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卫 《兰台内外》2013,(3):17-18
何殿奎是秦城监狱前监管处处长。不久前,他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江青及林彪的"四大金刚"在秦城监狱的生活,与社会上流传的多有不同。生活上的优待没有了1976年,何殿奎是秦城监狱管教科科长。当时,他负责的204监区,主要关押的是林彪集团嫌犯。"九·一三事件"后,林彪的"四大金刚"在人民大会堂被捕,被关押在北京卫戍区的不同地  相似文献   

2.
一、从理论上研究我国当代宗教的必然性建国以后,党的宗教政策是正确的,宗教工作取得重大成就.但是,从理论工作上说,我们对宗教的研究,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研究,长时期内是忽视的.不少同志对宗教问题相当陌生.十年动乱中,林彪、江青一伙极力歪曲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践踏宗教政策,破坏党的宗教工作,许多同志由于理论水平不高而缺乏识别与抵御的能力.粉碎"四人帮"以后,党对  相似文献   

3.
我从三十年代中期起,就在上海同范长江同志相识。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时局的改变,又先后在武汉、长沙,桂林和他相逢,并有一个短暂机会,在桂林“国新社”朝夕相处。解放后,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由于工作和其他关系,仍有若干接触。长江同志是我所尊重的卓越的新闻战士,也是我的诤友。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栩栩如生。他被万恶的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致死的冤案,虽已平反昭雪,但我仍然觉得我应该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我怀念长江同志的哀思,来表达我对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4.
范长江同志被林彪、“四人帮”迫害去世已经九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深深藏在我的记忆里。他那热情奔放勇敢进取的革命风貌,诲人不倦、乐于助人的革命情谊,值得我们永远学习。长江同志是名记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战线的杰出战士和领导人之一,他在这方面的业绩,是应该载人中国新闻史册的。  相似文献   

5.
1980年,大陆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就是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名主犯的公开审判。1980年6月,中央成立一个由彭真同志主持的审判工作指导委员会(也叫领导小组),作为中央对审判工作的党内指导机构。我被推选入这个领导小组,主要是考虑到受审的主犯中有许多是军人,还都是红军时代就参加革命的老资格,我被认为在资历和声望上能够担当这项任务。审判“四人帮”和林彪反革命集团,是党和人民的一致要求。在中央领导小组及有关的公安,检察和法院等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后,于1980年9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项特别的决定,宣布成立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和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在如何判刑的问题上,是经过不少的争论的,中  相似文献   

6.
"《十亿中国人民久已盼望的正义审判的日子到来了》""《九亿人民的审判》"读者诸君:上面引的是两条关于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标题.第一条载于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第二条是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解放日报》转载的《人民日报》社论的标题.审判林彪、"四人帮"人心大快,但看了这两条新闻标题以后,不免大吃一惊.两个标题登在一家报纸上,而且只时隔一日,十亿人变成了  相似文献   

7.
1966年"5·16"通知发出以后,出版界与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成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彻底批判"的"五界"之一,是最早受到冲击、最早被"夺权"的部门之一.林彪、江青一伙在出版战线,不仅全盘否定新中国出版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诬蔑17年来的出版工作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政",还全盘否定解放区出版工作的革命传统,全盘否定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出版工作.在林彪、江青一伙的煽动下,各界的大批专家、学者和著名作家被任意扣上"资产阶级反动权威"、 "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反共老手"等帽子.列为"全面专政"的对象,一时造成极大的恐怖和严重的混乱.随之而来的结果是,许多出版机构被合并或撤销.编辑出版干部受到批判、迫害.大批人员下放"五七"干校,大批图书被作为"封、资、修"的"毒草"封存、销毁,全国出书数量锐减.  相似文献   

8.
我们学习了山西日报支部工作的经验,办了三块墙报,一曰"东风"、一曰"红与专"、一曰"上游",作为党支部的机关报.为了互相竞赛,互相促进,委托三个专业部的党小组主办,每周一期.我们的墙报是在整风运动和四比竞赛的基础上,由写大字报发展起来的.创办以来,已显示了它的极大的作用.墙报推动了整风运动的深入发展.在以揭发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潘复生为中心的整风运动中,支部运用墙报推动了这个斗争.有的查根据、找事实来批判潘复生的反动本质;有的同志联系对报  相似文献   

9.
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举世注视的一件大事。中外记者都在等待着开庭之日的到来。首都各报以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也派出了大批记者前往法庭进行采访。这次报道,对首都新闻界来说,面临着一场“竞争”。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除了看报以外,还可以从电视上直接看到十名主犯在法庭上的情景。所以,这场竞争除了报纸与报纸、报纸与通讯社之间的宽争外,还  相似文献   

10.
1981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在经过两个月的审判之后,依法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出严正判决。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纪希晨参加采访了这次审判的全过程。十年后,纪氏撰写《十年前,十亿人民严正判决》一文,回顾当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提醒人民永远不要忘记“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1.
<正>刘少奇,原名绍选,字谓潢,1898年11月24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立下不朽功勋。"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于1969年11月12日病逝。刘少奇的光辉业绩、高尚品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1994,(5)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江西情──摘自《中华读书报》1994年8月31日1969年深秋。大街小巷的墙壁上,贴满了打倒“刘邓”的大标语。在这种恶劣的政治形势下,周恩来却在暗中保护着邓小平。在中央,一心要打倒邓小平的,一个是林彪,一个是江青。林彪、江青都清楚,被...  相似文献   

13.
近读几篇人物专访,受益之余,发现其中有如下疏漏: “告诉我们:长江1970年冬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新闻知识》1990年第10期《沿着长江的足迹——访范长江的胞弟范长城》)。“四人帮”的结成是在1973年党的“十大”使王洪文当上了党中央副主席以后的事。在此以前尚无这种特定含义的“四人帮”,故1970年范长江之死,应称被林彪、江青一伙迫害致死,不宜提“四人帮”。“张学良卫队团团长孙铭久”(同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西安事变纪实》(申伯纯著)一书中有“张的卫士营营长孙铭九”之说(p105、  相似文献   

14.
经批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案件档案作为一个独立的全宗移交中央档案馆。在审理、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中形成的各种档案共计6000余卷,录音带1000余盘。“两案”审理工作开始不久,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指示精神,由中纪委、国  相似文献   

15.
正巩月江,解放军210医院理疗室的军医,是全军有名的学雷锋标兵、全国拥政爱民模范,荣立过一等功。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在大连南山枫林街一栋神秘的别墅里,他曾给林彪当过贴身警卫员,亲身经历了"九一三"林彪叛逃事件前后的大波大折。近日,笔者对巩月江独家采访时,他首次披露了那段鲜为人知的秘闻,从一个侧面对那段特殊的历史作了一个有参考价值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制报是去年八月创刊的一张四开周报。它以宣传法律、报道法制建设情况、传播法律知识、介绍司法工作经验为主要宗旨,向国内外敞开发行。在法制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发行量已由创刊时的11万份增加到46万份。中国法制报是我国当前唯一的一张专门宣传法律的报纸,在促进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报纸创刊不久,就遇上了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重大政治事件。中国法制报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对新华社发的重大新闻,用“摘要”或精编“综合消息”的方法处理,以便腾出版面,多刊登些自己采写的专稿。这期间,他们发表了《社会主义法制的伟大胜利》的社论,以及《判处江青等罪犯刑罚所依据的法律条文》、《从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看辩护律师的作用》等稿件,解答了人们关心的法律方面的问题。配合了整个宣传,受到了读者的赞扬。这个报纸很注意及时地报道我国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被党中央定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的邱会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前保外就医后,他随老伴胡敏回到了陕西,胡敏的原籍是陕西长安县,现长安县已改成长安区了。邱会作的晚年真正成了陕西“倒插门的女婿”。  相似文献   

18.
肖华,13岁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17岁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22岁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39岁被授予上将军衔,不仅身经百战、累建奇功,他创作的《长征组歌》更被誉为"红色经典"。1968年初,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突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七年后,肖华又作为中央领导突然出现在天安门城楼的国庆观礼台上。原来,只因不耻与林彪、江青为伍,他被秘密囚禁了七年。拒上林彪"贼船"在1966年8月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将林彪置于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二位,  相似文献   

19.
全国出版工作会议闭幕后,我访问了文化部党组成员、出版局局长边春光同志,请他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贯彻全国出版工作会议的精神和努力开创社会主义出版工作新局面的问题。出版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我们的谈话是从关于这次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会议的重要性开始的。春光同志说,粉碎“四人帮”以来,我们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出版工作会议。第一次会议是一九七七年底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根据拨乱反正的需要,及时地推倒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强加在出版工作头上的两个反革命估计,  相似文献   

20.
胡耀邦同志非常重视档案工作,1980年2月14日在审核《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档案局关于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时提出了重要论断:“做好档案工作,不仅是当前工作的需要,而且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近读戴煌《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一书,对胡耀邦同志的这个重要论断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可以说这个重要论断的形成和提出,是基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档案工作的破坏、平反冤假错案、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两个凡是”严重束缚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胡耀帮同志的档案工作情结,从《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