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人生信仰的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生信仰的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的应有关切是生命教育的两大问题.人生信仰可以帮助个体珍惜身体、诗化生活和升华生命.在考虑生命教育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关切生命教育的意义本质及符合生命教育本质的活泼形式,反对"放养"式、"饲养"式和"圈养"式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育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传统教育对“生命”的漠视,具体到语文教育中,表现为语文教学人文性、实践性、情感性的缺失。语文学科与生命教育有着不解之缘。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社会现实的强烈呼唤,更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海燕 《教育》2012,(24):47-48
"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育,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王学风说。直面现实中的学校生命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4.
如何培养大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为目前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一系列的大学生伤害和自我伤害的情况,人们不得不把大学生的生命情感教育问题,作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何为生命情感教育,如何进行生命情感教育,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教师文化是教师教育生活的"意义"网络.具有生命诉求的教师文化,要求教育主体在交互活动中充分展示自由个性,追求卓越,体现生命的本真内涵.对教师文化生命品性的探寻,需要在教育活动中探索生命意义,在教育过程中启迪生命智慧,在教育目标中体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6.
全面发展教育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四育"是身心和谐发展、真善美人格完美统一的要求,为生命发展所设计,但现实中的教育却偏离生命,疏远甚至遮蔽生命.因此,必须把全面发展的教育置于生命的视野中进行反思和重构,寻找教育的生命"家园",走向教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7.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在教育中关注生命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化学是一门与生命密切相关的课程,本文分别从元素化合物的角度、化学实验的角度以及化学史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通过化学生命教育的研究,可使青少年通过化学学习热爱生命、珍惜和保护生命,提高学生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对生命的认识,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命是教育的基础,6-12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这时期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如今“生命教育”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使教师不得不意识都生命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使学生正确地认知生命,关注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提高学生爱护生命的意识,感受生命的价值,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幸福感的人。  相似文献   

9.
人是实践的生命价值存在,教育实践是实践的一种具体方式.教育实践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活动,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成长途径.教育主体参与教育实践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生命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生命成长与生命价值提升的过程,就是师生生命本质实现、确证、生成与彰显的过程.教育实践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品性,它坚持教育主体的生命立场,以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为旨趣,注重生命生成与关怀生命,追求教育主体生命成长和生命世界的丰盈,彰显出丰富的生命特性和浓厚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是一种哲学概念.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在生命化的教学活动中授以学生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培养生存能力的教育.生命教育应该是指向每一个人,尊重人的个性,教师应该是具有爱心,积极投入教学,看到生命力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教育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教育是现代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高中地理,是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为一体的学科,更要在教学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使学生关注生命,尊重自然,珍惜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本文旨在从生命教育的视角透视高中地理教学,提出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以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生命,已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在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以期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生命与死亡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教育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是生命关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说到底是对生命真谛的探究,加强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从而树立起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令人痛心的是,当前还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学生生命意识淡漠,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甚至遇到一点挫折和打击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导致他们自杀的原因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属于问题严重到无法面对这个世界而不得不要终结生命的地步。生命之花,瞬间凋落;警钟在耳,发人…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既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煤炭行业特点在技校中开展生命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加强生命与安全教育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必须有针对性地在煤炭技校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赏识教育?周弘认为"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是肯定的教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性,不允许学生失败犯错误,结果使学生害怕失败,害怕犯错误,反而扩大差异,造成更多的失败,教师不得不接受.痛定思痛,充分运用赏识教育来激励学生,就成为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近日,"警民直通车一上海"发布微博称: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林某仅因为生活琐事而心存不满,竟用剧毒化合物毒死同学,这样的冷面铁心令人唏嘘。但穿透事情背后,我们不难发现,生命教育是个不得不重视的话题。生命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语文学科是落实生命教育的显性学科,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  相似文献   

17.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受"工具性价值"思维的影响,在教育中,即便是在幼儿园教育中,把人当作工具,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遗忘与漠视生命的现象.生命化教育要求我们要直面儿童的生命,直面儿童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尊重每个生命,为每个生命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是当今教育理论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是教育理论研究的新的视阈.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大多是从个体生命的角度,提出生命教育应当关注和舒展学生的个体生命,要真正实现生命教育这一理想,必须在更为宏观的视野下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推进生命教育理论的发展.通过对人之生命的历时和共时形态的考察,我们认为走向“类生命”是生命教育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准确理解生命教育中"生命"的内涵,是关系生命教育成败的关键.生命教育是个大课堂,正确体悟其课堂精神是实施生命教育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命意蕴,使知识学习与人生价值相互贯通,促进学生身心灵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强高职学生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高职体育学科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有:在健康课中进行生命认知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在课堂中进行生存技能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应对紧急危险能力: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情感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培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