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公司与华纳公司兼并成立后,其有线电视部门在短短的一年内就跃居美国有线电视业第二位。时代华纳公司进而兼并了特纳传播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新时代华纳不断地扩充实力,终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娱乐传播公司。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在2002年第一季度的亏损竟然高达542亿美元,创下美国历史上季度亏损的最高纪录。麦肯锡等对兼并做过细致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业绩不佳的公司兼并后状况依然不佳,而大部分有实力的公司则出现衰退。这个结果也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今天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中后期,美国、西欧、日本等西方国家的出版业相继进入“电子化时代”,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这些特点是:1、超级出版公司不断出现近年来,西方国家的出版公司不断向外拓展,进行大规模的兼并活动,兼并金额少则几千万美元,多则几十亿美元。1989年,英国出版巨头马克斯韦尔以26.4亿美元兼并了美国的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同年,法国阿歇待出版公司先后出资4.48亿和7.18亿美元,兼并了美国两家出版公司。日前,世界上已有7家年营业额在30亿美元以上的超级出版公司,其中位居榜首的是美国的时代沃纳公司(年营业额为76.4亿美元),其次是德国的贝特尔斯曼公  相似文献   

3.
海外简讯     
据美国《出版商周刊》报道,截止到1999年6月30日,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在98/99财政年度中,营业额增长了13.2%,达到260亿马克(约147亿美元)。如果将贝塔斯曼占一半股份的“欧洲电视”的营业额计算进去,总营业额达到164亿美元。以塔斯曼营业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两项兼并,即对美国兰登书屋和德国施普林格的兼并。如果不将该两项兼并后的营业额计算在内、集团营业额的增长仅为5%。  相似文献   

4.
新闻资料     
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是由时代公司先后兼并收购华纳兄弟公司和特纳广播公司后形成的。 时代公司始建于1923年,创办者是两个大学生亨利·卢斯和布里顿·哈登。最初,他们发行一份新闻类的周刊,然后又创办了有关生活、人物和体育等方面的其它杂志。作为杂志出版、新闻报道和图片新闻的先驱,他们对整个20世纪新闻  相似文献   

5.
由于近期广告市场的低迷 ,西方传媒公司在亚洲出版的杂志近日纷纷以缩减规模、裁员等行动来应对亏损。时代公司在亚洲的出版业务举步维艰 ,不得不出售 90年代初买下的许多股份。出版《亚洲华尔街日报》及《远东经济评论》的道·琼斯公司在过去 6个月中通过一系列裁员削减了亚洲  相似文献   

6.
分拆后的新闻集团,最近迎来了其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美国东南资产管理公司宣布的该收购交易显示,其本次共收购了新闻集团2380万股B类股,每股收购价格为16.72美元,以此计算该交易价值为大约3.97亿美元。
  外媒报道称,东南资产收购了11.9%的新闻集团股份,成为除董事长鲁珀特·默多克及其家族基金以外的新闻集团最大股东。根据Factset提供的数据,董事长默多克和他的家族基金共同持有新闻集团39.4%的有投票权的股份。  相似文献   

7.
郦辛 《网络传播》2006,(2):32-33
纽约时报买下About.com,4.18亿美元;华尔街日报所属的道琼斯买下MarketWatch,5.19亿美元;时代华纳的美国在线买下Weblogs公司,2500万美元;默多克买下MySpace.com,5.8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据维罗尼斯及舒勒的《信息工业交易报告》,1996年图书行业间的合并和收购额达到了18亿美元,几乎是1995年6.37亿美元的3倍。1995年平均收购额从3800万美元上升到1.4亿美元。1996年最令人瞩目的收购是皮尔逊公司花了超过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二个公司,即4月份花了5.8亿美元买下了哈伯考林斯教育出版公司,11月花了3.36亿美元买下了普图南·贝克利公司。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世界传媒及娱乐业规模最大的商业集团——美国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 Inc.)代表团来到中国,访问了北京、上海等地,受到了国务院、上海市领导的接见。 1月20日下午,时代—华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行政官李文(Gerald M.Levin)、时代—华纳公司行政主管彼得·伍尔夫(Peter Wolff)以及时代公司亚洲分公司总裁斯第芬·马克伯托(Stephen J.Marcopoto)等一行专程来到复旦大学参观访问。  相似文献   

10.
近来,美国时代公司秉承以大取胜的经营理念,重新调整国际策略,缩小亚洲业务,放弃较小规模的投资,转而寻求其他地区较大规模、较大胆的并购机会。去年,以16亿美元收购英国最大的消费杂志出版商IPC媒体公司。 时代公司国际总裁兼执行官斐普说:“时代将把重心放在收购有规模的企业上。时代已结束少数和策略不相干的业务,我们放弃这些业务,投入能和公司产生更大整合效应的更大规模业务。” 20世纪90年代初期,时代公司瞄准  相似文献   

11.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在最近举办的麦克米兰出版公司产权拍卖会上,派拉蒙传播集团以5.58亿美元将麦克米兰买下。 麦克米兰公司于1869年在纽约成立,是英国出版商在美开设的分公司,1896年脱离母公司成为独立企业。以后发展迅速,通过股票上市筹集资金,陆续购买了60余家出版社、书店、批发商、  相似文献   

12.
数字     
《中国新闻周刊》2014,(33):10-10
1540亿美元 阿里巴巴计划于下月在纽交所上市,彭博社调查的5名分析师预计,其IPO估值将达到1540亿美元。如此,马云拥有该公司8.8%的股份.即218亿美元净资产,成为中国首富。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1月10日宣布,新闻集团将以近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福克斯娱乐集团18%的股份。由于此前已持有福克斯82%的股份,此举意味着新闻集团将完全掌握福克斯的所有权,默多克的媒体帝国得到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兴起以来,世界各大媒体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重组和并购浪潮风起云涌。路透社并购著名图片供给公司维斯钮斯电视新闻社,竞争力陡然增强。美联社收购世界电视新闻社,一举成为与路透社势均力敌的对手。默多克的新闻集团通过不断的投资和兼并,从一家小型的报业公司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传媒集团之一,在世界传媒舞台甚至政治舞台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1996联邦通信法》有关放宽管制、减少控制、开放竞争等政策鼓舞下,以美国媒体集团为代表,又掀起了一轮强劲的并购风潮。迪斯尼公司兼并美国广播公司,维康通讯公司并购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微软公司进行联合,美国在线出资1900亿美元购并世界最大的媒体集团时代华纳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国际信息界、传媒界、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5.
司若 《传媒观察》2004,(5):62-64
美国有线电视服务公司Comcast日前宣布,该公司计划收购沃特·迪斯尼公司。他们为这项恶意收购的出价为每0.78股Comcast股份交换一股迪斯尼股份。照此计算,此次收购的出价为660亿美元,其中包括为迪斯尼公司支付的119亿债务。当Comcast这家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站到迪斯尼股东的面前,要给这家传媒巨头一个《亲密的拥抱》时,无论是华尔街,还是美国的娱乐业,都大为惊撼。一家此前几乎未曾涉足媒体内容的公司,将要成为美国最大的媒体集团,成为米老鼠的新东家,让人感到并购市场之波诡云谲。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每三个美国成年人中,有两个在阅读时代公司的杂志。每个月全球有1.73亿18岁以上的人阅读时代公司的杂志,而次数更是高达3.4亿次。时代公司的杂志已经延伸到了世界各个角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2,(27):52
9月4日,中国大连万达集团在美国西洛杉矶一家AMC电影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告该集团斥资26亿美元正式收购AMC公司。收购完成后,万达集团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影院运营商。发展模式的相似性成为两家公司合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89年,美国书刊业巨头时代公司耗资100亿美元兼并华纳传播公司,成立时代—华纳集团,并随即进行改组。1992年上半年,该集团业绩不佳,广告收入比1991年同期下降3%,仅7.2亿美元(占全国杂志广告收入的20%),因此决心再度改组。其措施如下:1)实行分散化管理,各杂志增设总经理,推行经营利润目标制;2)解散公司的广告部,各杂志独立处理广告业务,由发行人负责;3)雇员收入与经营效益挂钩,实行增值创利分享制度;4)继续调整结构,将抛售部分亏损低利杂志,并创办新刊;5)成立时代多媒体分公司,发展书刊录像、电子杂志、光盘杂志等业务;6)紧缩开支,规定乘飞机只可坐经济舱,业务宴请不予报销,公司内的高级餐厅改为普通快餐厅;7)精简人力,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一个词在互联网界炒得非常热,它是因不久前互联网界几宗并购大案而起:Google 31亿美元现金收购了DoubleClick;微软以60亿美元高价将aQuantive公司纳入了自己的怀中;雅虎宣布以6.8亿美元完成了对Right Media的全部股份收购。在国内,分众传媒以700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55亿美元的股份收购了好耶。被并购的这几家公司的业务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网络广告。  相似文献   

20.
1999年,美国第二大售书网站巴诺网上书店的图书营业额增长211%,达到1.88亿美元,占网站总收入2.025亿美元的93%。在国外的收入翻了一番,为1200万美元。据悉,随着音乐商店、录像店和DVD商店的开办,图书所占的份额将会逐渐缩小。1999年,由于音乐商店的开办,尤其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折扣的上升,使得公司的毛利由1998年的23.1%降至21%。此外,公司用于宣传方面的费用上升了58%,为1.115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贝诺网上书店收购了Enews.com公司32%的股份,成为巴诺网站1000余种杂志的独家经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