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句的清新首先是不同于流俗,为此,作者应有感而发,情归真,创意新."诗句清新非世俗",不仅要求作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人文个性,而且还源于作者灵性的观察及独特的感悟.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领悟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古寺奇诗     
在湖北来凤县有座仙佛寺.寺前有一块高约2米的青石碑.上面刻有一首奇妙的七言绝句。碑笔力雄健.诗句奇妙清新。相传是一位云游道人所作:  相似文献   

4.
<正>"清新诗苑"这个词很惹人喜爱。因为它代表了诗情、诗意,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总是忙忙碌碌,这诗情、诗意委实是太可宝贵了。我们来读一读本期"清新诗苑"栏目的四首小诗,真有如沐春风、心旷神怡之感。先看一年级小朋友潘佳莉的诗作《春雨》,小作者用清新如画的诗句展现了春雨润物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孙犁的小说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点使《荷花淀》具有诱人的艺术魅力。   《荷花淀》是一篇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作者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青年妇女为主要人物,通过塑造她们的形象,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英勇抗战的精神。作者不刻意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精心选择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及事例作材料。文中的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形成一种散文式的格调,具有诗歌的意境,既清新脱…  相似文献   

6.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这首诗或某联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是怎样表现的?答题步骤:先答出保卫国家的决心,然后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如有手法当结合诗句指出手法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这首诗或某联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是怎样表现的?答题步骤:先答出同情人民的疾苦之情,然后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如有手法当结合诗句指出手法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8.
记忆的行囊,装载着小作者美好的回忆,记录着小作者快乐的童年生活和成长过程。文章设计精巧.文笔清新流畅,同时也蕴含着深深的情思。  相似文献   

9.
2004年全国各地市中考数学试题在保持连续稳定的基础上,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又涌现出了一批格调清新雅致,设计优美独特的新题型.  相似文献   

10.
“砂(月劳)越是个美丽的盾/斜斜挂在赤道上/年青的诗人,请问/你要在盾上写下什么诗篇。”这是马来西亚诗人吴岸第一本诗集《盾上的诗篇》中的诗句,写这些美丽的诗句时,吴岸还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但他却以天生的诗人气质,以清新的诗句和精彩的比喻,为马来西亚的抒情诗开拓了一片清新的领域;而他也因此被  相似文献   

11.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这首诗或某联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是怎样表现的?答题步骤:先答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悲伤,然后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如有手法当结合诗句指出手法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贺诗句的失误北京市成人教育学院宋淑琴李贺的作品想象丰富大胆,意境幽奇神秘,语言新颖诡异,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但在作者二十七年的短暂人生中,日常生活局限于较为狭小的天地,难以增广见闻,这就势必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不利的影响。李贺五言古诗《杨生青花紫石砚...  相似文献   

13.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这首诗或某联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是怎样表现的?答题步骤:先答出作者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愤恨之情,然后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如有手法当结合诗句指出手法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课前透视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确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相似文献   

15.
王谊冰 《山东教育》2006,(11):64-64
我儿子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所学校读初中,前些时语文老师给学生们列出一些中国古诗词的诗句让学生阅读,并要求他们查出诗句出自哪首诗,其作者及作者生活的年代。这个作业町以促进孩子多读一些古典诗词。可不一会儿,儿子说,有些诗词他查不到,可周围的图书馆不对中学生开放,找只好上网代儿子查。  相似文献   

16.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这首诗或某联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是怎样表现的?答题步骤:先答出作者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然后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如有手法当结合诗句指出手法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衍 《四川教育》2001,(11):36-36
24古诗两首[题旨说明] 1.第1题是培养学生能结合句子理解字义,理解诗句及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练习。可指导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抓住诗句的重点词句让学生体会。 2.第2题是继续培养学生在理解宇义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意思能力的练习。可指导学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先结合诗句理解字义,进而指导体会诗句意思。 3.第3题是继续培养学生理解多义字能力的练习。要注意指导学生联系句子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多义字。 4.第4题是背诵、默写与积累的练习。仍可指导学生看图练习背诵,熟背后指导默写。[自主性练习设计] 一、…  相似文献   

1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传世之作,诗句抒发了作者逢重阳佳节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是教学这首诗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可根据诗句内容,引导学生大胆想像,创造形象画面,进而设身处地,进入情境,感受画面,感悟情感。一、揭示课题,初知情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题目交代了时间和诗句中心。“忆”集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九月九日”不仅交代了时间,而且交代了作者情感产生的基本原因,只要稍加剖析,就能引导学生从中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9.
人教课标版十一册第一单元《山雨》是一篇美文。课文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山雨的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为刘心明的长篇小说《小街故事》所作的序。作者从农郁的生活息息、独特的人物性格、清新的乡土风清、鲜明的时代特色、纯真的情感生活等五个方面,概括了《小待故事》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