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尊重"教育可以使孩子尊重他人,珍惜生命,增强自信,学会交往。教师应充分认识"尊重"教育的重要意义,努力提高"尊重"教育的效果。要让孩子学会尊重,首先要求教师尊重孩子,让孩子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  相似文献   

2.
王凯 《甘肃教育》2011,(13):89-89
我们常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尊重自己,那么究竟什么是尊重?其实,尊重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自我尊重和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自然的尊重。那么,教育中要不要尊重呢?有人说,学生当然要尊重老师,其实,学生也需要被尊重,也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3.
尊重是一种胸怀,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情怀,一种力量。从人的角度来看,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格尊严辩证否定的发展史。尊重,就是尊重人的自然生命,尊重人的社会生命,尊重人的精神生命,只有尊重他人,才能从他人那里得到尊重,尊重他人是快乐的,被他人尊重是幸福的。尊重教育的本质就是尊重人性。  相似文献   

4.
师生尊重与公民尊重不同,尊重的认知以“长”与“幼”的差异为前提,尊重的情感以“敬”与“爱”的融合为基调,尊重的行为以普遍性与条件性兼存为逻辑。然而,现实存在以科技理性为导向的尊重认知误区,以规约与顺从为表征的尊重情感流失,以评价性尊重泛化为标志的尊重行为偏离的状况。重构师生尊重的路径包括:转变科技理性主导的尊重观,形成“回应需要”的尊重认知;重塑师生互动空间,养成“敬”师“爱”生的尊重情感;把握好评价性尊重与承认性尊重的度,提升尊重行为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5.
熊韬老师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首先要学会尊重. 尊重历史,尊重物理学科的发展历史. 尊重学科,尊重物理学科的思维逻辑. 尊重同行,尊重教学思想的智慧火花. 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尊重学生“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陈会昌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6期发表的文章中指出 ,教师尊重学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尊重学生的心灵。体现为1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2 尊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 ;3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4 尊重学生的抱负和志向 ;5 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判断 ;6 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第二 ,尊重全体学生。作为教师 ,应该做到对全体学生的尊重 ,尤其是以下6种学生 :1 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 ;2 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3 尊重有过错的学生 ;4 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 ;5 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6 尊重不尊敬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一、尊重教育的涵义尊重,就是要重视人、理解人、信任人。作为教育理念的尊重,具体是指要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尊重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信任和尊重,以树立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信的心态,进而促其自我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一种主体教育方法。尊重教育着意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并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他们形成尊重的意识和能力。我校将尊重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教师的成长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师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正>每个人都需要尊重,作为学生尤其需要老师的尊重,我们千万不可忽视孩子的这一不亚于穿衣吃饭甚至比其还重要的需求。被尊重的孩子也会去尊重别人。我们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自信心,这是做好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问题。不尊重孩子,就谈不上教育,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孩子。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的爱好、尊重孩子的权利、尊重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  相似文献   

9.
尊重是一种具有普遍道德意义的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其核心就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尊重的教育理念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强调了国民教育、普及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实施教育,其终极目标是要促进每一位学生和谐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尊重即意味着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和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丁蕊 《中学生阅读》2007,(10):48-48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尊重自己和他人;每一个社会人都有其相应的权力与责任,但每种权力和责任的基础都是被理解和尊重。尊重,就是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力和责任,尊重人的个体和社会价值,尊重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尊重是把人所赋予的权力和责任还给人自身。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培养人的尊重意识,使每个人都懂得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在工作中我们也应十分重视对幼儿进行尊重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浙江温州的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创办不到十年,迅速发展成为温州基础教育的品牌。安阳实验小学的崛起,源于学校的教育理念——尊重教育。尊重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信任和尊重,促进他们自我教育、健康成长的一种主体教育方法。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在此基础上,赋予尊重教育新的内涵: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教师的成长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师生的人格、权利、兴趣和个性,既尊重特殊天赋的个体,又尊重素质一般的个体。具体浓缩为“尊重人格、尊重差异”的八字教育理念。尊重人格,是指师生的人格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尊重差异,对教师…  相似文献   

12.
尊重,指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在自己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一句话,尊重就是把人所赋有的权利和责任还给人自身。如果说,人世间有一种心灵的天平,那就是尊重。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其中包含着灵魂的唤醒。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和认识的堆积。尊重的教育就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的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唤醒人的尊重意识和培养人的尊重能力。围绕这一点,上海市杨思中学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他们提出了尊重的教育之概念,并赋予了这一概念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等内涵,形成了尊重的学校文化。从实际情况看,他们的实践很有特色,颇富成效,值得其他学校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尊重与教育     
尊重,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尊重具有双重性,一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一是要求老师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尊重的优劣程度,直接反映在教育的结果上。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儿童青少年存在严重的尊重缺失,形成这种现状有其文化、社会、教育背景。时代在呼唤新的尊重观念和尊重理论。陈会昌尊重教育理论阐释了尊重的内涵和尊重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峰波 《青海教育》2005,(12):1-1
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我们都应当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天赋人权是任何人不可剥夺和蔑视的。我们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自己。因为一个人的言行体现了他的修养和品位。在现实生活中,尊重长,尊重领导,尊重朋友比较容易,而尊重孩子,尊重下级,尊重弱则有点困难。倘若壮年儿女虐待甚至殴打自己的父母,不仅为法律所不容,也会被街坊四邻视为大逆不道、天理难容,  相似文献   

16.
尊重元素是中学语文教科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梳理人教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文本有关尊重的内容,探讨课堂导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尊重生命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文本阅读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注重随堂练习强化学生对尊重生命的理解与感悟、通过写作训练彰显学生尊重生命的情怀、结合口语交际活动历练学生尊重生命的态度与习惯,以培养中学生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一切生命的本真品质。  相似文献   

17.
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对幼儿的尊重应是一种设身处地的全面尊重,包括尊重幼儿的生命价值、安全、自我发展的主体性等基础权利,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期的道德教育中,千万不可忽视尊重的作用。我们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必要前提。我们要求数学教师应特别尊重每一位学生,这对教育整体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从改变称呼开始,“尊重”课堂上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隐私。  相似文献   

20.
西方有位哲学家说过:尊重别人恒被尊重。这其实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被人忽视。旅美学者刘墉20多年才懂得尊重时间。长期的讲学、交流和社会交往经历,让他明白:尊重时间就是在尊重别人,而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