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趣闻     
在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观察"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实验中,书中用捆绑鱼鳍、做模拟鱼等实验方法来研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不仅难于操作,同时实验现象不易观察。我采用对鱼的不同鳍进行局部麻醉的方法,使鱼体局部神经传导阻滞,被麻醉的鳍在短时间内停止摆动,这样观察鱼鳍的作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TOP10为什么     
1 为什么鲨鱼有很大的鱼翅而其他鱼没有?(提问者:上海市宝山区盛桥中心小学五年纪 余金歌) 严格意义上说这个问题本身并不成立,因为鱼翅是软骨鱼类鱼鳍的干制品,而鲨鱼的鱼鳍并不算大.海洋里鱼鳍大的鱼类多了去了,比如飞鱼、翻车鱼,但它们的鱼鳍不会被做成鱼翅.在软骨鱼类中,鲨鱼的鱼鳍同样不算大,鳐鱼、鲼鱼就具备比鲨鱼更大的鱼鳍.所谓的极品鱼翅,更多是用鳐鱼的鱼鳍加工制作而成.其实,鱼翅只是由鱼鳍制作而成的干制品,并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中,提供了几个探究的思路:①直接观察。这个方法显然不行,因为鱼在运动时几个鳍同时摆动,不能看出每个鳍的作用。②剪掉鱼鳍。这种方法虽然效果很好,但对鱼造成的伤害太大了,不符合新课程关爱生命、热爱动物的理念。③制作模型。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但由于制作过程较复杂,需要时间也比较多,且学生制作水平差异比较大,此方法在当前课时较紧张的情况下不具有操作性。④捆扎鱼鳍。  相似文献   

4.
“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方案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生物学八年级教材中"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提出实验改进方案并补充讨论问题,从而突出实验现象,以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有效解决实验难点。  相似文献   

5.
师(分发给每四人为一组的学生首次探究的材料:玻璃水槽一只,内置鲫鱼一条,鱼饵三小包):你们想探究鱼有哪些特征吗?生甲组(目不转睛地看着鲫鱼吐泡泡):我们想知道鱼是怎样呼吸的?生乙组(津津有味地撒放鱼饵):我们想知道鱼是怎样吃食的?生丙组(试探着用手揪鱼鳍):我们想知道鱼是怎么游动的?……师(分发再次探究的材料:镊子、剪刀、解剖盆和若干条细线):在探究过程中,你们想用这些东西帮助探究什么吗?生甲组(用镊子掀开鱼的腮盖):探究鱼腮的构造。生乙组(用细线分别捆绑鱼的尾鳍、背鳍、臀鳍、腹鳍、胸鳍):探究各种鱼鳍在鱼游动中的作用。生丙…  相似文献   

6.
以怎样让学生了解鱼鳍的作用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为例,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规范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假说,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等.阐述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使鱼标本在药液中呈现出栩栩如生的姿态的关键,是如何使鱼鳍完全展开。笔者通过实践,摸索出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现扼要介绍如下: 1.准备标本缸三个(依欲制作的标本大小而定);甲醋溶液10%、6%、4%各适量(用量的测度见后文);镊子;注射器;生命力强的活鱼。  相似文献   

8.
田力 《生物学教学》2005,30(5):47-48
1教学准备 1.1教材分析“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是在学生认识了水中各种鱼的基础上,做的一个探究性实验活动,目的使学生真正认识和体会鱼类的主要运动器官——鳍,在鱼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科学实验方法的严谨和科学性,帮助学生走近科学、树立探究生命奥秘的信心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永 《生物学教学》2011,36(3):63-63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是苏科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的一个学生探究实验,该实验是本节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该探究活动,能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明确探究性学习的各个步骤,培养学生的强烈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0.
实验简析
  本实验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学会采取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确立一种“关注自然、关爱生命,与自然中的生命和谐共生”的理念,进而学会运用探究法来探索自然界生命活动的现象及其生命活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以"鱼浮灵"作为探究对象,利用溶解氧传感器和pH传感器对"鱼浮灵"增氧原理进行了实验探究.结果发现,"鱼浮灵"中碳酸钠溶于水显碱性,碱性条件能促进H2O2的分解,从而达到缓解水体缺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有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很多实验教师由于受动物保护主义思潮及“无血实验”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只引导学生按教材上的探究实验方法进行模拟实验,而没有进行动物实验。这种做法既违背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又背离了新课改的美好理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实验教师存在以下几个认识误区。首先对新教材的理解存在误区。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创造性教学空间,教师不是要照本宣科,而是要利用个人的优势发挥这个空间,创造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如八…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有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很多实验教师由于受动物保护主义思潮及“无血实验”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只引导学生按教材上的探究实验方法进行模拟实验,而没有进行动物实验。这种做法既违背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又背离了新课改的美好理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实验教师存在下几个认识误区。首先对新教材的理解存在误区。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创造性教学空间。教师不是要照本宣科,而是要利用个人的优势发挥这个空间,创造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如…  相似文献   

14.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鱼的运动,了解鱼鳍的作用 实验材料:活鲫鱼3条、玻璃缸、剪刀、水。 方法步骤:把3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丙3只盛有清水的玻璃缸内,先观察它们的运动状态,为下面实验作对照。 首先把甲缸内的鲫鱼剪去胸鳍和腹鳍,放入水中,看它游泳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相似文献   

15.
1 教师准备探究式教学的设计1 .1 选题 :让学生用实验去探究鱼鳍及鳃的功能1 .2 教学目的 :1 .2 .1 用教师设计的课题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 .2 .2 学会一种研究方法———自己提出假设 ,然后用实验去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1 .2 .3 获得有关鱼鳍及鳃的功能知识 ,以及食性的知识。教学重点 :学生的假设与验证。教学难点 :学生的实验验证。实验准备 :在第一堂课上和学生一起研究、确定实验方案 ,即提出假设以及验证假设的方法 ;再根据需要 ,准备物品 ,准备在下一堂课进行实验验证。上过了一个班 ,有了经验 ,再上第二个班 ,可集中在一节课…  相似文献   

16.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鱼的外形、运动及繁殖方式等,并知道鱼类的共同特征和各个鱼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吉庆有余     
制作过程: 1.将各个零件沿轮廓线剪下,先将鱼零件沿虚线折叠,再将鱼尾、鱼鳍分别粘好。 2.将小孩子零件沿虚线折叠,粘贴在鱼身上即可。 吉庆有余@王彬  相似文献   

18.
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所谓"欲"是指人对学习的兴趣,一种内在的渴求学习的驱动力.给人几条鱼,不如教给人钓鱼的方法,但假如一个人没有吃鱼的兴趣与胃口,纵然掌握了各种钓鱼的方法,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但一个对吃鱼有极大兴趣的人,即便不会钓鱼,也会想尽各种方法去得到鱼.所以,决定一个人是否能适应信息社会,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方法的获取,更在于有没有内在的驱动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想学的浓厚爱好,促使他们自主探究学习呢?根据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鱼的外形、运动及繁殖方式等,并知道鱼类的共同特征和各个鱼鳍的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  相似文献   

20.
在制作鱼类标本时,为呈现出活体时的自然状态,对鱼进行展鳍,提高了鱼类标本的质量。一、展鳍浸制法和步骤: 1.将活鱼刺死,放在清水中。 2.取出鱼体,用镊子轻轻地展开收缩的鱼鳍,使鱼鳍显出活态时的形态;用干棉球把鳍条和关节部份的水沾干,再把熔化的蜡涂在鳍条和关节部分,用蜡把鳍逐个包起来。 3.待蜡完全冷却后,把鱼置于8%的甲醛溶液中,轻轻剥去鳍周围的蜡。再泡半小时。这样,鱼鳍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