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400米栏特征与训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400米栏的特征 与运动员的选拔 (一)特征与现状 400米栏是以无氧糖酵解供能为主,跨越障碍快速跑进的非对称周期性项目。其运动成绩决定于速度、速度耐力水平以及过栏技术与栏间节奏的掌握技巧。与传统的男子400米栏不同的是,女子400米栏是田径运动中新兴的竞赛项目。自1974年确立了由波兰运动员卡斯佩尔奇克创造的54秒02的第一个世界纪录以来,直至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才被正式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男女400米栏世界纪录分别为46秒78(凯文·扬,美国,1992年8月6日)和52秒61(巴滕,美国,1995年8月11日)。亚洲男、女400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女子400米栏将首次被列入奥运会田径比赛项目。女子400米栏是始于七十年代初期的田径新项目,列入正式比赛也已多年了。她的第一个世界纪录是波兰运动员卡斯佩尔奇克在一九七四年创造的,成绩为56秒51。一九八○年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为54秒28。女子400米栏被列入了一九七七年、一九七九年的欧洲杯赛、一九七八年的欧洲锦标赛、一九七九年的世界杯赛和一九八三年的世界锦标赛。一九八四年将  相似文献   

3.
400米成绩和400米栏技术在不同等级运动员训练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健将缓和一级女子400米栏运动员专项成绩的调查,并对专项成绩的提高和400米成绩的提高、跨栏技术改进等关系的分析,发现健将级400米栏运动员提高专项成绩的关键是提高400米成绩;一级400米栏运动员提高专项成绩,既要提高400米成绩,又要努力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4.
张军七八年三月考入沈阳体育学院。她六零年出生,身高1.61米。七九年八月在全国体院田径运动会上以1分1秒6和57秒8的成绩获400米栏和400米二项冠军。400米栏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标准。她入学前没有系统地进行过田径训练。一年半来,由于我们对她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她本人的刻苦练习,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成绩都有显著提高(表一)  相似文献   

5.
如何寻求一条达到400米栏高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当前仍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多年实践与理论的总结,谈一些看法: 400米栏成绩主要由400米平跑速度、栏间跑和跨栏步技术组成的。 1、提高400米平跑速度 400米平跑速度是提高400米栏成绩的基础。在提高400米平跑水平的训练中  相似文献   

6.
雒雪萍是我院体育系78级田径班学生。近两年曾四次打破上海市女子400米栏纪录。1981年以1分2秒6的成绩居全国第十名。1982年6月,在全国田径冠军赛中又以1分0秒9(电动记时)的成绩列为全国第六名,并在1982年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的比赛中获第一名和400米跑第二名。下面谈谈近几年对雒雪萍的训练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王敏 《中华武术》2013,(11):32-33
一、100米栏运动员胡岩的情况介绍 胡岩同学出生于1995年,身高1.65米,在2011年校春季田径运动会上,800米跑中获高中组第一名(成绩是2分43秒56),被选进校田径队。进队时各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都很差,训练起点基本从零开始。胡岩同学经过12周的训练,其100米栏的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成绩由原来的不会提高到17秒03,在2012年9月县运动会上获女子100米栏第一名,10月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以16秒87获高中女子100米栏第一名。  相似文献   

8.
一、起源与成绩进展 跨栏跑这一运动项目虽然起源于英国,但男子400米栏作为比赛项目却始于法国。1888年在法国举行了第一次男子400米栏的正式比赛,当时的栏高为76.2厘米。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上,男子400米栏正式列入比赛项目,当时的比赛距  相似文献   

9.
400米栏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和技能要求较高。合理的过栏技术和有效的栏间跑节奏是提高400米跨栏跑成绩的主要技术指标。400米跨栏跑要求掌握直、弯道跨栏技术,根据先易后难、先短后长和先掌握直道,后学习弯道跨栏技术的教学训练原则,建立400米栏训练模式化程序。运动员途中跑步长和步频是提高有效栏间跑节奏的训练基础。我们将平时测定的运动员步长进行统计,即步长170cm,起跑到第一栏步数为26~27步,栏间步数为19步;步长190cm,起跑到第一栏步数为24~25步,栏间步数为17步。1 模式化训练的对象普通高校都是从400米运动员中物色400米栏的训练对象,他们已具备了专项能力,在初步掌握跨栏技术后,即可投入模式化训练。2 模式化方法训练程序  相似文献   

10.
自从田径运动中增加了女子400米栏以后,它引起了广大运动员极大兴趣,许多运动员积极参加这个项目的训练与比赛,致使400栏的运动成绩提高很快。目前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是54″89,由苏联运动员捷莲来娃所保持。从对大量优秀运动员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影响400米栏运动成绩的四个基本因素:一是速度耐力;二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1998年8月在布达佩斯举行的欧洲锦标赛上,波兰运动员帕韦尔·贾努斯泽夫斯基赢得400米栏比赛的金牌。两年之后,2000年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的世界青年锦标赛上,另一名波兰运动员,19岁的马雷克·普劳戈以49秒23的成绩获得400米栏比赛的桂冠。  相似文献   

12.
女子400米栏的兴起女子400米栏是近几年来新兴的项目。第一个世界纪录早在1974年由波兰的卡斯佩尔奇克创造的。目前世界纪录保持者是苏联的阿姆布拉泽涅,她的成绩为54”02。女子400米栏在1977—1979年被列为欧洲杯比赛项目;1978年被列为欧洲锦标赛项目;1979年被列为世界杯比赛项目:1983年被列为世界锦标赛项目,1984年将列为奥运会比赛项日。近几年来世界女子400米栏涌现了不少佼佼者,如苏联的泽林佐娃、马克叶娃,东德的勃罗沙特·克列普等。在世界优秀400  相似文献   

13.
400米跨栏跑是一项技术复杂,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田径项目。要想提高400米栏的专项成绩,就要从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栏间跑节奏、400米的平跑速度、400米栏全程跑的体能分配,进行全方位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历届奥运会400米栏排名前三名运动员成绩;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栏跑的成绩参数(分段成绩、速度、步频、步长等指标);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栏运动员身体形态参数(年龄、身高、体重指标)。将世界400米栏成绩演变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将世界优秀男子400米栏运动员成绩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栏间成绩、栏间步数等)。  相似文献   

15.
姜作美是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系78级学生,身高1.77米,体重65公斤。1982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姜作美获得甲组(体育学院组)400米,400米栏,4×400米接力的三项第二名。半月后,他又在辽宁省第四届全运会上获得400米栏,4×400米接力的两枚金牌和400米的铜牌,并以53″2的成绩超过400米  相似文献   

16.
400米跨栏跑主要是通过非乳酸能和乳酸能两个系统提供的能量进行的。后20米栏绝大部分依靠乳酸能的供能,而乳酸能的供能将产生大量的乳酸,致使肌肉出现疲劳,因此耐受高乳酸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400米栏的跨栏成绩。400米跨栏跑栏与栏之间要有一定的步数,从起跑到终点需要的步数越少越好,运动员以及教练员提高成绩都在减少栏间步  相似文献   

17.
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学生400米成绩,是困扰广大教练员已久的问题。笔者的学生李威通过半年时间,将400米成绩从53秒42提高到了49秒80。这与笔者实施了"因人而异"的训练理念和科学使用了运动营养品密不可分。现将其中的点滴经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8.
赵伟健 《新体育》2022,(10):42-4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数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田径运动中“转项成才”的特点入手,对中外男子400米跑和400米栏运动员专项成绩进行对比,对二者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找出项目互通性与异同性,为提高中国男子400米栏水平提供切实有效的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400米跑与400米栏两个项目在项目属性、技术、运动员身体特征等方面均具有高度的互通性与紧密的联系性,且400米跑技术促进400米栏技术形成与发展才是实现“转项成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03年8月7-10日在图拉举行的俄罗斯锦标赛也是世锦赛选拔赛,产生了女子400米栏和女子3000米障碍两项世界纪录。 女子400米栏世界亚军佩琼基娜在自己的专项中把世界纪录刷新为52秒34,是室外赛季开始以来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20.
男子400米栏是技术性较强的 速度力量性项目。跨栏技术动作复杂,节奏感强,对速度、速度力量、髋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下肢关节的支撑能力和专项耐力等素质要求极高。 男子400米栏的栏高为91.4厘米,跨栏者身材一般较高大,400米栏的过栏技术接近于“跑栏”技术。同时,35米长的栏间距对人体在长时间内保持一定节奏的栏间跑技术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纵观世界男子400米栏成绩的发展,可以清楚地发现,运动员的400米栏成绩与他的栏间跑步数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一定水平的基础上,随着栏间步数的减少,成绩相应地有所提高。因此,根据个人的能力,选择和掌握合理的过栏技术和栏间跑节奏对400米栏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