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骨干教师成长的支持性因素: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因子,其成长与发展,既受其作为生态主体的内在因素的影响,又离不开各种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与支持;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各种支持性环境因素之间的多维交互作用,促进了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而实施民主化、个性化管理与强化骨干教师责任意识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相结合,变革教师培训模式与强化骨干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相结合,是当前促进骨干教师成长过程优先考虑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因子,其成长与发展,既受其作为生态主体的内在因素的影响,又离不开各种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与支持;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各种支持性环境因素之间的多维交互作用,促进了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而实施民主化、个性化管理与强化骨干教师责任意识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相结合,变革教师培训模式与强化骨干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相结合,是当前促进骨干教师成长过程优先考虑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闫祯 《教育探索》2006,(11):120-122
对天水、陇南两市150多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调查反映出,两市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文凭、学历等显性指标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反映出两市骨干教师在学力、专业素养、创新意识、科研能力、责任心和事业心等隐性指标上并没有真正得到相应的提高,存在着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整体支持性环境不够理想等问题。要实现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关键要在关注骨干教师自身生命意义、提高骨干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构建有利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机制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实现学校发展与骨干教师发展的一体化,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宽松、和谐、信任、合作的氛围,提供高效、系统、多样化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发展是农村学校改进的核心。然而,在当前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中,过分强调了理智取向的系统培训发展模式,忽视了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自我发展和学校层面所做的支持和努力。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提升农村学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构建学校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在学校改进中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构建与支持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农村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建设一支专业能力过硬、能够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已然成为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紧迫任务。依托农远工程建设成果构建网络支持下集中培训、区域培训共同体与跟进式支持相融合的培训模式,可以有效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集中区域资源优势,为农村地区骨干教师专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与县城、地市、省会城市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调查比较发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农村小学部分年级的教学质量未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城乡初中教学质量的差距较为严重,农村初中学生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合格率等都明显地低于城市和县城学校。造成城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师资队伍之间的差异,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不够,素质不高,教师专业发展机会较少、专业支持不够等。应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农村初任教师是农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其专业成长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的质量水平和发展进程。当下,农村初任教师面临着心理发展、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困境。面对导致困境的内、外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促进农村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主要有:优化教育政策支持,创造良好教师发展环境;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构建教师专业成长文化;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薄弱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失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研究》2016,(2):75-80
农村薄弱学校师资是保障学校转向优质学校的关键。当前,农村薄弱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教师大量流失,而在流失的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的流失严重影响着农村薄弱学校的整体发展。本文将影响农村薄弱学校骨干教师流失的因素划分为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在整合与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政策指导与倾斜、组织管理规范、专业发展与人文关怀、师德培养四个方面出发,为减少骨干教师流失提出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在农村教师队伍中起带头作用,其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发展影响到整个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本文采用问卷法对参加河南省2010年“中两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70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河南省农村骨干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发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新一轮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绿色耕耘———京郊骨干教师培训与发展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带动农村学校整体教育水平提高,促进北京教育均衡发展。该计划中政府投入教师培训和通过提高教师素质缩小城乡学校教育质量差别的思路为全国教师培训提供了借鉴。计划的重要内容是从2004年至2006年,为远郊十个区县的每所中小学校每个学科培训1名骨干教师,每位骨干教师培训480学时。并以他们为“种子”使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和高尚的师德在京郊乡以下学校生根、发芽、开花,5年结出丰硕的素质教育之果。到2005年1月,第一阶段培训已经结束。收获之余,反…  相似文献   

11.
卓越农村中学教师培养对于提升农村中学教师教育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意义重大。卓越农村中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建构有其内在逻辑,要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秉承以人为本、实践取向、文化融合的理念,突出反映农村中学教育的特殊需求;在培养课程设置上,要以卓越农村中学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为依托,合理建构其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中学教师流动更多地表现出一种不合理的单向流动.这种"流动"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师工作条件和待遇悬殊的一种反映,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表现.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强学校自身管理与调剂.  相似文献   

13.
西部农村初中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教育生产函数方法,对我国西部农村初中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学历、教师资格、教师职称、教师教龄以及教育项目专家培训对教育质量有显著正影响;代课教师的教育质量显著低于公办教师的教育质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以提高西部农村初中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加强教育项目专家培训的强度,建立代课教师权益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面向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师范院校科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师院校的转型和教育系统内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师范教育逐渐被边缘化。师范院校办学定位模糊,师范体系内部缺乏合理分工,学校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学生“农”的意识淡薄,师范生就业率持续走低,而农村教师依然存在着结构性紧缺。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应将面向农村基础教育作为自己办学的科学定位,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强化师范生“农”的职业责任教育,从而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师资。  相似文献   

15.
县域教师进修学校是农村教师教育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县域教师进修学校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进修提高、促进县域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从总体上看,它们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的需求和县域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着培训机制不活、培训投入不足、培训规划缺失、培训功能受制、培训模式落后、培训者队伍不强等诸多问题。研究县域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策略,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创新,对促进县域教师进修学校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reflective activity that may be used by teacher educators and educational consultants to help teachers identif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ir reading instructional decisions as a first step to educational change. The reflective activity consists of two parts: developing individual concept webs and writing narrative details that explain the webs. Seventy-fiv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completed the activity. Through the use of a modified 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 four core categories of factors were found to influence reading instructional decisions: professional controls, significant others, teacher uniquenes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xcerpts from teacher narratives illustrate the four categories. Implications for using the reflective activity to facilitate educational change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7.
校本研修与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研修是以教师任职所在学校为基本场所,以促进本校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为本,以结合本校和教师本人的教育改革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方式,以建立教师为主体、包括专业人士和学校领导在内的学习型组织为交流平台,以改善教师的教育行动为直接目标,以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根本目的,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的一种教师教育形式.在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可以有效地变革传统教研文化的弊端,是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提高教育质量的制度保障,是实现农村学校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运动的助推下,教师"赋权增能"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而当前我国乡村教师的赋权增能情况却不容乐观,普遍存在决策参与、课程自主以及专业发展上的缺失。文章从乡村教师赋权增能的内涵、意义、缺失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建议从管理体制上提升教师的决策参与权,从教育理念上加强教师的课程自主权,从教师培训上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权,从而最终实现对乡村教师的赋权增能。  相似文献   

19.
西部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存在诸多问题。研究发现:乡村文化的边缘化、单向量化的教师评价与考核规则、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较差等因素是农村高中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最主要的阻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自编调查问卷,调查分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较差,实践性知识水平较低;教师知识的发展过早进入衰退阶段。对此,我们可通过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结合农村教师知识发展的特点,在知识发展主体、方式、内容等方面促进教师知识结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