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运用方差理论.对水泥强度检验结果的重复性及再现性的误差进行分析,以实现对检验人员、检验仪器设备和检验环境的考核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较少。本文通过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工程实体竖向构件中的应用实践,提出了解决施工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导体带电意味着电子的得失,带电量的多少将受到介质击穿强度的限制,由于这种绝缘性能的限制,导体带电时导体的质量不会因为有限数目的电子得失而明显变化;导体表面只有很小比例的中性原子涉及电子的得失,不必担心电荷分布“由表及里”。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测定两个厂家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强度、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以及结构实体取芯强度,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造成其差异的因素,得出三种强度的相关关系式,找出检测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判定标准之间的切合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指数分解研究:1980-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能源消耗激增对中国环境的破坏性不断加剧,因此通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已刻不容缓。实证结果表明,煤炭是我国能源消费的支柱,煤炭强度改进的幅度低于石油强度改进幅度,强度效应主导了中国煤炭强度和石油强度的变动趋势。由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特征的作用,结构效应无法从整体上对煤炭强度和石油强度改进产生积极影响。1980-2007年强度效应对二者强度改进的贡献分别为127.4%和108%。进一步分析表明,工业部门煤炭强度和石油强度的改进是我国能源效率提升的主因。有鉴于此,应该对工业部门的节能技术进步给予倾斜性的制度安排;协调电价与煤价的关系,加速煤炭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冬期施工管理中主要存在除冻剂的使用及质量控制、混凝土强度等级、测温工作、受冻临界强度检验等方面问题。章结合工程质量检验实际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具有不连续强度,建议用不连续强度而不是用极限载荷来作为钢筋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另外,不连续强度可以和混凝土疲劳极限强度建立一定的确定关系,并可以从混凝土的疲劳中找出不连续强度的客观定义。  相似文献   

8.
强度是混凝土最主要的指标,用28天标准养护混凝土强度来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施工的需求, 如何快速、可靠地推定混凝土的潜在强度,对于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节约水泥、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混凝土现代化施工必须研究解决这一重大问题。在我国,混凝土促凝压蒸法一小时快速推定混凝土强度技术已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和水利部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成功,并通过交通科技局水利电力建设总局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9.
砌体强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是块材强度,块材湿润程度,瓦工砌筑水平以及温度的影响,为保证砌体强度,必须重视这三方面因素,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运用进出口强度指数和投资强度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自90年代以来双边贸易投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与投资紧密联系程度持续稳定上升。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影响含氧酸强度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一种含氧酸强度指数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间的计算方法 .  相似文献   

12.
国产水泥实施的ISO新标准,是由ISO技术委员会制定,适用于常用的六种水泥抗压和抗折强度检验。新标准的引入会对我国水泥的生产和使用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从目前看,GB强度一般低于ISO强度;ISO可以真实反映水泥在混凝土中的使用效果;有利于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新标准的引入,也使得国产水泥的质量问题得以突显,对存在问题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水泥早期强度有待提高;需要改善熟料矿物组成比例:改革粉磨工艺是水泥度提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根据随机过程原理与生命科学模型。简单的就业问题可以看作是具有两个瞬态的Markov过程.通过对就业转移概率、失业转移概率以及期望逗留期与就业强度和失业强度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就业转移概率和期望逗留期与就业强度具有相同的增减性。失业转移概率与失业强度的增减性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定义了离子极化强度,并由定义式计算了大多数阳离子的极化强度值,进而讨论了离子极化强度在化学上的某些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影响热拌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的原理及影响强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测试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件为数值分析的对象,考虑试件内部存在贯穿整个试件1-2mm厚的细砂、中砂或粗砂形成的薄弱层缺陷,使得骨料与胶凝材料粘结不充分,针对混凝土的二、三轴强度,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缺陷的存在,不只是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同时也改变了分析试件的应力状态.当胶凝砂砾石材料施工方法不当时,骨料与胶凝材料粘结不充分现象是较难避免的,不容忽视;通过试件粘结质量对混凝土影响的分析,提供研究胶凝砂砾石材料筑坝问题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建筑结构的质量偏心、刚度偏心、强度偏心、偶然偏心四个方面对建筑结构偏心分布情况、机理、分析模型及对结构的影响进行综述。望能对结构地震扭转效应的工程计算和设计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影响含氧酸强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含氧酸强度指数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间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明了强度与强度意识的内涵和教学价值,剖析了强度在人地关系中的意义,提出了培养学生强度意识的教学策略,即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强度内涵和思维逻辑、重视强度和阈值的区域性及动态性。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破坏性损伤的前提下获取混凝土强度信息的技术手段,本文从近年来国内外在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现状、现阶段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的主流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