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由于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幅步频,后蹬力量的大小,同时影响到身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及身体的协调用力。并且在较低层次的短跑训练中,摆臂技术却往往被教练员所忽视,从而抑制了运动员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幅度。我对摆臂技术与提高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正确的摆臂技术对于提高短跑水平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G822.12 摆臂技术与短跑成绩的关系=Relationships between swinging leg techniques and sprint performances [刊,中,A]/张修金(福建省石狮市第五中学)//体育成 人教育学刊.-2003,19(3).-103-104表3参3(SJ) 短跑//摆臂//技术//成绩 运动员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频步幅以及 后蹬力量的大小,同时还影响到身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 度及身体的协调用力。结合训练实践,运用动力学知识, 从摆臂技术与短跑的内在联系入手,阐明了摆臂技术与 短跑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摆臂技术是短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两腿的动作和用力的方向。正确的摆臂不仅能维持身体平衡,而且能调节步频和提高腿部动作的效果;错误的摆臂则会使跑的动作紧张、不协调,破坏跑的节奏,以致过早产生疲劳,增加能量的消耗。因此,摆臂技术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短跑摆臂的方法:手臂肘关节的弯屈度约为90度,摆动的方向与跑进的方向一致,肩的转动与两臂动作协调,向前摆时手与下颌齐平,后摆时大臂与地面平行,摆臂时两手呈半握状或手指自然伸直。要求:头部正直,两眼直视前方。颈肩放松,前后摆动,轻快有力,均以肩…  相似文献   

4.
在短跑技术中,摆臂技术是跑的完整技术的重要部分,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幅、步频和后蹬力量的大小。所以,正确的短跑摆臂技术对提高短跑成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基层的短跑训练中,摆臂技术却往往容易被教练员所忽视,从而抑制了运动员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幅度。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针对这一现象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了正确的摆臂模式并付诸于训练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摆臂是短跑完整技术的组成部分。目前,在较低层次(尤其是少体校、大、中学校)的短跑业余训练中,摆臂技术往往被教练员忽视。为此,本文就摆臂在短跑中的作用做些探讨。二、摆臂技术在短跑中的作用(一)维持人体在跑进中的平衡大家知道人体在直立不动时,身体处于平衡状态;当一迈步时,这种平衡状态便遭破坏。这是因为向前迈腿时,骨盆横轴围绕人体纵轴做转动,使身体一侧向前,产生“动量矩”。短跑属于周期性运动,在跑动中两腿交替支撑蹬地和腾空。在单腿支撑过程中,人体的平衡被破坏了,这时就需要身体其它部分的活动来维持平衡。在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实验验证、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运动力学知识分析与研究陕西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在短跑运动中摆臂技术与短跑成绩的关系,探讨摆臂技术对提高短跑成绩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摆臂是人体在跑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起。着平稳身体,协调上下肢的重要作用,但对一名优秀的短跑选手来讲,其含义和作用远不止此,摆臂技术是否合理“规范”,将直接影响专项水平的发挥和提高,它对于短跑速度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在跑支技术中,腿部是获得向前速度的动力,然而手臂动作却能对腿部技术起支配和促进作用。因此,摆臂是赛跑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跑动作中,手臂处于游离状态,容易发挥动作速度,所以它是完成快速跑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世界优秀短跑运用员在大赛中的表现,对录像和图片进行剖析,揭示出现代短跑摆臂的合理技术及摆臂体系的构成,从而为我国短跑技术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原理,结合现代短跑技术的特点,剖析短跑不同阶段摆臂的合理技术,并阐明了合理的摆臂技术调节跑的节奏和提高短跑运动成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短跑技术中摆臂姿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人对改进、提高短跑速度从步频、步幅、后蹬、摆动上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但忽略了一个问题,手臂摆动时到底是半握拳式好还是自然伸直好?一般教科书认为,摆臂动作应是半握拳式。文章通过对短跑技术进行力学分析后认为,在短跑运动中,手指在摆臂过程中应保持自然伸直为宜,自然伸直手指摆臂姿势优于半握拳姿势。  相似文献   

11.
现代短跑技术理论对短跑专门性练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现代短跑技术理论中途中跑的动力来源、途中跑的屈蹬技术、途中跑的支撑阶段、心理调试在短跑技术训练中的运用、短跑的放松技术进行回顾,总结认为:途中跑中两大腿应以髋为轴进行剪绞—制动;曲蹬时重心应相对放低,着地时间要短;要系统地看待短跑专门性练习。由半高抬小步跑、折叠高摆腿、小车轮跑这三个练习手段按照其固定顺序组成跑的专门性练习组合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现代短跑摆腿技术的分析及训练手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丽华  曾强毅 《体育学刊》2003,10(4):116-117
通过对现代短跑技术的再认识,从运动的统一体特征、运动力学和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现代短跑的摆腿技术,论述了摆腿技术是提高跑速的主要因素之一,并设计了摆腿技术的训练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期摆动腿作用的运动学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阶段摆动腿对跑速的影响 ,采用高速摄影及影片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我国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期摆动腿运动学特征等指标与身体重心速度、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途中跑中摆动腿最大摆动速度和平均摆动速度与支撑腿支撑时间显著相关 ,摆动腿的平均摆动速度与后蹬时间之间明显相关 ;摆动腿的摆动角速度与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及垂直速度密切相关 ;支撑腿和摆动腿的角速度变化量与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密切相关。提示 :加快摆动腿的摆动速度能有效提高缓冲和蹬伸速度 ,缩短支撑时间 ,提高途中跑的步频 ;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对加快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有显著影响 ;加强和提高途中跑摆动腿的运动效果 ,提高短跑运动员下肢摆动工作肌群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运用运动学、动力学同步测试分析的方法,揭示了不同水平短跑运动员支撑过程中支撑反作用力和人体运动学参数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以认识短跑途中跑技术和支撑反作用力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董广新 《体育学刊》2003,10(3):115-117
在查阅歇资料和调查访问的基础上,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后认为,人体水平加速的原动力是摇动腿的折叠前摆与支撑腿的快速伸髋在时空上的巧妙配合;支撑和摆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在短跑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提高摆动的速度和幅度是提高跑速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 ,对参加 1999、2 0 0 1年浙江省第 4、第 5届田径运动会的 13~ 15岁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旨在为评价目前浙江省短跑后备人才的身体形态特征及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 ,1999、2 0 0 1年浙江省少年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 ,处于较稳定状态 ;13~ 15岁短跑运动员形态特征身高和克托莱指数较好 ,但存在着下肢比例相对较弱现象。建议浙江省教练员在短跑运动员选材中要进一步加大对下肢比例指标的重视程度 ;在田径项目布局中将短跑项目作为当今浙江省田径的重点、优势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lower limb joint kinetics during the block and first stance phases in athletic sprinting. Ten male sprinters (100 m PB, 10.50 ± 0.27 s) performed maximal sprint starts from blocks. External force (1000 Hz) and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ics (250 Hz) were recorded in both the block (utilising instrumented starting blocks) and subsequent first stance phases. Ankle, knee and hip resultant joint moment, power and work were calculated at the rear and front leg during the block phase and during first stance using inverse dynamics. Significantly (P < 0.05) greater peak moment, power and work were evident at the knee joint in the front block and during stance compared with the rear block. Ankle joint kinetic dat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uring stance compared with the front and rear block. The hip joint dominated leg extensor energy generation in the block phase (rear leg, 61 ± 10%; front leg, 64 ± 8%) but significantly reduced during stance (32 ± 9%), where the ankle contributed most (42 ± 6%). The current study provides novel insight into sprint start biomechanics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lower limb joints towards leg extensor energy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8.
对10名一级左右男子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阶段重心水平速度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显示:(1)支撑阶段支撑腿膝关节最小角出现在垂直支撑以后;重心水平速度在着地后逐渐下降,在垂直阶段之前达到最小,而后逐渐增大;(2)髋关节的运动学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运动员的短跑水平,髋关节的力量与柔韧性很大程度上决定运动员的竞技能力;(3)支撑腿支撑阶段踝关节的运动学参数应成为评定运动员短跑技术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过分追求小腿的回摆速度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探究拖重物跑训练手段对短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途中跑阶段的技术特征及下肢环节肌肉力量的影响,深入认识其对短跑途中跑技术和专项力量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对14名男子二级左右水平短跑运动员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6%~10% BM负荷的拖重物跑训练,采用高速摄像分析法、等动肌力测试法分析运动员身体素质;支撑阶段髋、膝、踝关节运动学参数和下肢各环节肌肉力量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1)实验后运动员30m、60m、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等身体素质及专项成绩显著提高;(2)步长、重心水平速度显著性提高,两大腿剪绞平均速度提高、单步时间减少;支撑阶段最小膝、踝角显著降低,角速度提高;(3)髋、膝关节伸/屈肌群PT/BW、AP除膝关节60°/sPT/BW值未见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角速度下PT/BW、AP均呈显著性差异,踝关节跖屈肌群各角速度下PT/BW值显著提高,跖屈肌群60°/s速度下AP提高,背屈肌群AP略降低。结论:适宜负荷的拖重物跑训练可显著改善短跑运动员运动素质、提高运动成绩;有利于提高髋关节剪绞-制动力量,使膝、踝关节处于低位超等长"屈蹬"状态;提高了髋、膝关节屈伸肌群快速主动收缩能力及踝关节跖屈肌群退让性快速收缩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终点电子高速数字摄像法、专家咨询、访谈法对参加2002年9月16—20日在沈阳体育学院举行的全国体育院校田径比赛男子、女子100米决赛16名运动员和参加2004年8月7—10日辽宁省青少年田径比赛的男子乙组100米决赛的8名运动员的终点撞线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激烈的短跑比赛中,终点撞线技术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关键技术环节;肩部撞线动作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动作,运动员合理、有效的采用将对运动成绩产生重大影响;辽宁省青少年运动员目前都非常重视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对终点撞线技术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