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面对初中数学教学要求的变化,普遍感到难以很快适应,都觉得初中数学难学.因此,做好初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渡过这一数学学习的“难关”,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这两个方面作一些探讨,意在为广大一线教师做好小学到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强调“承前”,重在“启后”教学成绩的提高不仅是初三复习的结果,更是整个初中乃至小学阶段教学的结果。初中阶段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桥梁的作用。教学中要强调承前更要重视启后。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大不相同,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更是质的飞跃。初中数学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延续和发展,同时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教学中务必把握这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例如:有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判定和性质、整式乘除、因式分解等知识是小学知识的应用和提高;而命题、函数、解三角形、方程与不等式、指数等知识又是高中数学的起点和…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不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都存在很多差异。如果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不好,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数学学习感到很不适应。越学越难,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久而久之不但数学学不好,而且还会对其他理科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试着从教法、学法和习惯的养成入手,努力削缓中学数学与小学数学两学段之间的“陡坡”.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将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进行有效衔接,让每个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能够对初中数学有所了解,从而在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实现学生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学习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小学与初中独立建校和教学的做法,不利于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存在着多方面的障碍,分析其产生障碍的某些原因,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应对,才能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教科书的研究,以“比例和比例关系”这一内容为对象,在该部分内容及教学方式上,对初中和小学在比例这一部分的衔接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思考和研究,探究初中数学比例的教学方法和引导教学应如何与小学比例进行过渡教学,给予初中数学在比例与函数结合后的内容学习与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方晓兰 《考试周刊》2014,(56):84-84
一个小学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后,把"3-2"算错了,百思不得其解。因此,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使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是摆在初中数学老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学习方法不断改变,因为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大家经常在一起讨论:“要学好数学,是不是题目做的越多越好呢?”,这是不准确的。题目做的多,但不去归纳,不去总结,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常接触到原本在小学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纷纷“马失前蹄”不幸落于马下,而且一落就再也起不来了的情况.而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几乎是躲之不及,更别提什么兴趣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没有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过渡.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有的学生感到不适应.不适应的原因通过分析、总结可分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很多,如小学数学基础不扎实、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评价的因素等等,但本文只探讨存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拓广、扩充,许多内容直接源于小学;另一方面,初中数学中原理、公式、性质的导出多从小学相关的知识归纳、类比、抽象概括而出,或从小学数学中直观得出。所以,数学教学中充分注意中学与小学的衔接,对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形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有理数是算术数的扩充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学习数学是从自然数开始的。自然数和零构成了扩大的自然数集,随后又学习了分数。以上这些数统称为算术数。小学阶段对数的扩充为初中学习有理数作了很好的铺垫。到了初中,又在算术数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初中和小学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处于被割裂的状态,致使很多学生升入中学后对数学学习感到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成绩一落千丈。如何才能使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得到有效的衔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征,重视中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衔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握好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张湘 《辽宁教育》2014,(10):63-64
函数思想目前主要运用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还没有得到正式的引入,但是从现行的小学数学的教材来看,函数思想的渗透无处不在,如“空间和图形”“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模块都能看到函数思想的影子。函数思想是小学数学中会运用到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可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结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学习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更“抽象”和重“推理”。家长应针对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困难的内容,根据学生学习基础、思维类型和学习习惯的差异设计适合的个性化衔接方案。  相似文献   

15.
义教大纲规定,初中数学教学,既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特别是要处理好初中内容与小学内容的衔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初一第一学期开始,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出现滑坡,造成差生面积大。有些老师误认为是由于学生小学数学没学好引起的,就停课复习有关小学数学的内容,但复习后,再重新上初一教学内容,学生还是喊“听不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教学衔接涉及到教学双方。从学生方面,初一学生正处在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时期,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课程增多,内容加深,知识…  相似文献   

16.
初中数学虽说与小学数学的联系不是那样紧密,但初中数学是建立在小学数学基础之上的.初中数学学习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发展,初中时期主要是接触一些灵活多变的一元一次方程和简单几何,学生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生进入初一后,普遍感到数学难学。许多学生说:在小学数学成绩一直良好,常得高分满分。进入初一后,成绩明显下降,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这说明初中、小学教学接轨未能很好地解决。作为中小学数学教师有责任进行探讨,解决此问题。1.初—(上)教学内容是《代数》第一册(上)(新教材),此教材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相比,小学内容少,较通俗易懂,难度不大,直观性强,大多是研究常数问题。而《代数》第一册内容较多、较深,有许多抽象的概念、法则,公式体例上增加“读一读”、“想一想”等栏目,仅习题方面,小学题量小,题型单一;初中习题分A组和B组,还…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网上浏览到部分小学毕业生家长提出的一个问题:如何做好孩子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衔接?得到的交流性回答有:(1)暑假时在家里自学就可以了,初中数学很简单.(2)初中数学教材由浅到深,不用担心.(3)初中数学会概括地讲一些小学数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数学首课是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梳理初中数学首课的现有研究,阐述了初中数学首课的基本样态为“体现小初数学差异,发展小学数学知识;探讨数学学科本质,勾勒初中数学结构;传播数学思想文化,彰显数学应用价值;落实数学学科德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并从教师与教学两个角度提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之间也是如此。一方面,初中数学知识同小学数学知识相联系,从初中数学中可以寻到小学数学的基础;另一方面,初中数学知识又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延伸,是对小学数学的发展。了解到这一点,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初中数学知识和小学数学知识之间的强化衔接,减少学生的知识跳跃感。初中数学知识与小学数学知识相比,知识量大、难度增加,单纯地运用形象思维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