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推行和各国学者的积极提倡下,终身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一种重要的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思潮。现代终身教育是由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提出,其著作《终身教育到导论》(1970)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1972)被视为终身教育的里程碑。教  相似文献   

2.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与传统教育相比具有整合性、个性化和多样化的 特点。根据终身教育的特点,要求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学会认 识,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重新建构适应学习化社会的未来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思潮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直接推进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是二战后相继出现的具有全球意义并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潮,是当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影响更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深远意义 (一)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终身教育思想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教育思想.实际上,终身教育思想的萌芽由来已久.这种思想对教育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并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教育思潮,是近30年来的事.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相似文献   

5.
一、终身教育理念的诉求与基础教育的回应终身教育是当代教育思潮中涌动的一股极有生气的思想潮头,在这一思潮冲击下的教育实践重建,是当今学校变革、发展的重要背景。终身教育理念,是反思基础教育现实困境,进而探寻出路的重要视角。终身教育理念的系统表述,始于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随后由富尔主持撰写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又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推进全球人的视野,从而与终身教育一起,为世界构筑起崭新的教育时空观。贯穿一生,与生活联系,使人的创造性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是终身教育的显著标志。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改造现行学校教育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育》2005,(8A):28-30
综观多种教育思潮的兴盛发展,究其共性,一言以蔽之,即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学会关心”力图弥补“学会生存”的缺陷,试图解决二战后物质生产高速发展而精神生产相对薄弱的问题,解决现代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精神危机、道德危机及生态危机,同时努力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发展和探索着。  相似文献   

7.
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是终身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也是社会发展在教育领域的反映。还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学会生存”更多的是从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角度出发:而“学会关心”则从更深层次对教师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但是,事实上,“学会生存”和“学会关心”已是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两种互补状态。  相似文献   

8.
教育思潮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直接推进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是二战后相继出现的具有全球意义并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潮,是当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影响更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共存:世界教良目的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国际社会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不断深入,教育目的的侧重点正发生着变化,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四种学习到学会共存,教育的人文主义导向日益突出,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一、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内涵终身教育形成世界范围的思潮是在 6 0年代 ,时任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局长的法国人朗格朗认为 ,数百年来把人生分为两半 ,前半生用于受教育 ,后半生用于工作是不科学的 ,接受教育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 ,教育应当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 196 5年有关终身教育提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讨论 ,得到许多成员国的赞同并广泛传播。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一个人要学会生存 ,就必须按照终身教育的理论来…  相似文献   

11.
在广大农村开展“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的终身教育,建立“学习型农村”是让农民学会生存,学会关心,适应人类文明变革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迎接新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国际社会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不断深入,教育目的的侧重点正发生着变化。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四种学习到学会共存,教育的人文主义导向日益突出,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终身教育与成人学习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其内涵不断演变和深化。终身教育形成一种重要的国际教育思潮 ,是本世纪60年代开始的。196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成人教育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关于终身教育的提案 ,建议教科文组织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此后 ,终身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书 ,特别倡导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1996年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交的德洛尔报告认为 ,终身教育是一种…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认知"是认识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需要,是基础,是基石.怎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会认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呢?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联合国教科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连续发表了两个报告:《学会生存》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研究分析这两个报告,可以看出国际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观念方面的转变:民主化是教育追求的永恒主题;教育的经验价值值以凸现;终身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教育的目的达到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正在构建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确定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界加快自身改革步伐,革除不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制度、目标、内容、方法,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符合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一、对终身教育的再认识终身教育是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教育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潮,是当代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教育界的普遍共识,正在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付诸实践。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最初形成…  相似文献   

17.
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全纳教育作为当代三大国际教育思潮,分别在本体论、实践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对职业教育产生作用,通过实现职业教育观念、职业教育实践和职业教育制度三大教育思潮的统合,进而推动人与职业、人的世界与职业的世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全纳教育作为当代国际教育三大思潮,分别在本体论、实践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对职业教育产生作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应在职业教育观念、职业教育实践和职业教育制度上实现三大教育思潮的统合,进而推动人与职业、人的世界与职业的世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会议,以“学会生存”为主题,提倡“终身教育”,建议对教育体制、结构、内容、方法作相应改革,以适应五十年代以来的社会急剧变化,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视发展终身教育。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学会关心”。会议指出,当前人类面临两大挑战:(1)世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2)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受到威胁。严峻的挑战迫使人们考虑加强“全球合作”,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提  相似文献   

20.
一、全纳教育的提出及其概念界定(一)全纳教育的提出全纳教育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一种新的国际教育民主化思潮,是继20世纪终身教育引领的思潮后,即将引领二十一世纪教育走向的思潮。全纳教育肇端于两个国际大会,即199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西班牙政府在西班牙萨拉曼卡组织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前者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大会提出的全民教育强调:教育是人的基本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