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认知革命虽然使教学系统设计技术否定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假设,但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范式转变,即,皆主张认知和学习是表征和反映真实的客观现实的过程,都持“客观主义”的态度。社会建构论认为知识产生于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之中,强调学习者在理解社会环境和赋予信息以特殊意义方面的积极作用。评析社会建构论学习观内涵,将之引入英语教学,展示出社会建构论学习观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观和英语教学策略的新转变。  相似文献   

2.
知识观与教学观密切相关,不同的知识观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观。我国目前的知识观在正发生着重大变化,从重视知识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走向重视知识的建构性、个体性与情境性。知识观的变化必然带来教学观的变化,教学观的变化也必然反映知识观变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知识和信念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样教师知识观和教师信念之间也存在着关系,作为第二种形式的知识在进入第三种形式后,又可能转化为知识观和最高级的信念———信仰。这时候信念将发挥两种作用,一种是信念在个体选择知识观的时候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一种是将知识观转化成最高级的信念,即信仰。所以信念对知识观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目前我们除了树立与新课标相适应的知识观以外,重点是培养教师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张帆 《科教文汇》2010,(28):26-27
知识观在教学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同的知识观影响着整个教学的每个环节,影响着知识在教学活动的传递结果。而教学评价是了解知识传递情况的有效依据。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给人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使人们对于教学的审视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单一的、普遍的、没有个性的教学评价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社会对于人才评价的需求,教学评价需要变革,多样化的、灵活的、关注学生差异的教学评价更能适应新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5.
“知识人”假定的社会基础与理念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化和知识观的当代发展从不同的层面昭示:人、知识和社会三者在知识社会的发展中是内在统一和不可分割的。知识社会的发展为“知识人”假定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知识观的当代发展为“知识人”假定提供了崭新的理念基础。“知识人”的理论假设作为知识社会的社会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人性基础渐显端倪。  相似文献   

6.
杨攀科 《科教文汇》2007,(2X):135-135,137
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看法和态度,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化学领域知识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化学教师的角色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在新的知识观下进行角色转换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化学教师应定位为:课堂教学的启发引导者,由“照本宣科”转变为课堂上的共同学习者,沟通交流与理解支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看法和态度,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化学领域知识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化学教师的角色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在新的知识观下进行角色转换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化学教师应定位为:课堂教学的启发引导者,由"照本宣科"转变为课堂上的共同学习者,沟通交流与理解支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戴运红 《大众科技》2013,(4):192-194
建构主义是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的重要派别,有其自身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建构主义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广大英语教师教学有很深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知识观由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引起了课程观与课程资源观的变革。新的课程与课程资源观凸显了“教师即课程”的价值,使教师成为一种“活”的课程资源。教师课程资源价值实现的重要主体条件有:教师要树立积极的课程参与意识;教师要成为反思实践者;教师要与学生结成良好的师生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知识观由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引起了课程观与课程资源观的变革。新的课程与课程资源观凸显了"教师即课程"的价值,使教师成为一种"活"的课程资源。教师课程资源价值实现的重要主体条件有:教师要树立积极的课程参与意识;教师要成为反思实践者;教师要与学生结成良好的师生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钟积奎  杨小华 《现代情报》2010,30(5):28-29,33
知识转化是实现学习过程目标的关键。论述建构主义学习过程,提出并诠释建构主义学习过程的知识转化模式。探讨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并以《文献检索和利用课》中"文献观"学习过程的知识转化予以印证,以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赋予知识转化研究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与人文知识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晖  高营 《科教文汇》2010,(34):30-31
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以"人文教育与文化自觉"为主题,表示人文知识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走到了当代科学的前沿。人文知识与教育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初步探索了知识观与教育的关系,何谓人文学科知识观,以及人文知识观的本质和使命等方面的内容。在号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对人文知识的理解尤为重要。人文知识观和人文教育关系到人的素质结构的完善,倘若在人的发展中缺失了人文素质,则人的全面发展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3.
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认识,由此而引发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分类,形成了各门类学科。本文就知识观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简述“做中学”的理论依据和价值体现的基础上,文章针对在农村学校“做中学”的开展:(1)描述了开展的基础;(2)指出了遇到的问题;(3)提出了模式。最后指出了项目开展所取得的成果:建立了新教师观、新学生观、新知识观和新课程观。  相似文献   

15.
儿童话语权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赋予儿童的权利,是儿童行使参与权的核心。在传统游戏活动和区角游戏活动中,儿童话语权有着不同的体现程度和体现方式。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中,我们只有摒弃传统游戏中传统的游戏观和儿童观,呼唤儿童话语及话语权的回归,儿童才能用多元的表达方式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并真正地体现出其话语权的真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儿童话语权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赋予儿童的权利,是儿童行使参与权的核心。在传统游戏活动和区角游戏活动中,儿童话语权有着不同的体现程度和体现方式。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中,我们只有摒弃传统游戏中传统的游戏观和儿童观,呼唤儿童话语及话语权的回归,儿童才能用多元的表达方式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并真正地体现出其话语权的真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引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从而传承实践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形成和发展的规定性,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本体论基础;新的知识观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的观构成了实践教学的价值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多类型图书馆作为一定区域内的图书馆集群,其外部组成结构和内部知识流动均具有知识生态种群的特征.以知识生态观为指导,从系统观、平衡观、人本现、互动观和循环现等视角分析了多类型图书馆集群的发展战略,从构建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加强集群管理、建立协调委员会等方面探讨了多类型图书馆集群战略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9.
湛正群  李非 《情报杂志》2006,25(8):18-21
相对于行业定位观和资源基础观而言,知识基础观采用了一个更为开放和动态的视角来解释企业。知识基础观认为企业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占有个人知识并通过整合、扩散、创新来产生有价值的新知识,从而形成竞争优势。企业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是企业内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根植于企业的情境之中,具有难以模仿、难以转移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从课程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可以把课程分为“作为事实的课程”和“作为实践的课程”两大类。作为事实的课程是基于“知识是客观的”这样一种认识论,作为实践的课程观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知识观基础之上。作为事实的课程观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虽然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已不适应当今教育的需求。作为实践的课程观作为新生事物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