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王珊珊 《海外英语》2012,(3):282+284
时间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任何文化和人类的活动都可以体现在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和认识上,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时间取向。该文分析了中西文化时间取向的差异,探讨了其对跨文化交际影响,并提出了减少交际障碍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时间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任何文化和人类的活动都可以体现在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和认识上,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时间取向。文章具体探讨和分析了中西时间取向的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少交际障碍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时间语初探     
非言语交流中,还存在着一种时间语交流形式。它以时间传递信息,渗透在人际交流的各个领域。由于时间不能直接刺激人的感官,因此用时间传递信息这一形式也就很少引起人们注意。时间语的提出,将帮助人们了解言语交流和其他非言语交流没有表达的内容,填补非言语交流中时间语研究的空白。本文用大量事实证明了时间语的存在,论述了时间语的概念、特点和类型,并指出其功能。  相似文献   

4.
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是传统的时间二分法,以此为据,可以说《边城》里的人们跳出了客观时间的限制,活在自己的主观时间里。而正因为这种特殊的时间感,使得《边城》更具有了一种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广告是一种促销工具,也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工具。饮料广告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饮料广告语的好坏对公众的心理认同及购买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广告商来说,在进行广告本土推广的时候,当地的文化因素不得不考虑。时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任何文化和人类活动都可以体现在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和认识上,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时间取向。时间取向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不同文化的底蕴,并且在人们言语传输中和行为命令的传达过程中有深远影响。本文选取时间取向这一文化层面分析中美饮料广告语的一些实质差异,向人们揭示不同时间取向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中,自由时间是非劳动时间,是扣除了必要生理需要时间之后的非劳动时间,因为生理需要时间的非劳动性而将之归入自由时间领域是对马克思相关界定的误读与误解。自由时间是休闲时间,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使用休闲字眼,但他关于人们在自由时间中所从事的自由活动的相关论述是对休闲的最好诠释。当然,自由时间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发展时间。马克思的理论旨趣在于探求一切人自由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实现途径,休闲的自由并不等于无的放矢,自由的休闲活动必须渗透主体精神,彰显人的自我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7.
建立科学的时间计量系统是描述物质运动时间性的前提。古代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时间的概念,而后人们对时间计量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时间计量系统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古代的时间计量系统、世界时、历书时、原子时、协调世界时。现代科学研究一方面给时间计量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提高时间计量精度创造了条件。目前,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时间计量仍在朝着高精度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立科学的时间计量系统是描述物质运动时间性的前提.古代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时间的概念,而后人们对时间计量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时间计量系统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古代的时间计量系统、世界时、历书时、原子时、协调世界时.现代科学研究一方面给时间计量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提高时间计量精度创造了条件.目前,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时间计量仍在朝着高精度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时间的隐喻     
本文通过对"时间"和"空间"两个词语在英汉环境中的区别,以及对其它类似词组的分析,阐述了人们对时间的普遍认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时间观亘古有之,但不同社会,不同化的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和运用是不相同的。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建构、反应和解释的学科就是时间学,据研究,在化时间观里,非正式时间最能导致化冲突。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Lakoff and Johnson的时间理论分析了汉语时间中的空间隐喻,主要对汉语时间词中的"前"和"后"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并指出:汉语中,未来的时间在人们的前面,过去的时间在人们的后面;"前途"不是时间,只是在位置上处于未来。汉语时间词中的"前"、"后"按照时间流向和序列来确定。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主要方面,时间作为非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信息传递也深受其影响。时间在交际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任何文化和人类的活动都可以体现在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和认识上。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时间取向,所以如何对待时间及如何使用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本文结合大量实例进一步论证中美时间观差异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3.
时间语初探     
非言语交流中,还存在着一种时间语交流形式,它以时间传递信息,渗透在人际交流的各个领域,由于时间不能直接刺激人的感官,因此,用时间传递信息这一形式也就很少引起人们注意,时间语的提出,将寿命人们了解言语交流和其他非言语交流没有表达的内容,填补非言语交流中时间语研究的空白,本用大量事实证明了时间语的存在,论述了时间语的概念,特点和类型,并指出其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了时间感知和运转的方式.结论:(1)金钱心理帐户的研究准则适用于对时间分配决策的研究;(2)人们如同拥有金钱心理账户一样,拥有时间的心理账户.  相似文献   

15.
时间复句在中英文中都大量存在,人们对其也进行了不少的研究,但是有关时间复句的对比研究却很少,本文通过大量的语料调查,从时间复句的构成、分布、时间顺序等方面及其制约因素对英汉复句进行了对比研究。英汉时间复句有其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本文重点研究对比其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的判断和决策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如果缺乏充裕的时间,人们就会产生时间压力感,时间压力会影响决策者的决策质量、决策信心、决策策略的选择等方面,其影响的大小与决策者对时间压力情境的评价、所引起的状态的性质(如时间压力、时间应激)、任务的结构和任务的总目标有关。未来研究需要从决策者的角度来界定时间压力,重视在不同的时间压力情境中情绪状态对决策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们使用的自然语言同时具有精确和模糊两种属性,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普遍存在着,人们会在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在使用精确语言的同时人们也不知不觉地使用着模糊语言。目前,模糊语言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时间模糊语就是英汉模糊语言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人们出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在不同的语境下,时间模糊语发挥着时间精确语无法达到的表达效果。在适当的语境下,一些时间模糊语的使用会使表达更贴切、更得体。  相似文献   

18.
最早被人们留意到可以用来显示时间的,是太阳和月亮的起落.在中国,远古时代就有了用太阳阴影计时的日晷,欧洲也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发明了日晷。时间一词源于印欧语系中的“时”一词.它有“分割”和“划分”的意思,人们把连续的时间划分成小时、分钟这种可以计算和描述的片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社会总产品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还要靠增加社会劳动时间,因此,我国目前尚不具备缩短劳动时间的物质条件,并且缺乏管理人们在闲暇时间活动的经验。在不具备物质条件和管理条件的情况下就贸然缩短劳动时间,人们在多余的闲暇时间里的活动就有可能向消极方面发展。当前可以考虑先对某些有害劳动者健康的工作岗位缩短劳动时间,注意处理好缩短劳动时间与劳动保护、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们使用的自然语言同时具有精确和模糊两种属性,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普遍存在着,人们会在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在使用精确语言的同时人们也不知不觉地使用着模糊语言.目前,模糊语言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时间模糊语就是英汉模糊语言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人们出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在不同的语境下,时间模糊语发挥着时间精确语无法达到的表达效果.在适当的语境下,一些时间模糊语的使用会使表达更贴切、更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