生涩发展到成熟直至辉煌,给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美一直是人们的追求,对文学亦是如此,何为美?何以美?似乎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文学何以至美,自古以来存在潜在的血脉,无外乎:内容美、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  相似文献   

9.
后土圣母的具体人格是女娲氏,有古代墓碑、庙碑、诗词、典籍和形象文字等多种证据可以说明。随着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力提高,后土逐渐地由原本的人格演变为大地的代称。社字的古代几种写法是其最明显的演变形象。故所谓后土圣母,是人类始祖与大地之母的结合,是孝道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双重载体。一些史书所说的句龙、黎之为"后土",实际只是其荣誉性尊称。种种土神的说法也仅是后土的流变而不是其原本。  相似文献   

10.
山西万荣汾阴上后土祠 ,历史悠久。远古轩辕黄帝于此扫地为坛。我国封建社会自汉至明清历代帝王在建国之初大都在此拜祭天地。后土祠历经千百年风雨 ,几度迁建 ,仍光彩夺目。新时期我们开发后土系列文化 ,是弘扬华夏根祖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审美心理自其发端就以超脱于感官之外的形而上的美感为美的极致。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的李煜,充分利用了词这一特殊文学体裁,表现了以逸为美、以艳为美、以悲为美的传统审美心理。他的词作不仅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了互不重复的特点,也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生态美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但生态美意识由来已久。欧阳修词中的生态美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生态美,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文化生态美:主要有节日词所展现的文化生态美、歌妓制度所透露的文化生态美和传统文化品格中的文化生态美。这些词在客观反映作者的生态美意识与人们的生存状况的同时.也反映了词与正统文学处于相背离与修补的状态及作者面对这种情况的徘徊感。因此用诗化的笔法阐释生态美意识成了作者的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13.
心灵美是人美的核心,是人最本质的美。心灵美不仅昭示了人美的社会性,心灵的美化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而且使人的美更具丰富性、持久性和深刻性。人要打造自身的美,首先就要塑造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舞蹈美是一种以人体为主要内容的形式美。形式美在舞蹈艺术中占有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要使舞蹈具有更高的价值,首先就要重视它的外部形式美,这是舞蹈赖以生存的个性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徽州砖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安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砖雕所表现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视觉美感研究其意象结构之美,分析出它的讲究诗情画意的意蕴之美、神采飞扬的气韵之美、自然朴素的儒雅之美、寓教于美的教化之美以及世俗享乐的情趣之美。同时从这五个方面发现,徽州砖雕是一种富有精神与情感传达的艺术创造。从而揭示其背后深厚的审美内涵和精神文化价值以及对中国传统建筑雕饰艺术的审美文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体育美的崇高表现在体育运动、体育精神和体育观众三个方面。体育美的崇高是社会美崇高的表现之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体育美的崇高是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人在社会上的主体地位的确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现。这种阳刚之美对激励国民精神,催人奋发向上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是一种综合形态,凡美都是综合美。科学美与艺术美都是美的高级形式,科学与艺术的综合美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结合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美。领略这种综合美对人类的思维与高等教育有着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和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三个方面来探寻大学生对于"美丽中国"的践行度。践行情况表现出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和高年级同学的践行度高于其他。因此,建议通过学校教育宣传、管理监督,学生自主认知、学习、实践等方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美丽中国"践行度。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众审美文化与高校审美文化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审美文化教育是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特征背景下,高校审美文化教育不应亦步亦趋,丧失高等教育的宗旨,而应找到与大众审美文化的切合点,使之成为能够迎合青年学生接受心理的审美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高师书法教学在加强学生书写技能的基础上,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更重要的是在传统艺术中挖掘素质教育的素材,增强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和谐、健康的完美人格,使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为高校的素质教育营造出新的亮丽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