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字书>在<隋书·经籍志>等书目中都有记载,且在<玉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等文献中都被大量引用,但其作者、成书年代都不详,且多被误认为即吕忱<字林>.文章通过<一切经音义>引用<字书>的内容与任大椿所辑<字林>的比对,结合其他文献资料,推断这两种字书间没有彼此相关性,即<字书>非<字林>,并对其成书年代、内容及湮灭的原因作一考探.  相似文献   

2.
《字书》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实际词汇面貌的辞书,今已失传。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佛经音义书,成书后流传过程复杂,版本众多,大致上分为丽藏本和碛砂藏本两个系统。清代学者龙璋从《玄应音义》中辑出《字书》佚文182条。经过对丽藏本和碛砂藏本所引《字书》情况的考察,我们认为龙璋辑佚《字书》时所据《玄应音义》的本子当属于碛砂藏本系统。  相似文献   

3.
唐代慧琳所作《慧琳音义》作为我国一部重要的语言学巨著,在文字、语音、词汇各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学术界对《慧琳音义》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和利用《慧琳音义》,本文从成书年代、文字、语音、词汇、字书辞书编纂等五个方面对《慧琳音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4.
《一切经音义》用字是《龙龛手镜》收字的源头之一,但其间字形具有多大程度上的联系,还是个未被完全揭示的现象。我们通过对高丽本刻本《一切经音义》与中华本《龙龛手镜》字形的比勘,发现《龙龛手镜》所收《一切经音义》用字具有较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龙龛手镜》收字随意性、局限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5.
《晋书音义》注释体例丰富,术语多样。注音以反切法和直音法为主,术语不一。用多种术语注释《晋书》中的俗字、古今字及异体字,兼引《字林》、《说文解字》等文献的注释。训诂则主要采用引用文献注释的方法。释字解词主要分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一《正续一切经音义》一书包括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和辽释希麟《续一切经音义》两种音义。慧琳,中唐人‘长安西明寺僧,俗姓裴,西域疏勒国(今新疆喀什)人。他博览群经,引《韵英》、《考声》、《切韵》以释其音;引《说文》、《字林》、《正篇》、《字统》、《古今正字》、《文字典略》、《开元文字音义》以释其义。凡此十种书所不具备  相似文献   

7.
《一切经音义》中保存了丰富的文字假借的用例,但其通假字尚未得到全面充分的揭示和研究。从传统同音借字、省形同音借字两个方面对《一切经音义》中的文字通假现象作一个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切经音义》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字书,在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本文通过对其记载佛经用字,及其本身刻本用字的整理,就《一切经音义》刻本用字的学术价值作一考析。  相似文献   

9.
《集韵》是一部官修的重要辞书,在辞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由于该书收字务从该广,书中收录了大量形音义有问题的字。本文在对传世字书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及辞书学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结合文献用字,采取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方法,对《集韵》中的15个疑难字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10.
《希麟音义》承袭并发展《玄应音义》《慧琳音义》的编纂体例和训释内容,收释二书已收释的佛经60部和已收释的词条1063条;并增补训释《玄应音义》《慧琳音义》未收录的佛经34部、未收录的词条725条。对于《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已收释的词条,则更换或增加这些词条中部分字形、释文等,使其音义内容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1.
玄应《一切经音义》中的借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中有36条明确注明“借音”性质的语言材料。玄应所谓借音和假借有相同的内容。玄应所谓假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本无其字”的假借;(2)“本有其字”的通假。通假是古人所谓假借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广韵》既为韵书同时又是一部字书,因此在解释字义时引用了大量的古代文献作为例证。对引《诗》的情况从引用形式、释义、字形及内容等方面与《毛传》作比较研究,可为《广韵》和《诗经》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今通行本《说文》为宋初徐铉奉诏就李阳冰改本和当时所见各本重加整理而成,往往今本《说文》所无,唐宋典籍中所引《说文》则有之。本文将唐写本《说文》口部残简与木部残卷与玄应、慧琳等撰《一切经音义》所引《说文》及今本《说文》逐条加以比勘,就其异同之处对《一切经音义》所引《说文》的版本及唐写本《说文》的原貌进行了考探。根据《一切经音义》所引《说文》可证唐代流传的《说文》当不止一种版本,唐写本《说文》口部残简与木部残卷确为唐本。  相似文献   

14.
日本杏雨书屋所藏敦煌写卷羽56号为玄应《一切经音义》卷1《大方广佛华严经》第3至第6卷的内容。该文移录了此残卷的内容,并以高丽藏本、碛砂藏本、《慧琳音义》转录之《玄应音义》以及碛砂藏本《华严经》经文对勘,作了详细的校勘。在此基础上,就写卷《玄应音义》与慧琳本之关系、《玄应音义》所据佛陀跋陀罗译本《大方广佛华严经》与敦煌写卷《大方广佛华严经》以及传世本《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卷品开合不同以及高丽藏本、碛砂藏本与慧琳本的关系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玄应《一切经音义》中的"假借"、"借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有一些明确注明“假借”、“借字”的语言材料。玄应所谓“假借”、“借字”的内涵并无本质的不同。玄应所谓假借,就是今人眼里的通假,亦有个别例外。通假是古人所谓假借的当然内容。  相似文献   

16.
《经典释文》是陆德明给《周易》等1 4种经典所作的音义,本文对《释文》的作者、编纂旨意、内容、体例、成书年代、影响作了简要的介绍,旨在使人们对《释文》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7.
唐开元时期新罗僧慧超撰写的《往五天竺国传》早已佚失,但因被保存在敦煌藏经洞,故得以于20世纪初再次被发现;也因其传记标题、作者姓名以及一些词汇曾被慧琳编入《一切经音义》,所以才能被伯希和等人识别出来。慧琳所摘词汇,是研究《往五天竺国传》的关键线索。这些词汇,既有与敦煌本相合者,也有词义相合而文字有异者,更有超出敦煌本者。对慧琳所摘词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敦煌本《往五天竺国传》的内容及性质,也有益于深化对慧琳所见三卷本《往五天竺国传》之内容、篇幅以及形成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王曦 《天中学刊》2011,26(6):75-78
《慧琳音义》转录有《玄应音义》三百多部经的音义,但并不从属于此前我们发现的《玄应音义》两大版本系统碛砂藏系或高丽藏系中任一系统。二者成书相距仅150余年,《慧琳音义》“可能比其它传本要更多地保存了其原貌”。我们将《慧琳音义》与碛砂藏、高丽藏二系进行对照,发现《慧琳音义》在《玄应音义》的校勘中具有独特的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义项可靠是对大型字书的基本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今大型字书中存在相当数量的虚假义项。虚假义项的存在不仅误导读者,也关系到大型字书的质量问题。以《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字学、训诂学、校勘学及辞书学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和书写习惯,对其中的虚假义项进行分析,可初步总结出义项误设主要在于音义误植、承袭旧误、未明典故等三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20.
《慧苑音义》时距初本《说文解字》相近,其释义引《说文解字》122条,与今本《说文解字》比较,有31处异文、误引现象。以金藏《慧苑音义》为底本,参以今本《说文解字》及其他字书,考校因古今字、正字俗字、音近形混等原因致讹现象,了解慧苑时语音文字面貌及传抄篡改致讹现象,同时为今本《说文解字》提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