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时代,新媒体、社交媒体的到来,传统媒体中的议题设置功能被重新检验。垂直媒体的权利逐渐向水平媒体转移,传统媒体提供议题设置的第一层议题对象,而社交媒体提供第二层属性,二者可能在主题上达成共识,但在属性上存在分歧。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传统媒体如何通过议题设置让新闻舆论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本文以福建省的媒体议题设置为对象,分析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中进行传统媒体议题设置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本期议题集中于新媒体的新问题和传统媒体的老问题。在新媒体方面,主要介绍有关社交媒体的几项研究。有探讨社交媒体的使用状况与社交媒体的网络异质性及其观点极化三者之间的联系,有通过对海量推特信息的大数据研究,来探讨推特传播的影响力、修辞对提高推特转发率的作用,有调查分析记者的推特使用以及与公众推特使用的关系。在传统媒体方面,选介的三篇文章分别围绕灾难报道、责任报道和政治新闻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论证。这些文章研究方法各异,对各自领域的争  相似文献   

3.
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面临着社交媒体上信息过剩与优质信息匮乏并存;面临如何处理遇难者生前在网络上的信息的尴尬;传统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如何在社交媒体时代更具竞争力;突发事件报道面临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伦理的冲突等新问题。今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发展方向和可尝试的路径:媒体突发事件报道应该对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进行核实;谨慎公开遇难者生前的网络信息;传统媒体应该在内容和渠道两方面上努力,寻求突破困境之路;突发事件报道应更多地聚焦于突发事件本身。  相似文献   

4.
刘可嘉 《视听》2016,(11):154-15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思维语境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就是用户思维,强调信息在社交网络传播中所产生的价值。在社交媒体方面,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会大大提高新闻的传播效率,丰富新闻的内容,给社交媒体带来积极的影响。所以,传统媒体记者在互联网思维语境下报道新闻、解读新闻是作为一个专业记者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互联网思维的特性及其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变化,探讨传统媒体记者如何适应网络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5.
帕克认为,新闻作为一种知识类型,其功能在于"促使人们讨论"。沿着这一知识社会学视角来考察网络时代报道庭审的新闻实践发现,虽然传统媒体的新闻实践逐渐受到自媒体、社交媒体的冲击和稀释,但整体的新闻实践却丰富了起来,更重要的是,人们因网络技术摆脱时空束缚得以更多地参与到可视的公共交往中去,而网络时代下的庭审报道正逐渐趋向于以核实事实、阐释事实、探讨多元议题、反思新闻生产等实践积极促成公共交往。  相似文献   

6.
数字时代中需对议程设置理论重新检验,结合唐纳德·肖教授的访谈和新近研究成果发现,垂直媒体的权力逐渐向水平媒体转移,社会化媒体强调议题时从传统媒体中借鉴背景内容,议程设置理论正吸纳所有媒体。传统媒体提供议程设置的第一层议题对象,而社交媒体提供第二层属性,二者可能在主题上达成共识,但在属性上存在分歧。议题融合中同时融合了主题和属性。反向议程设置中新闻记者对实际或想象的公共利益做出应对,公众议程获得关注,普通公众凭借社交媒体获得赋权。议程设置可用于测量社会稳定,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间的共识系数可作为参照,"导向需求"理论在社交媒体中依旧适用。  相似文献   

7.
朱佩 《传媒》2016,(5):66-67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受到社交媒体的巨大冲击,然而,Twitter、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的数量巨大、内容繁杂、真假难辨的信息,仍然需要传统媒体进行“把关”(Gatekeeping),通过反复核实、汇总提炼,将社交媒体中嘈杂的内容,转化为新闻事实呈现给受众.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过程中融入了社交媒体的元素,使得新闻产品与受众的接近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8.
王琳珂 《今传媒》2016,(12):41-42
央视新闻的一条微博引发了公众的质疑,质疑声不断的背后是传统媒体的积极发声,及时辟谣,才使公众走向了正确的舆论方向.社会化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应把握好自身优势和社交媒体所带来的机遇,在灾难性突发新闻报道中主动发声,做好新闻作品的同时,主动设置议题,为公众还原事实,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9.
周叶飞  汤伟军 《新闻传播》2013,(12):229-230
媒体间的竞争重心从新闻逐渐让渡到观点,这是近年来媒体间攻守的常规策略,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以及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日趋交互语境的加强,如传统媒体开设加V微博、微信推送,甚至二维码技术的运用,新闻评论自有其突破原有格局的理论愿景,如时效、独家,甚至突破传统媒体的发言界限。但是,社交媒体环境下,舆情的非理性、信息的碎片化与失实,乃至于网络舆论对现实世界的重构与改写,都在不同的维度影响着评论  相似文献   

10.
叶俊 《传媒》2016,(6):89-91
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时效性、互动性的优势已逝。社交媒体的用户不断发布各种信息,那么,经由社交媒体发布的信息是否属于新闻?谁拥有报道新闻的权利?社交媒体究竟是作为媒体的工具存在,还是作为媒体的竞争对手存在?在热议“自媒体”“全民皆记者”时,首先应该对这些前提加以分析。本文以《美国新闻评论》的几篇学术争议文章加以剖析,并指出,以Twitter和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属于媒体范畴,具备生产新闻的资质。同时也提出,微博等社交媒体要想真正扮演好媒体角色,必须加强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秋季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由社交媒体组织发起并积极跟踪报道,相比之下,美国传统主流媒体表现颇为被动,在运动初起时并不重视。总的来看,传统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呈现由弱变强的趋势,这是美国传统媒体运作模式的特点与缺陷使然。从"阿拉伯之春"到"美国之秋",网络媒体(社交媒体、视频网站)上位,以快捷的传播成为人们的首选信息源,并成为社会集体行动的组织者。面对这一现实,传统媒体需要加强议题设置、强调理性化表达、深挖报道深度,方能在现代传播中继续担当"船桥上的瞭望者"。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媒体与受众之间议程设置发生深刻变化,由传统媒体为受众设置议程,变为受众与媒体双向互动设置议程.《南方日报》关于广州城市文物建筑保护系列报道,就是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共同进行议程设置的新尝试:传统媒体从社交媒体中筛选出一系列最终影响事态发展的议题,引导舆论向理性、建设性方向发展,最终影响政府议程,促成了政府决策的出台.  相似文献   

13.
张帆  李辉 《新闻界》2013,(17):21-24
框架理论被引入到新闻传播领域后对新闻媒体的议题设置以及受众对接受新闻事件及其认知的固有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新媒体在新闻建构中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传统媒体对客观事实的建构方式。从框架理论和新闻叙事两个层面着手分析媒体的新闻建构过程,展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客观事实的建构,从而分析新闻事件中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报道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虹 《新闻传播》2023,(23):106-108
本文以融媒体新闻编辑的创新实践为中心,探讨了当今行业趋势下新闻编辑的专业素养、创新策略、优化用户体验的实践和社交媒体整合与营销实践等议题。通过借鉴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形式并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增强融媒体新闻的表达力,新闻编辑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行业环境,并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体验。优化用户体验的做法包括设计响应式网页、个性化推荐等,以满足不同终端设备和用户需求。此外,社交媒体整合与营销实践可以通过实时报道、互动和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5,(21):42-45
<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公民能够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自主发布所见所闻的一手新闻事件,传统的新闻媒体受到了来自公民新闻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专业媒体开始借助报道的全面性和深刻性等优势与公民新闻相抗衡。面对来自公民新闻的挑战,传统媒体在发挥传统媒体报道优势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新闻的报道和呈现方式。调查性报道是最能体现媒体职业技能与素养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调查性报道多以社会的重大或热点事件为报道对象,常常涉及较晦涩难懂的专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的传播随新媒体技术迭代升级呈现出巨大变革,打破了健康传播倚重传统媒体的格局,健康信息传播由以精英主导的单向度线性传播模式转向双向交互模式。传统媒体中健康传播日渐式微,社交媒体获知健康信息趋向常态化。社交媒体语境下,健康信息传播中数字代际鸿沟、健康信息谣言频发、严肃议题软化等现存问题不容忽视。规范社交媒体对健康信息的传播,无疑是亟须回应的重要现实议题。本文旨在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事件的梳理,找寻社交媒体在健康信息传播中的现实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更好利用社交媒体传递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17.
国际主流媒体在社交媒体时代不断调整媒介在新闻生产中的定位,经历了“新闻把关人”——“新闻看门人”——“新闻策展人”三个阶段.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国际主流传统媒体主导的新闻传播方式正逐渐被瓦解,在社交媒体环境中,新闻业从新闻生产过程到新闻内容呈现、受众消费方式,甚至新闻工作者角色都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将印刷版和网络版打包提供给读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对传统媒体网站新闻内容的借鉴与创新,可以通过借鉴传统媒体网站网络文本的写法组织新闻素材.采用数据库式新闻报道方式.营造自身新闻的立体报道思维:还可以从网站讨论帖中提炼报道议题,设立有特色的报网互动栏目和专刊.使内容资源共享.从而设置新闻议题和栏目建立多维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受到挑战。传统媒体需要转型,适应数字化时代,才能保持竞争力。同时,随着读者年龄结构的变化,对新闻、信息、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如果不转型,就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本文从传统媒体文化新闻传播的角度入手,探索在融媒体转型背景下,传统报纸媒体应如何应对多变的传播环境,构建融媒体传播背景下的新型文化新闻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20.
当微信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传统媒体亦纷纷入驻微信公众平台,媒体微信公众号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较传统媒体已有很大改变:新闻选材和内容制作主要依靠整合编辑,媒体微信公众号在选择报道的新闻议题时应突出接近性;微信新闻标题制作应遵循以下原则:关键词+中长标题;多运用悬疑句式以增强吸引力;强调情感倾向,努力贴近读者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