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如何 ,教学效果优劣 ,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的素质 ,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态度。近年来 ,人们对体育教学中的“逆反心理”研究较多 ,这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提高教学工作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占主导地位的并不是“逆反心理” ,而是另一种现象 ,即“心理顺势”。所谓“心理顺势” ,是和逆反心理截然相反的对外界舆论评价接受和适应的状态。研究和运动“心理顺势”对于体育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1 “心理顺势”的表现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以下一些情况 :学生A身体素质好 ,由于缺乏勇敢、顽强的精神 ,在进行跳马练习时 ,多次失败 ,造成紧张、多虑 ,产生消极 ,胆怯的心理 ,正欲自暴自弃 ,此时 ,教师对他说 :“这一跳有了很大进步 ,下一跳要勇敢点 ,我来保护 ,保证你摔不着。”学生振作精神 ,发奋努力 ,终获成功。学生B具有较强的组织才能和很好体育运动能力 ,班级公开招聘体育委员时 ,他本想参与竞争 ,但有人劝他不要出“风头” ,免得引起同学的嫉妒。他畏惧人言 ,放弃了努力 ,却让一名显然次于他的同学争了体委岗...  相似文献   

2.
<正>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体操课的学习是否有强烈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是学好与否的内在心理条件。同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一切心理过程,都有着共同的生理基础,并且是大脑活动的结果。“逆反心理”是近些年来,在心理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简言之,它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绪厌烦或情绪对立的心理状态,是人们花感情上的厌倦或烦闷的以及不愉快的、消极的感情体验。作为一种感情体验过程,“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3.
赵进  葛超 《体育师友》2005,(3):49-50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中学生“泡网吧”现象就是其中的一例。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而且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对社会安全也有很大的危害。为了制止这种“泡网吧”现象,使中学生合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我们对中学生课外活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教育管理部门加快中学生课外活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提供一系列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特別是在接触新知识时,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从而理解、获取知识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从大量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只要认真留意和总结,不难发现启发的方式是很多,下面试举几种: 一、语言启发 1.练习前的启发教“耐久跑”的项目时,学生因生理负荷较大,往往容易引起对练习的逆反心理和不愉快的回忆。教师如采用恰当的语言启发,可使儿童轻松愉快地练习。如向学生们讲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民对跑  相似文献   

5.
李涟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2):235-236
分析体育教学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教师对“逆反心理”的对策与方法,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正> 体育学习中的自卑心理是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如生理的缺陷或体育学习成绩欠佳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体育学习中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 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觉得自己的体育能力不如他人,不愿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不仅对体育学习没有兴趣,而且自叹弗如、悲观失望、丧失信心。 所以,找出体育学习中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克服,是关系到  相似文献   

7.
在篮球防守教学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一旦产生逆反心理,随之对篮球防守学习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和厌恶情绪,笔者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篮球教学体会,分析了产生逆反心理方面的几个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论述了预防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与措施,以期能更好地提高篮球防守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高峰时期 ,智力、情感发展迅速 ,独立自主和自尊意识日益增强 ,但是他们对外部世界往往理想化 ,对事物的复杂性了解不够。当他们的希望得不到实现时 ,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 ,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又容易灰心丧气 ,对自己失去信心。这种情绪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英语的主体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会发现学生们的主体意识时刻都在经受着考验。他们自以为是“大人”了 ,而学习的内容却是ChildlikeEnglish :What’sthatinEnglish ?It’sacar,就是这样简单的问题 ,还掌握不了。有的学生学了一年英语 ,还记不住从Sunda…  相似文献   

9.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你说正,却使别人产生一种负的感觉。通俗地说,就是采取同教练员的要求“对着干”行为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眼下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运动员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般来说,产生逆反心理的运动员,看到外界无视他或他的“自我”的独立存在,于是产生了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同阻碍他确立“自我”的外界作对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会给运动队工作带来很大的不良辐射作用。因此作为队的领导和教练员,应该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根  相似文献   

10.
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其克服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厌倦心理、焦虑心理、麻木与冷漠心理、逆反心理、自卑心理等,可采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优化组合、发展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创造良好的情境和自我调节等方法克服。  相似文献   

11.
易宝红 《中华武术》2001,(12):35-35
一、“差生”群体的心理特点 “差生”群体的同学往往体质弱、身体素质差、性格内向、缺乏对体育的热情和兴趣,意志薄弱、控制能力差。他们缺乏自信,存在着“低人一等”的消极心理。还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学习好,体育锻炼不重要。特别是现在有的家长只注重增加孩子的营养,不重视锻炼,使校园里出现了“胖墩形”和“豆芽形”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低年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层次,其工作如何,对以后几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本文对此做点肤浅的探讨。一、低年级大学生是带有“过渡性”的学生角色由中学生成为大学生,是人生中一个关键性转折。从中学到大学,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交往,成才指向都发生了突然又较大的变化,低年级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快适应,因而处于“大学的我”与“中学的我”的矛盾之中。这就造成了他们思想、行为上的许多鲜明的过渡的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克服逆反心理的方法。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受自身素质、教师与教材、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为了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对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心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学习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指导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发挥不了主体作用。体育教学中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难以摆脱“观众”的角色。教师只有根据不同教材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创造环境,采用一定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教学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课逆反心理简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逆反心理 ,就是指人体在接受外来的教育、规范、制约后 ,刺激影响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冷漠、拒绝或反感、讨厌等行为表现的心理现象。在体育课堂上出现的学生不愿意学习技术动作、精神不集中、厌烦反感、难以继续学习等现象 ,大部分来源于学生的逆反心理。高职院校是近几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的专业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发现学生由高中升入高职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 ,年级的升高 ,向更高学历冲刺的欲望增强 ,参加体育课逆反心理就越来越严重 ,越来越普通 ,尤其是在没有统一教材和教学设施简陋的高职院校。为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课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体育教学一改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局面,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动作和技能。’而是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想的指导下,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关于构建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体育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一,种甄别学生的过程。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因此,新的学习评价体系应该是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而不是选拔式的评价。本文对新的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评价标准等级等问题做了初步分析,旨在探索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使学习评价真正成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迁移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心理学中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称之为“学习迁移”。在形成和掌握各种运动技能过程中,先前学过的动作和现在学的某些动作往往会发生相互促进作用,此为正迁移(简称迁移):发生消极、干扰作用的,为负迁移(干扰)。体育教学中,应尽可能促进正迁移的实现。避免、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这对提高教学效果,无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有效学习时间”观察法是基于教育学上关于“教学中学生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有效学习”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应运而生的,是探究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们到底能否取得最好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技术或方略.“体育课有效学习时间”是一种“过程一结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体操教学中,学习到一定难度和稍带“危险”的动作时,往往会有少数学生使教师感到“头痛”,他们胆小、害怕,想方设法躲避做动作,即使做也“提心吊胆”,唯恐“跌下”或“打杠”。由于这种害怕心理的影响,他们往往过低地会估计自己,学习就缺乏信心,因而表现出一种通病——被动,这是学习的“大敌”。只有教师善于正确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